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欄穿斗木樓是樓居式民居的典型代表,它集中分布在西南亞熱帶地區的少數民族山區。這種樓居形式把樓居的空間形態和組合,依山就勢的支撐、懸挑和錯層以及木構件的卯榫技術推向了極高的水平,它和少數民族具有鮮明個性的民族、民俗文化相結合,體現了豐蘊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乾欄穿斗木樓
- 起源地區:西南亞熱帶地區
- 特點:穿斗式構架
- 所屬:樓居式民居
建築簡介,建築特點,乾欄式木樓,現代乾欄式木樓,古代乾欄式木樓,穿斗式建築,
建築簡介
乾欄穿斗木樓是樓居式民居的典型代表,它集中分布在西南亞熱帶地區的少數民族山區。這種樓居形式把樓居的空間形態和組合,依山就勢的支撐、懸挑和錯層以及木構件的卯榫(卯榫:卯眼和榫頭,中國傳統木建築和家具構件相互連線的方式)技術推向了極高的水平,它和少數民族具有鮮明個性的民族、民俗文化相結合,體現了豐蘊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
乾欄穿斗式:穿斗式構架為中國古代建築木構架的一種形式,這種構架以柱直接承受檁條,沒有梁,又稱為“立貼式”。
乾欄穿斗式:穿斗式構架為中國古代建築木構架的一種形式,這種構架以柱直接承受檁條,沒有梁,又稱為“立貼式”。
建築特點
傳統的典型乾欄穿斗木樓全身是木,木構架、木檁椽、木板牆、樹皮瓦,連線處用榫頭穿卯眼,甚至沒有一根鐵釘、一件鐵鉤。房屋平面呈矩形,屋頂為雙坡大“懸山式”(懸山式:懸山也叫“挑山”,是前後成兩坡而桁檁突出在山牆之外的屋頂;坡是指從側面看為人字型的兩片屋頂),架空兩至三層,家家戶戶多沿山坡密集聚合。雲南的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自治州民居,則是大量使用毛竹的竹木混合構架的乾欄竹樓,其不同處是竹材連線多用棕繩、藤條綁紮;屋頂稱為“孔明帽”並有燕尾狀的“千木”,是一種類以“歇山式”(歇山式:歇山式屋頂由前後兩個大坡檐、兩側兩個小坡檐及兩個垂直的等腰三角形牆面組成;天安門城樓就運用了重檐歇山屋頂)四坡大屋頂。這一地區的景頗族、基諾族、哈尼族等也多沿用竹樓,在架空層的高低、是否搭配土坯、萱草、瓦頂等建築材料以及圖騰供奉上則大同小異。雲南的竹樓寨還有一些與眾不同之處,如傣寨寨寨有水井,井台刻意裝飾,甚至有井亭及守護的石雕神獸;傣家人人勤洗浴,有“寧可食無好肉,不可居無好水”之說,重視水源質量是當地一種良好的生活習俗。又如哈尼族的寨門常以樹幹搭成門框狀置於入寨大路之中,橫木上覆以獸皮,逐漸演變成鳥形雕刻。日本學者鳥越憲三郎先生經過大量考證斷定:日本傳統建築的“鳥居”(鳥居:一種牌樓式門,常設於通向神社的大道上或神社周圍的木柵欄處)牌坊以及日本民居屋脊的“千木”都源自雲南。此外川西南峨嵋山地區,重慶地區以及湘西鳳凰一帶山地、濱水地區的“吊腳樓”,台灣阿里山區曹族和台東卑南族的“圓竹樓”等,就其營造淵源和民居基本構架、空間理念來說,大體也是樓居式的另類模式。
乾欄式木樓
現代乾欄式木樓
居住在壩區和城鎮附近的壯族,其房屋多為磚木結構,外牆粉刷白灰,屋檐繪有裝飾圖案。居住在邊遠山區的壯族,其村落房舍則多數是土木結構的瓦房或草房,建築式樣一般有半乾欄式和全地居式兩種。乾欄,也叫木樓、吊腳樓。壯、侗、瑤、苗、漢都有。多為兩層。上層一般為3天間或5開間,住人。下層為木樓柱腳,多用竹片、木板鑲拼為牆,可作畜廄,或堆放農具、柴火、雜物。有的還有閣樓及附屬建築。一般乾欄都依山傍水,面向田野,前景開闊,採光也好。一個寨子一個群落,整體肜去,既雄偉又壯觀。有些村寨,家家相通,連成一體,就像一個大家庭。居室格局,各族自有特點。龍勝縣龍脊鄉壯族乾欄,以神龕為中心,神龕後面,居中是家公住房(以女主人為中心),左角是家婆住房,有小門與家公房相通。主婦房在右角。丈夫房在廳堂右側外。客房在前庭左角,姑娘房在右角樓梯旁,便於她們與小伙子們交往。這種布局的最大特點,是夫妻異室,沿襲了古俗。現在的乾欄,內部結構略有變化,但基本格局不變。壯族喜歡依山傍水而居。在青山綠水之間,點綴著一棟棟乾欄式木樓,這就是壯族人民的傳統民居。木樓上面住人,下面圈牲畜。無論是什麼房子,都要把神龕放在整個房子的中軸線上。前廳用來舉行慶典和社交活動,兩邊廂房住人,後廳為生活區。屋內的生活以火塘為中心,每日三餐都在火塘邊進行。
