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河彝族鄉

乾河彝族鄉

硯山縣乾河彝族鄉——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轄區氣候溫和,屬亞熱帶氣候,年平均溫度16.1℃—16.7℃。全鄉地勢呈東北高、西南低,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海拔在1440-1500米之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乾河彝族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硯山縣
  • 電話區號:0876
  • 郵政區碼:663113
  • 地理位置:硯山縣東北部
  • 面積:237.1平方公里 
  • 人口:26922人(2017年) 
  • 機場:文山普者黑機場
  • 車牌代碼:雲H
  • 年平均溫度:16.1℃—16.7℃
  • 海拔:1440-1500米
介紹,地理位置,自然條件,水利資源,人文地理,地域節目,歷史淵源,社會經濟,特色產業,基礎設施,農村市場,人口衛生,文化教育,

介紹

硯山縣乾河彝族鄉——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轄區氣候溫和,屬亞熱帶氣候,年平均溫度16.1℃—16.7℃。全鄉地勢呈東北高、西南低,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海拔在1440-1500米之間。

地理位置

乾河鄉位於硯山縣中部偏東北,距縣城15公里,地處東經104°15′—104°18′,北緯
大栗樹鄉
23°39′—23°51′之間,東南與者臘鄉相連,西南鄰江那鎮,東北部接阿基鄉,西接維摩鄉,東西最大橫距10.375公里,南北最大縱距23.25公里,國土面積237.1平方公里。

自然條件

乾河鄉的東部、東北部乾河和卡吉兩個行政村為低山區,以土山為主,屬河谷槽子區, 適宜稻穀生產;西南部的碧雲、紅舍克兩個行政村以石灰岩為主,為丘陵壩子,屬半山區,以紅黑泡土為主,適宜包穀花生辣椒烤菸等作物生長。
乾河彝族鄉乾河彝族鄉
一般海撥在1440米—1540米之間,相對高差50—200米,最高點為鄉境南部碧雲大山,海撥1776米。最低點為鄉境北部與維摩交界處的公革河出境處,海撥1440米。
轄區氣候溫和,屬亞熱帶氣候,年平均溫度16.1℃—16.7℃,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1.8℃,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8.9℃,極端最高溫34℃,最低溫–7.2℃。一年內10℃以上有267天,積溫5000℃,無霜期303天,年降雨量1030毫米,蒸發量1960毫米,平均相對濕度79%。
年日照1934小時,太陽輻射量每平方厘米125千卡。主要災害有旱、澇、大風、蟲災等,冬春旱、夏秋澇。

水利資源

本鄉水係為珠江流域西江水系。主要河流為公革河,由乾河村民委龍脈村小組入境,流經乾河、卡吉壩子等地,由卡吉村民委松棵村小組出境,進入維摩鄉斗果村民委,境內全長20公里,河床平均寬度3米,深2米,平均流量每小時260立方米。
最大流量(7月)每小時6000立方米,PH值為中性。 鄉內礦產資源主要為,乾河、紅舍克有貧煤和無煙煤,蘊藏量為1300萬噸以上,發熱量4800—6000千卡/公斤,年產量3—5萬噸,主要供縣城和附近農村的生活及工業用煤。
乾河彝族鄉乾河彝族鄉
另外,還有鋁土礦、鉛鋅礦、水銀礦、鐵礦等。石山地區多溶洞,特別是距鄉政府3公里處下新寨村的白銀洞,洞長1公里,具有開發價值。

人文地理

“乾河”因流經乾河村旁的一條季節性河流而得名。民國22年(1933年)隨小維摩縣佐地併入合置設政局。民國24年(1935年)置為三河鎮。1971年維摩公社中析出置區級公社。
1984年改為乾河區,下轄乾河、卡吉、碧雲、紅舍克四個鄉。1988年置為乾河彝族鄉,成立乾河彝族鄉人民政府,下轄乾河、卡吉、碧雲、紅舍克4個村公所。2000年,村改委後,原四個村公所均更名為村民委員會。 全鄉轄乾河、卡吉、碧雲、紅舍克4個村民委、55個村小組4942戶、22944人;居住著彝、壯、漢、苗、瑤5種民族,常住人口26922人(2017年),是全縣少數民族比例最高的鄉。多年來,全鄉各族人民平等共處,互相尊重,相互融洽,打破了民族不相通婚的風俗;各民族民風淳樸,熱情好客,能歌善舞,通過各自的民族節日相互溝通、相互交流,有效促進全鄉經濟社會的穩定發展。
乾河彝族鄉乾河彝族鄉

