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河溝

乾河溝是一個地名,他是一個自然村的名稱,他坐落於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永興鎮與湄江鎮的交界地帶。326國道線縱貫整個村莊,交通便利,2013年杭瑞高速公路全線貫通更是為該村的交通狀況帶來極大地改善。該村共80戶,240人左右。主要農作物為水稻玉米,主要經濟作物是茶葉,辣椒。氣候主要是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年降水量豐富,主要集中在4—10月,冬季寒冷主要幾中在11—次年3月。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平均海拔200米左右,村落種植業主要集中在壩子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乾河溝
  • 地理位置: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永興鎮與湄江鎮的交界地帶
  • 人口:240人
  • 氣候條件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村莊簡介,人文情況,氣候狀況,地形狀況,交通狀況,發展狀況,地圖信息,

村莊簡介

乾河溝是一個地名,他是一個自然村的名稱,他坐落於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永興鎮與湄江鎮的交界地帶。326國道線縱貫整個村莊,交通便利,2013年杭瑞高速公路全線貫通更是為該村的交通狀況帶來極大地改善。該村共80戶,240人左右。主要農作物為水稻,玉米,主要經濟作物是茶葉,辣椒。氣候主要是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年降水量豐富,主要集中在4—10月,冬季寒冷主要幾中在11—次年3月。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平均海拔200米左右,村落種植業主要集中在壩子上。

人文情況

該村現有80戶,總人口240人左右,常駐人口200人左右,大部分青壯年都外出打工或者自己背井離鄉進行創業。留在村裡的大部分是老人和孩子,每逢農忙時節每家每戶都相互幫助,大家互幫互助共同完成農活,又開始了正常的生活。該村村民勤勞善良,吃苦耐勞,依靠自己的雙手以及智慧修建了一棟又一棟的黔北名居成為永興鎮黔北名居示範點。

氣候狀況

乾河溝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夏季溫暖濕潤,冬季乾燥寒冷,春秋兩季為冬季和夏季交替過渡季節;全年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4.9攝氏度,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3.8攝氏度,極端最低氣溫7.8攝氏度;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5.1攝氏度,極端最高氣溫37.4攝氏度,無明顯熱害和冷凍無霜期,年無霜期平均284天,年日照時數1163小時。年總輻射量3488兆焦耳/平方米,為中國太陽輻射最低的地區之一。多年平均降水量為1137毫米,降水量分布不均,夏季最多占41.2%;冬季最少僅占6.1%。自然災害主要有乾旱洪澇冰雹等。

地形狀況

湄潭縣地處雲貴高原湖南丘陵的過渡地帶,全縣平均海拔972.7米,縣城區平均海拔910米,最高峰位於北部西河鄉取筍坎,海拔1562米;最低處位於南部石蓮鄉蘆塘河與烏江匯合處,海拔461米。湄潭地處川黔南北向構造帶、北北東向構造帶和北東向構造帶的交匯地帶。縣境地層構造跨越5個界8個系,其中寒武系分布最廣,占全縣總面積的52%,其次是奧陶系處。境內地質斷層交錯,折皺細密,構造複雜,地貌多樣。按地層岩性分類,岩溶地貌占三分之二。由於長期侵蝕,縣內地貌又演化變形為多種微地貌形態,可謂峰叢溝谷交錯,壩地丘陵相鑲,自然景觀獨特。

交通狀況

湄潭縣位於貴州省北部,地處大婁山南麓,烏江北岸,在名城遵義東南側。東與鳳岡縣毗鄰,西與遵義縣隔江相望,南與餘慶、甕安縣接壤,北與正安、綏陽臨界。東經107°15′36″~107°41′08″,北緯27°20′18″~28°12′30",總面積1864平方公里,地域南北狹長,東西最大距離25.5公里,南北最大距離96.5公里,縣城距遵義市區58公里,遵義機場35公里、省會貴陽188餘公里。

發展狀況

現在大部分外出務工人員都留在了家鄉,他們靠著自己在外面闖蕩掙來的一些積蓄投入到生態農業當中。歷年來,在黨中央政策的支持下許許多多的農民都開始了自己的創業致富之路。但是該村目前最主要的經濟來源仍然是茶葉,辣椒,烤菸等經濟作物。主要種植的還是水稻,玉米。現在在村委會的帶領下全村預計在2020年基本上實現小康生活。

地圖信息

地址:遵義市湄潭縣三二六國道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