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羅欽可

亞歷山大·羅欽可

亞歷山大·米哈伊洛維奇·羅欽可(Александр Михайлович Родченко),生於1891年12月5日 (儒略曆:11月23日),卒於1956年12月3日,是美術家、蘇聯雕刻家和攝影家,結構主義和蘇聯設計學派的創建人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亞歷山大·米哈伊洛維奇·羅欽可
  • 國籍:蘇聯
  • 出生日期:1891年12月5日
  • 職業:美術家,雕刻家和攝影
個人經歷,構成主義,名言,藝術特點,

個人經歷

羅氏是十月革命後一位最全面的結構主義和生產主義美術家。他早期以繪畫平面設計為主,後來轉至攝影和集成照相。他的攝影作品反映社會現實,在形式上尋求創新,反對畫家式的審美觀。為了配合他的分析—紀錄性攝影系列,他經常從出人意料的角度拍攝,通常是俯視或者仰望,為觀賞者帶來震撼,常令他們一時間認不出熟識的景物。他寫道:“一個人在攝影時要拍攝數張不同的照片,從事物的不角度不同的情況出發,應該像從周圍觀察而非像從同一個鑰匙孔看了一次又一次。”
宣稱“繪畫已死”的藝術導師

構成主義

羅欽可是構成主義的三位創始者之一;其他兩位是塔特林(V.Tatlln)、賈柏(N.Gabo)。而他比其他兩位同志在蘇維埃政權下要得意很多。 他是“人民啟發委員會”(PeoplegsCommlssariatforEnllghtenment)藝術部門的一分子,也是“新藝術博物館”(Museum ofFineArts)的館長,並且在套用藝術學校(SchoolofAppliedArtVKHUTEMAS)教了十一年書(1921—31),且是該校技術學院的院長,同時也是前衛雜誌(LEF)的創辦者。 ‘ 這些經歷充分顯示了他的官方身份,駕著“蘇俄新藝術”的方向盤,朝人民大道一路開去。值得注意的是,以一個二十來歲就開始走紅的年輕小伙子,能一帆風順的稱霸藝壇多年,必定有特別的原因。 一直是個大光頭,長得很像明星泰利沙瓦拉的羅欽可,是一個世代毫無田產的貧農子弟。這種出生正是共產主義標準下的“毫無理疵的社會血統”,讓他來領導藝術走向是最上選的人選。因此他十分順利的能夠從家鄉彼得堡(Peterburg)搬到卡山(Kazan),而後進入莫斯科的藝術學院就讀。在學院就以前衛的繪畫表現而聞名。然後一直帶著御用畫家的色彩,步入康莊大道。不過,等到羅欽可爆發出“自我觀點”時,他又徹底的被官方一手策劃出來的輿論毫不留的痛加批判。 除了早年遭遇要比塔特林、賈柏順遂之外,羅欽可的觀念也是最激進的。

名言

相機是社會主義之社會與人民的理想眼睛,只有攝影能回應所有未來藝術的標準。
—Alexander M.Rodchenko

藝術特點

在俄國的整個攝影史上,我們看到最多的影像是:閱兵大典、工廠建設、勤奮的農民、開朗的工人…。光是列寧在各種場合的紀錄照片,就可編上厚厚一巨冊了。這種只有內容而沒有形式的純紀錄,使所有人拍的照片都是大同小異的,當然引不起國際影壇的垂青。在這種情況下,唯獨那些離經叛道的人,才敢不顧一切的去掌握藝術本質里相當重要的形式問題——也就是個人的觀點,才有可能成為“攝影家”而不只是“照相師”。
亞歷山大·羅欽可(AIexander·Mjkhallovlch·Rdchenko,1891—1956)就是其中之一,他不但是蘇俄有史以來最重要的攝影家,也是蘇俄十月革命中的重要藝術導師。 令人詫異的是,羅欽可一方面高呼“人民的藝術”口號,一方面又極 其堅持“個人觀點”的創作;在兩種往往呈相牴觸的心狀中,達到了相當巧妙的平衡境界。因此,他的影像成就,才為世人公認。
他在一九二三年又發表了驚人的學說,聲稱“繪畫已死,藝術家應同時具備畫家、設計家和工程師的三重任務。”然後就從此擱下畫筆、油彩,而拿起相機。他認為: “相機是社會主義之社會與人民的理想眼睛。” “只有攝影能回應所有未來藝術的標準。”
他的照片不是“抑視”就是“俯嫩”,再不就是把地平線弄歪,使對象和觀看的人失去了水平觀點。 他會採取這么偏激的角度也是有理由的: “為了指導人們以新的視點去看事物,必須先拍相當普遍的物體;以完全不期然的角度的位置去拍他們熟悉的東西,而以一系列不同的觀點去拍攝他們不熟悉的事件……” “……而描述現代生活最具教導性的觀點,是那些由上、由下的在對角線上所拍到的照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