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瑞

五瑞

五瑞指古代以玉製成的禮器:五種瑞玉。商周時期人們把玉比作當代至高無上的東西,認為仁、智、禮、樂、義、忠、信都是玉的屬性,倍受器重,故稱五瑞。(民間也有以松、竹、萱草、蘭、壽石組成五瑞,表示祥瑞、吉祥之意。)

玉器五瑞,釋義,史記出處,三國五瑞,天中五瑞,

玉器五瑞

釋義

五瑞:謂圭、璧、琮、璜、璋五種玉器,是按公侯伯子男五個爵位而定的。 其中公佩圭(長條形,上端作三角形,下端正方),侯佩璧(平而圓,中心有孔的玉),伯佩琮(琮是一種內圓外方的筒形玉器),子佩璜(半璧形的玉),男佩璋 (古代的一種玉器,形狀像半個圭)。
其中還有一種說法:珪用於“信質”,壁用於“聘問”,琮用於“起土功”,璜用於“徵召”,璋用於“發兵”。
另一方面,《周禮》 典瑞云:“王執鎮圭,尺二寸。公執桓圭,九寸。侯執信圭,七寸。伯執躬圭,五寸。子執谷璧,男執蒲璧,皆五寸。言五瑞者,王不在中也。”

史記出處

史記·五帝本紀》:“舜乃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遂類於上帝,於六宗,望于山川,辯於群神。揖五瑞,擇吉月日,見四岳諸牧,班瑞。”
翻譯:舜於是通過觀測北斗星,來考察日、月及金、木、水、火、土五星的運行是否有異常,接著舉行臨時儀式祭告上帝,用把祭品放在火上燒的儀式祭祀天地四時,用遙祭的儀式祭祀名山大川,又普遍地祭祀了各路神祗。他收集起公侯伯子男五等侯爵所持桓圭、信圭、躬圭、谷璧、蒲璧五種玉制符信,選擇良月吉日,召見四岳和各州州牧,又頒發給他們。

