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庫火塘 燃燒的藝術品》是作家曹叒發表在《蘭州日報》的一篇散文。其內容專門介紹和講述了位於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的五庫鎮的“火杴饃”“火塘”等獨具特色的地域傳統文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五庫火塘燃燒的藝術品
- 作者:曹叒
- 發表日期:2020年11月19日
文章標題
五庫火塘燃燒的藝術品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今天要說的五庫,位於隴南的東南邊陲,因為地處南邊,潮濕多樹木,故古人多以燒炭為營生,一部分銷往外鄉、外縣或者出市或省,但大部分還是賣給了當地人。因受交通、經濟、文化習俗等影響,當地人也曾普遍以燒炭為主。因此,便有了五庫獨有的火塘。
火塘,顧名思義就是周圍用磚或石頭等東西圍起來,中間用以燒炭或燒柴做飯的東西。在五庫,幾乎每個農家都有火塘,只要你走進五庫,不論入何人家都會發現,不管是專門修的廚房,還是和廚房客廳連在一起的“長五間房”,因地勢和建築原因,本地農家建造房屋總會一字排開五間房連在一條線上。“長五間房”是條件好的人家修的,中間為客廳,兩側為偏房又叫灶房,靠近客廳的一間為廚房,連通客廳。無論單獨的廚房或者所謂的“長五間”帶廚房,總會少不了火塘。
說到火塘和火塘上的飯食,那么就不能不講講五庫的特色食品和小吃。首先是“吊鍋飯”和“火掀饃”,以及獨居特色的傳統菜“野菜燉臘肉”。“吊鍋飯”就是利用火塘的優勢,房梁拴一根鐵絲吊下到火塘上,然後打勾,將專門特製的吊鍋掛在上面,下面燒炭或柴火加熱做飯。“火掀饃”最具傳統藝術性,用一個圓圓大鐵片(杴),先和面發酵,然後將鐵杴放火上加熱,然後將和好的面做成大麵餅,放在大鐵杴上,放之前還必須撒一些火塘里的灰,利於下火塘時和鐵杴很好分離,兩面分別烙好後再放入火塘的炭灰里,焐熟即可。“野菜燉臘肉”則在吊鍋的基礎上,先將燒刮好的臘肉放入食鹽、花椒、乾辣椒、生薑片燉個八分熟,再將採回的野菜放入鍋內,燜個五六分鐘,上好的“野菜燉臘肉”就可以出鍋了。
這么多美食,我們繼續來說說火塘。記得從我記事起,木炭已經很少用於做飯了,只是用來取暖,相反用的最多的是樹林裡砍回來的柴火。冬天農閒時,大家都會趕著騾子或驢子進山去砍柴火,砍回來全部堆在大門口、陽台或指定的地方,等曬乾後用於做飯取暖,雖然近年來經濟和交通的發展,電氣化的家具進入農家,但還是沒有撼動這裡自古已經習慣了火塘燒“柴火”架“吊鍋”做飯的習慣。或許是一種根深蒂固的飲食習慣,也或許是這裡的人們為了適應這裡的氣候而不想改變,這些都等著我們去探秘和解讀。
去過五庫的人都知道五庫人熱情好客,不管你是路人或者“貨郎客”,(“貨郎客”是對背著或挑著物品進村叫賣者的一種稱呼)只要進入村子,總會有人叫你去他家喝水吃飯,晚了還會熱情留宿,走的時候還會給你帶上乾糧。當然這種習慣肯定不止對於外來人,對於村里所有的人,大家都一樣熱情,尤其是一家有困難,兩家、三家都會不請自來幫忙。鄉鄰們從來不說利益,只是把這種習慣一直延續,一家、兩家、三家,以至於整個村子的人都在這么做。
一個火塘凝聚一家人。不管什麼時候,也不論你從哪裡回來,只要回到家,看到火塘里的火在燃著,人們都會很自覺地圍著坐起來,一般每家每戶的火塘都是正方形的,四周都會配上板凳或椅子。這樣,火塘便成了團結一家人,凝聚一家人的象徵。
還有每年的“神會”,基本每個村子都會有,一到臘月里,很多村子都會舉行“神會”,俗稱“跳神”。照例在火塘生一堆大火,一般都會比平時大很多,因為那天晚上基本全村人都會參加,有時還有鄰村人,也會在火塘之外生幾堆大火。大家擠在一起,聊天、吃飯、玩遊戲。因此,火塘又成了全村人凝聚的象徵。
只要進入五庫,隨便走進一戶人家,這些情景都會浮現在你面前。首先會有人對你噓寒問暖,接著去“柴落”取柴,“柴落”即堆放柴火的柴堆。接著在火塘生火,然後掛“吊鍋”做飯。神奇的是,不管什麼飯都在“吊鍋”里做,而且做出來的味道就是比別的鍋做得好吃,誰也說不上答案。出鍋還圍著火塘吃,主人和客人圍成一圈,邊吃邊拉家常,其樂融融。
說到這裡,不由得想起一件事來,記得前幾天一個朋友請我去吃“柴火雞”,那是去農家樂吃的,開車跑了好遠才找到朋友說的所謂最好的一家。做的時候我偷偷跑去瞄了一眼,才知道他們所謂的“柴火雞”原來就是把雞做好後放在柴火上煮熟的,我突然才醒悟過來,這樣說,我們豈不是祖祖輩輩吃的“柴火飯”?
經過這件事,又讓我對我們祖傳的“柴火飯”有了新的認識。後來和朋友開玩笑說:“沒想到我們祖祖輩輩沒有悟出來的道理,倒讓你們城裡人占了先機。”朋友聽完笑著直搖頭。當然,還有我們世代相傳的火塘以及火塘上的“吊鍋飯”,回頭想想,作為朋友,我真的該請他來五庫好好吃吃我們全系的“柴火飯”了,不能一昧把錢全甩給食不知味的所謂高檔飯店。
火塘不僅僅是一種“取暖”、“做飯”和團結的象徵,也是我們祖輩傳下來的健康飲食之道,更是一種烙上五庫民風民俗的文化藝術品。
一家一火塘,一家一“吊鍋”,也許這就是最深刻的“五庫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