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城兵馬司,即中、東、西、南、北五城兵馬指揮司,為負責京師巡捕盜賊,疏理街道溝渠及囚犯、火禁等事的衙門。明代南北兩京及清代北京並置。相當於現在的北京市轄區公安局及北京市轄區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
需要注意的是,五城兵馬司不是一個衙門,而是五個衙門的合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五城兵馬司
- 職掌:治安,梳理街道溝渠及火禁
- 級別:正六品
- 類似機關:現在的北京市公安局及城管局
五城兵馬司,即中、東、西、南、北五城兵馬指揮司,為負責京師巡捕盜賊,疏理街道溝渠及囚犯、火禁等事的衙門。明代南北兩京及清代北京並置。相當於現在的北京市轄區公安局及北京市轄區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
需要注意的是,五城兵馬司不是一個衙門,而是五個衙門的合稱。
五城兵馬司,即中、東、西、南、北五城兵馬指揮司,為負責京師巡捕盜賊,疏理街道溝渠及囚犯、火禁等事的衙門。明代南北兩京及清代北京並置。相當於現在的北京市...
官名。明朝京城中、東、西、南、北五城兵馬指揮司長官。各一人,正六品。洪武二十三年(1390)始置,建文(1399—1402)中改兵馬,永樂元年(1403)復稱指揮。掌管...
五城兵馬是漢語辭彙,拼音wǔ chéng bīng mǎ ,出自《醒世恆言·蔡瑞虹忍辱報仇》。...
兵馬司指揮,官名,明初置兵馬指揮司,設都指揮、副都指揮、知事,負責京城巡捕盜賊,疏理街道溝渠及囚犯、火禁之事。清代沿襲明制,為五城兵馬司之主官。...
北城兵馬司位於東城區西北部,東起交道口南大街,西至南鑼鼓巷,南有支巷通東棉花胡同,北靠秦老胡同,屬交道口街道辦事處管轄。...
兵馬司胡同位於東城區西北部,東起交道口南大街,西至南鑼鼓巷,南有支巷通東棉花胡同,北靠秦老胡同,屬交道口街道辦事處管轄。...
官署名。明、清五城兵馬司之一。凡京城內外,劃境為五,其中間地域屬該司,掌巡捕盜賊、疏理街道及囚犯、火禁之事。明朝設指揮一人,正六品,副指揮四人,正七品,...
官名。清代五城兵馬司之副主官,秩正七品,京師東、西、南、北、中五城各一人。佐助兵馬司指揮巡緝盜賊、平治道路、稽檢囚徒及消防禁火等。參見“兵馬司指揮”...
指五城御史、五城兵馬司及其屬下十坊的監獄。五城御史,巡查京城內東、西、南、北、中五個地區的官。五城兵馬司,指揮、掌管京城地區治安的官。坊,京城分區單位...
官名。清代五城兵馬司指揮屬官。...... 官名。清代五城兵馬司指揮屬官。詳見“吏目”[1] 。參考資料 1. 兵馬司吏目 .中華文史網.2013-11-05[引用日期2014...
位於宣武區東南部。東起迎新街,南至南橫東街,呈曲尺形。因兵馬司得名。 元代大都設兵馬司都指揮使,即警備京城之官。明沿稱。設五城兵馬司,每城各設正副...
北兵馬司胡同位於北京市東城區西北部,東起交道口南大街,西至南鑼鼓巷,南有支巷通東棉花胡同,北靠秦老胡同,屬交道口街道辦事處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