地域節目

在全鄉各民族中除了傳統節日外,各民族均有自己獨特的節日,其中尤以彝族、壯族節日較為隆重。
彝族有“火把節”、“草馬節”,彝族“火把節”均於每年的6月24日舉行,當晚,民眾要點燃熊熊的火把,載歌載舞,用火驅趕瘟疫病害,企圖家人平安無恙,莊稼喜獲豐收;而彝族“草馬節”由村民根據天相擇吉日而過,其來歷帶有神話色彩,相傳,在洪荒時代,這裡的彝家遭遇天災人禍,
人們生活在極度的貧困之中。於是,天上的兩個仙女決定下凡拯救人間,她們變成兩匹馬,馱著金銀財寶來搭救這裡的人。
乾河彝族鄉乾河彝族鄉
但是因長途跋涉,那兩匹馬到了寨子邊就倒地而死,死後她們升天了,而這裡的人們得到了解放。從那以後,人們在八月十五之前一個屬鼠的日子,舉行隆重的紀念活動,彝家老少唱起來跳起來,把用草編成的兩匹馬從東方送到西方。

歷史淵源

壯族文化歷史悠久,壯族民風民俗淳樸,壯族民間有許多傳統的節日和慶典活動,一年當中除了農曆四月、十月外,每月基本都有自己的慶典節日,較有本民族色彩的節日有“二月壯族小年節”,祭日為初一、二、三;“三月祭龍節”,祭日由各村寨根據自己選擇的黃道吉日而定,每逢這個節日,壯族人民都要殺牛、豬、雞、鴨等祭祀“龍王”,企求龍王上天為民言好事,風調雨順,來年有好收成;“六月六郎節”,
六月初一、二、三為壯族人民祭祀楊六郎的節日,相傳楊六郎帶兵打仗時路過壯族村寨,為壯族民眾斬妖除魔,祁邪扶正,做了許多的好事,為紀念楊六郎,每到這時,家家戶戶都要拿出自己染紅的糯米飯,也有些村寨殺豬、牛、雞、鴨祭祀自己的英雄;“七月七郎節”,其祭祀內容與“六郎節”相仿;
八月為壯族的“嘗新節”,節日根據各村寨選的日子而定,拿出剛收穫的糧食,準備一桌豐盛的晚餐,祭祀祖先,同時,還邀請親朋好友來共同品嘗;十一月為過冬節,表示冬天已經來到了,辛苦了一年的耕牛也要過冬了,為此,每家每戶都要將舂好的糯米粑粘在自家的牛角上,相傳如果主人不將粑粑粘在牛角上,牛去喝水時看不見角上有粑粑,牛就會十分傷心、流出淚水。
此外,居住在本鄉的苗族、瑤族也均有自己獨特的節日,均與本民族民風民俗息息相關。

社會經濟

乾河鄉轄乾河、卡吉、碧雲、紅舍克4個村民委,常住人口26922人(2017年),;居住著彝、壯、漢、苗、瑤5種民族,是全縣少數民族比例最高的鄉。全鄉耕地總面積27966畝;2006年農民人均有糧307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1198元。完成地方財政收入71.26萬元,財政支出200.52萬元,民窮財困是我鄉的基本鄉情。
全鄉耕地總面積27966畝,人均耕地1.23畝。其中田8910畝,主產稻穀、玉米、小麥大豆,主要經濟作物有烤菸辣椒花生等。
2006年,全鄉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4593萬元,比上年增長340萬元,增幅達8%,工農業生產總值4862萬元,比上年增232萬元,增幅達5%;糧食總產量完成924.6萬公斤,比上年增51.1萬公斤,增幅達5.85%;農民人均有糧307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1198元。

