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史(唐代五部官修正史的合稱)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五代史》,是唐初《梁書》《陳書》《北齊書》《周書》《隋書》等五部官修正史的合稱。其中紀傳部分由房玄齡魏徵唐太宗貞觀年間領銜完成,志的部分至唐高宗在位期間由長孫無忌領銜告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五代史
  • 起撰時間:貞觀三年(公元629年) 
  • 修成時間:顯慶元年(公元656年) 
  • 內容組成:《梁書》《陳書》《北齊書》《北周書》《隋書》
修撰過程,後續演變,

修撰過程

唐代史學家劉知幾在《史通》中記載“五代史”的成書過程說:“初,太宗以梁、陳及齊、周、隋氏並未有書,乃命學士分修。事具於上。仍使秘書監魏徵總知其務,凡有贊論,征多預焉。始以貞觀三年創造,至十八年方就《舊唐書》記載的魏徵等進五代史的時間則在貞觀十年,《唐會要》記載的“撰成周隋梁陳齊五代史”的時間也是貞觀十年,合為《五代紀傳》,並目錄凡二百五十二卷。書成,下於史閣。惟有十志,斷為三十卷,尋擬續奏,未有其文。又詔左僕射于志寧、太史令李淳風、著作郎韋安仁、符璽郎李延壽同撰。其先撰史人,唯令狐德棻重預其事。太宗崩後,刊勒始成。其篇第雖編入《隋書》,其實別行,俗稱為《五代史志》。”
唐太宗時期的官修正史除“五代史”之外,還有《晉書》。該書修撰的起始時間為貞觀二十年(公元646年),晚於“五代史”的起始時間,唐太宗並在詔書中說,修撰所需“可依修五代史故事”,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晉書》即成書,並已頒賜新羅使者,修撰歷時不到三年,而“五代史”的志的部分的成書尚在太宗去世後。

後續演變

在梁、陳、北齊、周、隋“五代史”的編纂工作正在進行或定稿的階段,參加其中隋書紀傳、十志等的修撰的工作的李延壽繼承其父李大師的遺志,修成《南史》與《北史(合稱“南北史”)。李延壽的修撰,是在其父紀傳體史書的基礎上,改用史記紀傳的體裁,刪節唐代之前成書的《宋書》《南齊書》《魏書》及唐代成書的“五代史”,又補充了一些史料,其總篇幅較“五代史”等為簡。按清代史學家趙翼的看法,因為“南北史”篇幅較小,便於傳抄,故流傳較“五代史”等更廣;而“五代史”等亦頗有散佚錯訛,直至宋代方經整理刊行於世(按,其中《隋書》相對特殊,實際情況未必如趙翼所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