亞洲的去魔化

亞洲的去魔化

《亞洲的去魔化》一書由[德]于爾根·奧斯特哈默所著,讓我們更進一步了解了亞洲文化與一個已經變得陌生的18世紀歐洲。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發行。

基本介紹

  • 書名:亞洲的去魔化
  • 作者:[德]于爾根·奧斯特哈默 
  • ISBN:9787509752630
  • 頁數:680
  • 定價:89.00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11-10
  • 裝幀:精裝
出版信息,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叢書信息,

出版信息

作者:[德]于爾根·奧斯特哈默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副標題:18世紀的歐洲與亞洲帝國
原作名:Die Entzauberung Asiens: Europa und die asiatischen Reiche im 18. Jahrhundert
譯者:劉興華
出版年:2016-11-10
頁數:680
定價:89.00
裝幀:精裝
叢書:甲骨文叢書
ISBN:9787509752630

內容簡介

萊布尼茨獎(2010)、格爾達·漢高獎(2012)、湯因比獎(2017)獲得者于爾根·奧斯特哈默作品。許倬雲、楊照撰文推薦。
啟蒙時期的世界觀與求知慾促使歐洲人接觸陌生的亞洲,歐洲不斷和同時代的亞洲互相比較,藉以尋得自己的定位,從而逐漸從亞洲的優勢中解放出來。
《亞洲的去魔化》呈現的正是在18世紀這段知識系統大變動的歷史時期,歐洲人與亞洲知識、亞洲印象糾纏的過程。
歐洲在這個世紀深入認識亞洲,原本神秘奇幻的國度現在成了清晰的客體,這種知識上的去魔化令歐洲獲得了一種至今依然揮之不去的優越與自大感。奧斯特哈默的研究呈現出不同文化之間的溝通難題,對今日的世界來說,這段歷史為不同文化的互相理解及衝突溝通提供了豐富的材料。
《亞洲的去魔化》給我們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幫助我們深入到18世紀歐洲知識世界裡。……可以回頭藉此對亞洲自我歷史認知與歐洲的想像建構,對這段西方逐步凌駕東方的過程,有更深入更細膩的把握。

作者簡介

于爾根·奧斯特哈默(Jürgen Osterhammel),1952年生,曾在倫敦德國史研究所和弗萊堡大學工作,現為康茨坦茨大學近現代史教授。他出版過大量有關18世紀以來的歐亞歷史著作。他的下列作品也將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世界的演變:19世紀史》(Die Verwandlung der Welt: eine Geschichte des 19. Jahrhunderts)《中國與世界社會》(China und die Weltgesellschaft);《中國革命:1925年5月30日,上海》(Shanghai, 30. Mai 1925. Die chinesische Revolution)。目前,他正在從事20世紀的去殖民化史研究,並和入江昭(Akira Iriye)合作主編《世界史》(A History of the World,6卷本)。
譯者簡介
劉興華,德國波恩大學歷史系博士生。遊學德國多年,熱愛旅行,性嗜書,現從事出版工作。

目錄

推薦序 移去國際了解的魔障 許倬雲
推薦序 新世界與老亞洲 楊 照

第一章 前言
亞洲的“沒落” 歐洲的自大人類的大地圖
論述壓力 教育包袱 偏執症
認知差異
空間
斷代
第一篇 知識之路
第二章 亞洲-歐洲:界限、均衡、等級
俄羅斯帝國中的亞洲及歐洲領土
奧斯曼帝國:歐洲強權?還是野蠻的異族文化?
亞洲:最重要的大陸?
特質類型與百科全書
歐洲優先——泛歐洲的全球化
第三章 變換角度:歐洲自由心證的表現空間
文化轉移與殖民主義
種族中心論的理論
跨文化的成就比較
演繹出來的正義
訪問中國人及泰米爾人的
尼布爾的猴子
第四章 旅行
約翰·馬爾科姆爵士的客人
官員的眼淚
海洋與陸地
東亞:抵達長城
東南亞及南亞:帝國的遷徙自由
近東:古代朝聖團
冒險家及變節者
研究者及工作人員
第五章 相遇
勞累 失望 災難
神秘的曼寧先生
通譯與對話
語盲
模仿與假象
認知機會的社會學
第六章 親眼所見-親耳所聞:以亞洲為經驗
巨人與獨角獸
沒有偏見
親眼所見
在哲學的刑場
有疑問之階級的方法
耳聞與道聽途說
當地知識:歐洲文本中的亞洲學
第七章 報導、出版、閱讀:從經驗到文字
作為認知工具的遊記
文體與真實
選集 拼貼 超敘述
改善的翻譯
現實性與經典名單
閱讀軌跡
閱讀藝術
鋪陳的斷裂
第二篇 當代人與歷史
第八章 歷史的基本力量:草原戰士、征服者、簒奪者
部落的亞洲:阿提拉與後果
革命的大陸
帖木兒:王朝創建者與怪物
納第爾·沙阿國王:戰爭彗星與愛國人士
海達·阿里:暴君與啟蒙改革者
火山政策的現代化
第九章 野人與蠻族
失落的野人
四種野蠻
世界屋脊
地理學、歷史哲學及民族志上的“韃靼地區”
克里米亞半島上的騎士與異族
遊牧生活的理論
安土重遷的勝利
第十章 真假暴君
尼祿和所羅門的遺產
孟德斯鳩閱讀約翰·夏爾丹爵士
專制主義與歷史哲學
質疑“東方專制”
安奎特-杜培宏與歐洲人之亞洲圖像的去魔化
印度:專制轉移
中國:官僚管理
奧斯曼帝國:禁衛軍與紙老虎
來自西方的光
第十一章 社會:制度與生活方式
文明人的休戚與共
城市
巴達維亞的殖民社會學
近距離的角度:阿勒頗的城市生活
奴隸
掌權的博士
種姓制度:宗教束縛或社會烏托邦
封建制度
面具與感情
在文化差異下誕生的社會學
第十二章 女性
最大的差異
感官的國度
家庭範疇
“老婆很多”
工作、自由與犧牲
進步:殷勤的標準
第十三章 時代轉折:歐洲中心論的興起
思想的懸浮狀態與新的隔離
從阿拉丁的寶庫到開發中國家
沒落 退化 停滯
從文明理論到文明化使命
新版後記
參考文獻
人名索引
地名及內容索引

叢書信息

甲骨文叢書 (共64冊), 這套叢書還有 《享樂主義宣言》,《伊莉莎白女王》,《戰略:一部歷史》,《阿倫特手冊》,《國民黨高層的派系政治(修訂版)》 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