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寮煉鐵高爐位於福建省南靖縣書洋鎮上田村。1958年大煉鋼鐵運動中,南靖縣在五更寮設鐵廠,建24座土高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五更寮煉鐵高爐
- 位置:福建省南靖縣書洋鎮上田村
- 時間:1958年
- 土高爐數量:24座
簡介,文物損壞堪憂,重要意義,歷史見證物,獨特的景點,
簡介
由於所煉鋼鐵不合格,次年被縣委決定停產。之後這裡的土高爐多被拆往他處,現尚遺留8座。它是“大躍進”時期“大煉鋼鐵”運動的歷史見證。
文物損壞堪憂
海拔八九百米的書洋鎮五更寮,這裡四面環山,茂林修竹,環境清幽。只見土煙囪般高聳的土高爐,由南向北呈“一”字形排列,現存8座,前後有四五十米長,高度不一。經測量,單體爐最高達4.8米,最低僅2.2米;爐壁厚度最薄28厘米,最厚42厘米。圓柱形爐體,爐身全部用紅磚漿砌而成,內層抹有耐火泥;底部設有投柴口、進風口、出鐵口。
南靖縣文博館簡館長介紹說,五更寮土高爐從1960年停產後即廢棄不用,上世紀八十年代煉鐵區開闢為農田。因墾荒種植等人為因素影響受到破壞,加上受風吹日曬等自然因素影響,8座土高爐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損壞,有的爐頂塌陷,有的底部遭嚴重掏空,搖搖欲墜。
重要意義
歷史見證物
五更寮土高爐群是大躍進時期我國土法煉鋼運動的歷史見證物,曾經引起省分管領導的重視。
多年關注土高爐的漳州市文博員鐘武藝考證後認為,1958年10月,全國上下都有一種迅速改變落後面貌的急切願望。五更寮鐵廠因這裡富含鐵礦石而建,當時建起24座,利用采來的鐵礦石進行煉鐵,鑄造民用鍋鼎。但是煉鐵廠建成後,這裡的生態環境嚴重破壞,森林被大量砍伐,山地被亂開挖。
獨特的景點
福建省文管局專家認為,在全國文物普查中調查發現的同類型文物中,五更寮土高爐群是偏遠山區發現的保存數量最多、最為集中的一處近現代工業遺產,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從類別上衡量,屬於全國範圍內數量稀少並富有特色的近現代重要史跡與代表性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