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失本三不易

五失本三不易,早期漢文佛典翻譯的一種理論和原則。此中“五失本”,指允許譯文在語法修辭和體裁結構上同原本有所差別,以適應中國人的語言習慣和文風,“三不易”要求譯籍所傳旨趣能適應不同時代、國家習俗和民眾需要,而又不失佛教的本意和原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五失本三不易
  • 屬性:漢文佛典翻譯術語
術語出處
五失本三不易,早期漢文佛典翻譯的一種理論和原則。原出前秦道安的《摩訶缽羅若波羅蜜經鈔序》(《出三藏記集》卷八):“譯胡為秦有五失本也:一者胡語盡倒,而使從秦,一失本也;二者胡經尚質,秦人好文,傳可眾心,非文不合,斯二失本也;三者胡經委悉,至於嘆詠,叮嚀反覆,或三或四,不嫌其煩,而今裁斥,三失本也;四者胡有義說,正似亂辭,尋說(別本作“檢”)向語,文無以異,或千五百,刈而不存,四失本也;五者事已全成,將更傍及,反騰前辭,已乃後說,而悉除此,五失本也。然《般若經》三達之心覆面所演,聖必因時,時俗有易,而刪雅古以適今時,一不易也;愚智天隔,聖人叵階,乃欲以千歲之上微言,傳使合百王之下末俗,二不易也;阿難出經,去佛未久,尊者大迦葉令五百六通迭察迭書,今離千年而以近意量裁,彼阿羅漢乃兢兢若此,此生死人平平若此,豈將不(別本加一“以”字)知法者勇乎,斯三不易也。涉茲五失本、三不易,譯胡為秦詎可不慎乎!”此中“五失本”,指翻譯梵經,有五種失原本之義者,具體是:一、漢語文法結構與原文不同。二、漢語比原文有較多修飾。三、漢譯多略去原文重複之語句。四、漢譯多略去原文夾注引起混亂之處。五、漢譯多略去原文兩事承接處重複之部分。“三不易”要求譯籍所傳旨趣能適應不同時代、國家習俗和民眾需要,而又不失佛教的本意和原旨。道安的這一主張,受到唐玄奘以前佛學界的贊同。鳩摩羅什譯場的主要執筆者僧睿說:“屬當譯任,執筆之際,三惟亡師(指道安)五失及三不易之誨,則憂懼交懷,惕然若厲。”(《大品經序》,見《出三藏記集》卷八)說明道安的原則對羅什的翻譯有直接的影響。隋代譯家彥琮撰《辯正論》“以垂翻譯之式”,以為把握佛教最好的方法,是不經翻譯,直接誦讀梵文原典,令“五天正語,充布閻浮,三轉妙音,並流震旦,人人共解;省翻譯之勞,代代鹹明,除疑網之失”。但實際上做不到,所以重申道安的譯經原理,並加以評論說:“詳梵典難易,詮譯人之得失,可謂洞入幽微,能究深隱。”(見《續高僧傳·彥琮傳》)彥琮在此基礎上又多有發揮。參見“佛典漢文翻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