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 趙匡胤 生於丁亥年(927), 太宗 趙炅生於己亥年(939),因稱“二亥”或“兩亥”。 宋 袁褧 《楓窗小牘》卷上:“ 虛皇 曰:‘嗟爾諸天,聽予渙號……下方大亂,予閔是痌,爰召 宓羲 ,遣茲訟靈。’下撫方州,二亥後先,命處天門,八方歸王,天下太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二亥
- 拼音: èr hài
- 解釋:宋太祖 太宗生於亥年
- 出自: 宋 袁褧 《楓窗小牘》
基本詞義,詞語注音,詞語解釋,相關詞語,分別介紹,宋太祖·趙匡胤,宋太宗·趙炅,
基本詞義
詞語注音
二亥: èr hài ㄦˋ ㄏㄞˋ
詞語解釋
宋 袁褧 《楓窗小牘》卷上:“ 虛皇 曰:‘嗟爾諸天,聽予渙號……下方大亂,予閔是痌,爰召 宓羲 ,遣茲訟靈。’下撫方州,二亥後先,命處天門,八方歸王,天下太平。”
相關詞語
分別介紹
宋太祖·趙匡胤
簡介
宋太祖趙匡胤(927年-976年11月14日),中國北宋王朝的建立者,廟號太祖,漢族,涿州(今河北)人。出身軍人家庭,高祖趙朓,祖父趙敬,趙弘殷次子。948年,投後漢樞密使郭威幕下,屢立戰功。951年,郭威稱帝,建立後周,趙匡胤任禁軍軍官,周世宗時官至殿前都點檢。周世宗柴榮死後,恭帝即位。建隆元年(960年),他以“鎮定二州”的名義,謊報契丹聯合北漢大舉南侵,領兵出征,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代周稱帝,建立宋朝,定都開封。歷史證明,趙匡胤是一位英明仁慈的皇帝,是推動歷史發展的傑出人物,是永不消逝的英雄。
趙匡胤稱帝後,963年平定南平(荊南)和武平(湖南),965年滅後蜀,三年後,太祖改元年號為開寶,有過歷史上的“開寶北伐”,971年滅南漢,975年,滅南唐,俘虜南唐後主李煜,除北漢之外,十國基本統一。(參見宋朝統一戰爭)
趙匡胤在位16年,死於開寶九年十月二十(976年11月14日)日晨五更時分,時年50歲,廟號太祖,諡號英武聖文神德皇帝。他的死因頗為蹊蹺,歷史上有“燭影斧聲”的傳說,傳說是其弟趙光義(原名趙匡義因避太祖諱改名光義)加害,篡奪帝位。真是天道玄遠,難以祥說。
宋太宗·趙炅
簡介 趙炅,本名趙匡義,後因避其兄宋太祖諱改名趙光義,即位後改名炅。父親趙弘殷,追贈宣祖,母親杜太后。在其兄弟中,除去早夭者,太宗排行居中,比太祖小12歲,比秦王趙廷美大8歲。太祖駕崩後,38歲的趙光義登基為帝,在位共21年(976~997年),至道三年,59歲去世,廟號太宗,諡號至仁應道神功聖德文武睿烈大明廣孝皇帝,葬永熙陵。是宋朝的第二個皇帝。
個人履歷
即位後,於太平興國三年(978年)收吳越,次年滅北漢。對內實行封建專制中央集權,對外採取守內虛外政策。重視文化建設,關心圖書事業。太平興國二年(977年),視察史館、昭文館、集賢院三館藏書,見館內“湫溢卑濕,才蔽風雨”、“衛士騶卒,朝夕暄雜”,對左右文武大臣說:“若此之陋,豈可以蓄天下圖籍、延四方賢俊耶?”於是在左升龍門東北舊車輅院,別建三館,其“棟宇之制,皆親所規畫”,“命中使督工徒晨夜兼作”,次年(978年)二月成,賜名為“崇文院”。遷舊館藏書充實。院東廓為“昭文書庫”,南廓為“集賢書庫”,西廓分經、史、子、集四部,為“史館書庫”。六庫書籍連副本凡8萬卷。又下詔徵募圖書,公布缺書目錄,“遺編墜簡,當務詢求”。令三館以《開元四部書目》為本,查館中所闕者,多方徵集。至道元年(995年),又命裴俞出使江南兩浙諸州,尋訪圖書,如願進納者,優給其值;不願進納者,乃差書吏借本抄寫,抄畢奉還。數年間,使北宋政府藏書大為充實。後又逐步建有藏書樓“尊經閣”、“太清樓”、“玉宸殿”等,每處藏書都在萬卷以上。對北宋藏書建設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