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五嶠
- 外文名:ㄨˇ ㄑㄧㄠˊ
- 拼音:wǔ qiáo
- 記載:《荔枝賦》
基本詞義,詞語注音,詞語解釋,相關詞語,分別介紹,五嶺,大庾嶺,騎田嶺,都龐嶺,萌渚嶺,越城嶺,
基本詞義
詞語注音
五嶠: wǔ qiáo ㄨˇ ㄑㄧㄠˊ
詞語解釋
相關詞語
分別介紹
五嶺
五嶺 | 史書記載互有出入,綜合《廣州記》、《南康記》、《輿:地誌》、《水經注》諸家所說 |
騎田嶺 | |
大庾嶺
地理位置
大庾嶺亦稱庾嶺、台嶺、梅嶺、東嶠山,中國南部山脈,“五嶺”之一,位江西與廣東兩省邊境,為南嶺的組成部分。為花崗岩斷塊山,東北-西南走向,海拔1,000公尺左右。是珠江水系的湞水與贛江水系的章水的分水嶺。
人文歷史 大庾嶺古稱塞上、台嶺、寒嶺、東嶠。相傳漢武帝時,有庾姓將軍築於此,因名大庾嶺,又曰庾嶺。唐張九齡監督開鑿新路,命道旁多植梅樹,故又名梅嶺。在江西、廣東兩省邊境,向為嶺南、嶺北的交通咽喉。五代間驛路荒廢。宋元佑間重修,蔡挺復命夾道植松,在嶺上立關,名梅關。《元和郡縣誌·嶺南道·韶州·始興縣》:“大庾嶺,一名東嶠山,即漢塞上也。在縣東北一百七十二里......本名塞上,有監軍姓庾,城於此地,眾軍皆受庾節度,故名大庾。”宋朱淑真《詠雪》詩:“庾嶺臘梅寒散亂,章颱風柳絮縈迴。”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江西》:“大庾嶺在南安府西南二十五里,廣東南雄府北六十里。磅礴高聳,為五嶺之一。《水經注》雲,漣溪山即大庾嶺也。秦始皇三十三年,以謫徒五十萬戌五嶺,大庾其第一塞之嶺。又《秦紀》,秦使屠睢將兵十萬守南埜之嶠,謂此矣......《漢志》亦名為台嶺山,以嶺上有石如台也。”
所謂五嶺,史書記載互有出入,綜合《廣州記》、《南康記》、《輿:地誌》、《水經注》諸家所說,五嶺的具體位置是:
騎田嶺
陽嶺、客嶺山、黃岑山、折嶺等名。主要由花崗岩構成。主峰海拔1510米。為湘江支流耒水和北江西源武水分水嶺。附近的折嶺關,向為湘、粵通道。京廣鐵路通過東側。
五嶺之一,"在今湖南郴縣和宣章縣之間,為湘粵通道,秦時的陽山關即在此嶺之上。南嶺山脈起自雲南雲嶺,東入貴州為苗嶺,再東經兩廣和湖南、江西、福建等省邊界而東達于海,其間大小山嶺不計其數,史書單舉大庾、騎田,都龐、萌渚、越城五嶺,這與秦軍的進軍路線有關①。”
注①黃現璠著《壯族通史》。
都龐嶺
都龐嶺位於湖南省道縣和江永縣境內,地處南嶺山脈中部,都龐嶺東側,境內峰高嶺峻,河谷深邃,切割強烈,最高峰韭菜嶺海拔2009.3米,千米以上山頭近百座。
都龐嶺,南嶺山脈五嶺之一,位於湖南省永州市的江永、道縣、零陵區與廣西灌陽、恭城等縣交界處。主峰韮菜嶺,海拔2009.3米,位於道縣境內,為永州市最高點。所謂五嶺,史書記載互有出入,綜合《廣州記》、《南康記》、《輿:地誌》、《水經注》諸家所說,五嶺的具體位置是:都龐嶺,在今湖南省藍山縣南和廣東省連州市之北,而不是今日位於廣西灌陽和湖南江永之間的都龐嶺。秦時的湟溪關即在此嶺之上,亦為由湖入粵之道(摘自黃現璠《壯族通史》)
萌渚嶺
五嶺之一。"在今湖南省江華縣和廣西賀州市、鐘山縣之北,為由湘入桂之道①。"陸機 《贈顧交阯公真》詩:“伐鼓五嶺表,揚旌萬里外。” 李善 注。通往嶺南的五條路。周去非 《嶺外代答·地理·五嶺》:“自 秦 世有五嶺之說,皆指山名之,考之乃入嶺之途五耳,非必山也。
注①黃現璠著《壯族通史》 。
萌渚嶺南段在廣西境內,北段在湖南境內,為一穹隆狀花崗岩中山。山體呈東北—西南走向,一般海拔800—1000米,主峰山馬塘頂海拔1787.3米,次高峰姑婆山1730.9米。在構造上為燕山運動期花崗岩侵入的穹隆山,中心為花崗岩體,周邊為泥盆系砂頁岩。在寒武紀前褶皺成山,燕山運動期進一步隆升。山勢險峻,溝谷發育,森林茂盛,常年流水。有錫、鎢等礦產。
越城嶺
越城嶺,土名叫老山界。
位於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和湖南省邊境。南嶺之一。古稱始安嶺、臨源嶺、全義嶺。東北-西南走向。長200千米。為花崗岩斷塊山。主峰貓兒山,海拔2142 米,位於廣西資源縣東北。與都龐嶺間有湘桂谷地,湘桂鐵路經此。
五嶺之一,"在今廣西興安縣之北,為由湘入桂的交通要道,這裡還有興安縣嚴關和秦城遺址。五嶺的位置都在南嶺山脈一線之上,南嶺山脈起自雲南雲嶺,東入貴州為苗嶺,再東經兩廣和湖南、江西、福建等省邊界而東達于海,其間大小山嶺不計其數,史書單舉大庾、騎田,都龐、萌渚、越城五嶺,這與秦軍的進軍路線有關①。”《史記·張耳陳餘列傳》:“北有 長城 之役,南有五嶺之戍。”晉 陸機《贈顧交阯公真》詩:“伐鼓五嶺表,揚旌萬里外”。“伐鼓五嶺表”,李善 注。通往嶺南的五條路。
注①黃現璠著《壯族通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