特色產業

本鄉產業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主要發展烤菸、辣椒、生豬養殖、山羊養殖。
2007年,全鄉完成了1000畝烤菸種植任務,收購菸葉2700擔,占縣下達任務數的100%,實現菸農收入165.77萬元、煙稅收入36.47萬元,均價12.28元(居全縣第二),上等煙比例達70.7%(居全縣第二)。戶均收入11756元,同比增加5228元。畝產值達1657.7元,同比增加271.7元。基本實現菸農、財政及菸草企業收入三增長的目標。我鄉烤菸產業在經歷一個時期的起伏波折之後,自2004年開始,逐步走上了實現菸農、財政及菸草企業收入三增長的目標,進一步確立了其支柱產業的地位,全鄉烤菸生產逐步步入健康平穩發展的道路。
2007年全鄉種植辣椒18450畝(其中:冬早辣椒0.9萬畝、訂單949畝),產量達170萬公斤、產值2500萬元、戶均收入5000元。
2007年末,全鄉實現生豬存欄21584頭、出欄13660頭;大牲畜存欄10106頭、出欄1707頭;家禽存欄95210隻、出欄140146隻;肉類總產量1685噸,投放扶持貸款56.77萬元,推廣牛人工授精配種237頭,劣質公牛去勢193頭。全年實現畜牧業總產值1800萬元、戶均3600元。

基礎設施

乾河鄉政府駐地在國道323線旁,鄉村公路貫通全鄉四個村民委,鄉政府駐地為縣城2路公車終點站,全鄉有52個自然村通汽車,通車裡程97公里,但60%屬晴通雨阻狀態,“硯平”高速公路過境6.37公里。全鄉55個自然村通電,通電率為100%,有3850戶飲用井水,有1900戶還存在飲水困難(分占農戶總數77.9%和38.4%),擁有電視機農戶3110戶,安裝有線電視的農戶有1860戶(分別占總農戶數的62.9%和37.6%)。全村範圍內通行動電話的有19個村寨,部分位置通移動和聯通的有17個村寨,有1950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其中有1000戶擁有行動電話(分別占農戶數的39%和20%)。全鄉共裝有固定電話965部,行動電話2108部。
全鄉有3個農村集市。共擁有汽車30輛,農用運輸車95輛,拖拉機105輛,機車850輛。耕地有效灌溉面積5209.7畝,有效灌溉率為18.64%,其中高穩產農田地面積4608.7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21畝。全鄉建有沼氣池農戶1850戶有沼氣池1464口;裝有太陽能農戶20戶;建有小水窖2392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741戶。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141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143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356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其他結構住房的農戶79戶。
全鄉建有小水窖2392口,沼氣池1464口,有小一型水庫1座,小二型水庫3座,小壩塘29座,總庫容量840萬立方米,灌溉面積233.2公頃,其中:紅舍克小(一)型水庫主壩高15米,長220米,輔壩長150米,占地面積60公頃,庫容量722萬立方米,灌溉面積192公頃,12個自然村1200多戶受益。公革河過境本鄉乾河、卡吉兩個村民委,公革河攔河引水灌溉近133.33公頃,10個自然村受益。但全鄉55個村組中沒有一個村組喝自來水

農村市場

全鄉共建有3個農村集市,所建集市雖然規模較小,但在一定程度上為本鄉民眾及周邊民眾的農產品交易創造了條件,有效地解決了民眾農產品“賣難”問題,農村集貿市場的功能作用得到顯著發揮。

人口衛生

全鄉有4個村委會,55個村民小組,常住人口26922人(2017年),主要居住著彝、壯、漢、苗、瑤五種民族,全鄉有鄉級衛生院1所(另在原乾河村民委駐地設一個分所),村委會衛生所5個,鄉村醫生9人。乾河鄉衛生院占地面積1036平方米,有醫生10名,目前衛生院主要以外科、內兒科、婦產科為主,全鄉民眾看病主要以村衛生所、鄉衛生院為主。

文化教育

全鄉共有學校33所,其中:中學1所,完小12所,初小12所,教學點8個;共有教職工235人,其中:中學65人,國小170人。在校學生數4202人,其中:中學1232人,國小2970人。中學共有三個年級22個教學班,國小共有119個教學班,2007年就爭取資金80多萬元,完成了布標希望國小和龍畢希望國小建設項目,投資100萬元的中學綜合樓項目建設已通過縣級初步驗收,將極大地改善中學的辦學條件。
全鄉設有科技文化活動室7個;業餘文娛宣傳隊48支。全鄉各族人民民眾民風淳樸,熱情好客,通過自編自演在豐富多彩的文藝節目,多形式地、多方面的進行自娛自樂,極大的豐富了人民民眾的業餘文化生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