三國五瑞

指在亂世黑暗裡黎明還沒來到前的五種道德堅持,即是仁義禮智信在五位能人志士身上的化身,就是三國時期的“臥龍、鳳雛、幼麒、冢虎、冰鏡”。他們乃國之祥瑞,能在亂世或動盪的時代,各保一方平安。分別是:臥龍(青龍)諸葛亮,出道時失去天時。鳳雛(朱雀)龐統, 出道時失去地利。幼麒(玉麒)姜維,出道時失去人和。冰鏡(玄武)司馬徽,出道時天地人全失。 冢虎(白虎)司馬懿,出道時天地人占全。
五瑞——乃國之祥瑞,能在亂世或動盪的時代,各保一方平安。而東蒼龍、南朱雀、北玄武、西白虎、中玉麒就是傳說的五瑞獸,麒麟居中位除了自己的能力外,四周瑞獸的能力它都會一些所以又叫四不像,五瑞的首領就是中麒麟,因為玉麒鎮五行居於土位。
中興五瑞,指在黑暗裡黎明還沒來到前的五種道德堅持:分別是仁義禮智信,即中玉麒,東蒼龍,南朱雀,西白虎,北玄武。土者厚,玉麒屬信,經緯濟世家。仁者直,蒼龍屬木,教化育人家。禮者明,朱雀屬火,革天成命家。義者剛,白虎屬金,軍隊事物家。智者聰,玄武屬水,政務治理家。玉麒代表的特殊能力是鎮定,蒼龍代表的特殊能力是繼承,朱雀代表的特殊能力是重生,白虎代表的特殊能力是克制,玄武代表的特殊能力是反射。五瑞能在亂世為人民開闢一方生存空間,他們可以繼續中興祥瑞的文明!
臥龍:東青龍--諸葛亮,出道時失去天時。鳳雛:南朱雀--龐統,出道時失去地利。幼麒:中玉麒--姜維,出道時失去人和。冰鏡:北玄武--司馬徽,出道時天地人全失。冢虎:西白虎--司馬懿,出道時天地人占全。得到臥龍諸葛亮時已失去天時(失去人民),曹操已經代漢,諸葛亮只好替劉繼續代曹。諸葛亮有地利和人和,沒有天時是大客。得到鳳雛龐統時已失去地利(失去大將),劉璋已經設下埋伏,龐統只能替劉留書補遺。龐統有天時和人和,沒有地利是中客。得到幼麒姜維時已失去人和(失去主公),劉禪猜疑又沒本事,姜維只有替劉獨立支撐。姜維有天時和地利,沒有人和是小客。冢虎司馬懿:天時有,內憂已除、外患已閉。地利有,西南山險、東南水險。人和有,老將服心、新佐從翼。獲得天、地、人三才全部支持,最後成功變天統一了亂世。至於三國五瑞的最後一名,北玄武冰鏡司馬徽則天、地、人一樣都沒有占到,所以只留下個人的道德規範!
臥龍:諸葛亮
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蜀漢丞相,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發明家、軍事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謚曰忠武侯;後來的東晉政權為了推崇諸葛亮的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代表作有《前出師表》、《後出師表》、《誡子書》、《琴經》等以及《梁父吟》琴曲。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諸葛亮在後世受到很大的尊崇,成都有武侯祠,大詩人杜甫也有讚揚諸葛亮的《蜀相》名篇傳世。
鳳雛:龐統
龐統(179-214),字士元,號鳳雛,漢族,漢時荊州襄陽(治今湖北襄陽)人。三國時期,劉備的重要謀士,才智與諸葛亮齊名,官拜軍師中郎將。在進圍雒縣時,統率眾攻城,不幸被流矢所中而亡,時年三十六歲,英年早逝。劉備悲痛萬分,追賜統為關內侯,謚曰靖侯,親自為其挑選墓地,後來龐統所葬之處遂名為落鳳坡。現於四川省德陽市羅江縣城西的鹿頭山白馬關處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龐統祠墓。
幼麒:姜維
姜維(202-264年),字伯約,號幼騏,漢族,天水冀縣(今甘肅甘谷東南)人。三國時蜀漢大將軍。少年時和母親住在一起,喜歡儒家大師鄭玄的學說。因為父親姜囧戰死,姜維十二歲從軍,後被郡里任命為中郎。諸葛亮北伐時,姜維被懷疑有異心,姜維不得已投降蜀漢,被諸葛亮重用。諸葛亮去世後姜維繼承諸葛亮的遺志,繼續率領蜀漢軍隊北伐曹魏,與曹魏名將鄧艾、陳泰、郭淮等多次交手。後因蜀中大臣也多反對姜維北伐,而宦官黃皓弄權,姜維殺之不成,只得在沓中屯田避禍,後司馬昭五道伐蜀,姜維據守劍閣,阻擋住鐘會大軍,卻被鄧艾從陰平偷襲成都,劉禪投降。後姜維希望憑自己的力量復興蜀漢,假意投降魏將鐘會,打算利用鐘會反叛曹魏以實現恢復漢室的願望,但最終鐘會反叛失敗,姜維和鐘會皆死於亂軍之中,享壽六十二歲。作為漢代琴家著有《當歸》等琴曲。姜維而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則將姜維描寫為自刎而死。
冰鏡:司馬徽
司馬徽(?-208),字德操,號冰鏡先生,漢族,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住城東南20餘里洞林寺側(今曹徐村),徽清雅,以有知人之明著稱於世,是中國東漢末年著名隱士。 漢靈帝末年,群雄割據,有經邦濟世之才的司馬徽不願施展才能為時所用,他緘默固守,甘願陷居陽翟故里,躬耕度日。名士龐德公送號“水鏡先生”,司馬徽又自稱冰鏡先生。由於他從來不說別人的短處,別人跟他說話,不管好事壞事,通通說好。李瀚《蒙求》詩曰:“司馬稱好。”所以後人又稱他為“好好先生”。其才華始終未得施展,一生湮沒不彰。只留下個人的道德規範!
冢虎:司馬懿
冢虎:是對司馬懿的稱謂。西晉高祖宣皇帝司馬懿(179-251),字仲達,漢族,河內郡溫縣孝敬里(今屬河南溫縣)人。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職過曹魏的大都督,太尉,太傅。是輔佐了魏國三代的託孤輔政之重臣,後期成為全權掌控魏國朝政的權臣。平生最顯著的功績是多次親率大軍成功對抗諸葛亮的北伐。死後諡號舞陽宣文侯,次子司馬昭被封晉王后,追封司馬懿為宣王;司馬炎稱帝後,追尊司馬懿為宣皇帝。
其中冢虎和幼麒說法非出自三國志或三國演義而是出自宋元板話之類的評書

天中五瑞

青龍常配木菖蒲、玄武常配水艾草、玉麒常配土若榴、白虎常配金頭蒜、朱雀常配火英丹,此五種植物,合稱“天中五瑞”。
我國民間歷來有把農曆五月稱為“毒月”,把五月初五叫作“毒日”的說法。在古人看來,五月真是個多災多難的月份,蚊蟲孳生,百毒活躍,特別是其中的“五毒”,蛇、蜈蚣、蠍子、蜥蜴、癩蛤蟆等更是令人望而生畏。為了對付這五種毒物,古人費盡心思,終於找到木菖蒲、水艾草、土若榴、金頭蒜、火英丹等五種植物,合稱“天中五瑞”。
端午節前後在家門口插木菖蒲,採集水艾草的習俗由來已久。據梁人宋壇的《荊楚歲時記》記載:“五月五日,四民踏青草,又有鬥百草之戲,采艾葉,菖蒲懸掛於門戶上。以攘毒氣。”水艾葉和木菖蒲都有提神殺菌的作用,水艾葉能去痰、消炎,散寒濕;古人認為木菖蒲形如寶劍配刀鞘,懸掛在門樑上能伏魔除病煞,而且菖蒲根還有驅風邪、利尿、鎮痛的效果,當全身酸痛時泡個草浴,更能祛病除寒。土若榴就是石榴花及火英丹即龍船花也要掛在門口,其中土若榴紅似火,能祛疫滅菌驅邪,氣味辛烈的大蒜頭(金頭蒜),則要掛在廚房灶頭上方,據說能祛病消炎。
“天中五瑞”的布置對驅蟲防病來說有極佳的功效,特別是端午節在門前掛艾葉(水艾草)、木菖蒲這一習俗不僅我國有,日本、韓國、越南、新加坡也有這種風俗,而這對預防疫病,驅逐毒蟲來說,效果的確不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