古代乾欄式木樓
河姆渡時期,人們的住房都是乾欄式建築(如右圖)。當時使用這種建築方式是為了防止水流進入屋內,而設計的。
穿斗式建築
中國古代建築木構架的一種形式,這種構架以柱直接承檁,沒有梁,原作穿兜架,後簡化為“穿逗架”
和“穿斗架”。
穿斗式架構不使用木樑,直接用木柱承檁(lǐn),檁上架椽(chuán)。構建穿斗式架構時,先確定屋頂所需檁數。然後,沿房屋進深方向依檁數立一排柱,每柱上架一檁,檁上布椽,屋面重量直接由檁傳至柱,再傳至地表支撐面。為保證多根立柱整體的穩定性,還使用了穿枋(fāng)和斗枋這兩種構件。每排柱子靠穿透柱身的穿枋橫向貫穿起來,形成一榀(pǐn)形構架。同時,每兩榀構架之間以斗枋連線,形成一個穩定的空間構架。從形態上看,穿斗式架構中的穿枋與抬梁式架構中的木樑很相似,但兩者功用卻非常不同,木樑起承重作用,而穿枋只起固定作用。
和“穿斗架”。
穿斗式架構不使用木樑,直接用木柱承檁(lǐn),檁上架椽(chuán)。構建穿斗式架構時,先確定屋頂所需檁數。然後,沿房屋進深方向依檁數立一排柱,每柱上架一檁,檁上布椽,屋面重量直接由檁傳至柱,再傳至地表支撐面。為保證多根立柱整體的穩定性,還使用了穿枋(fāng)和斗枋這兩種構件。每排柱子靠穿透柱身的穿枋橫向貫穿起來,形成一榀(pǐn)形構架。同時,每兩榀構架之間以斗枋連線,形成一個穩定的空間構架。從形態上看,穿斗式架構中的穿枋與抬梁式架構中的木樑很相似,但兩者功用卻非常不同,木樑起承重作用,而穿枋只起固定作用。
穿斗式木結構 在中國南方各地的建築中用得較多。它的基本組成構件是柱與穿枋(也稱穿)。穿斗式木結構是沿建築進深方向立柱,柱頭直接承檁(圖2[穿斗式木結構])。它與抬梁式木結構的主要區別在於:①柱頭直接承檁,無須通過梁傳遞荷載,故比抬梁式承載力高;②落地柱較多,柱距較密;③一縫房架中柱與柱之間由貫穿柱身的穿枋聯成一個整體。穿斗式木結構的立柱,沿進深方向自前後向中心(脊部)逐漸增高,以構成與抬梁式木結構相似的曲線形屋面。在穿斗式木結構中,由於立柱所承受的荷載遠比抬梁式結構的立柱小,因而柱徑也相應縮小,這就發揮了小直徑木料的作用,不僅用料經濟而且體態也比較輕盈。但柱徑的縮小加大了柱的長細比,所以沿柱身要設定層層穿枋,並藉助平行於檁下的牽子和上面鋪裝的閣板,保證柱的軸向穩定。因穿枋主要是起聯繫的作用,所以本身尺寸都不大。穿斗式結構也是在兩縫房架之間,安設檁條組成間。它的不足之處是用料纖細,難於承受厚重屋面的荷載,因而在中國北方很少使用。更因落地柱較多,難於構成較大的完整空間。為此,在中國南方可以看到另一種做法,即在同一座建築中,中間用抬梁式結構,兩端用穿斗式結構,以滿足較大室內空間的要求。
井幹式木結構 用原木(或方木)疊垛而成的結構,大多將原木經簡單加工,縱橫疊垛,形成一個矩形空間。這種結構形式不僅在中國有,在森林資源豐富的國家也可見到。中國早在距今三千多年的商朝墓葬中就發現有井幹式木槨(即套棺)的使用,雲南一帶發現的漢代器物紋飾中,也可見到這種結構形式。據記載,漢武帝時在宮苑中曾建有高大的井幹樓:“襻井幹而未半,目旋轉而意迷”的描述,說明井幹式結構在中國有不少於三千年的使用歷史,直到今天,在產木地區仍有使用。
中國古代木結構除廣泛用在宮殿、廟宇、民居等各種低層建築外,還用來建造多層或高層的崇樓巨閣。早在春秋時已有重屋的建造,在出土文物中戰國時期的銅器上可以看到不少雕刻有二層、三層的建築圖案。秦、漢朝以來多層樓閣有所增加,北朝時期樓閣式木塔的建造,盛極一時,其中最著名的是北魏熙平年間建造的洛陽永寧寺塔。據《洛陽伽藍記》載:“寺中有九層浮圖一所,架木為之,舉高九十丈,有剎,復高十丈,合去地一千尺,去京師百里已遙見之。”而在《水經注》及《魏書》中,對這座塔的高度都記為四十餘丈,實際當時的四十丈即已超過100米,足以證明6世紀初,中國在高層木結構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可惜此塔建成不久,即焚於火。現存高層木結構實物,當以山西省應縣佛宮寺釋迦塔(見彩圖[佛宮寺釋迦塔(應縣木塔),是中國古代木結構,位於山西應縣,建於1056年]及圖3[釋迦塔結構])(習稱應縣木塔)為代表,塔身外觀五層,內有四個暗層,共為九層,高67米餘,平面呈八角形,建於遼朝清寧二年(1056年),結構採用內外兩圈木柱網,每層用梁、坊、斗組成平面網架,層層重疊而成,堅固異常,自建成至今,已有900餘年,並經歷多次地震的考驗,仍巍然屹立。
在中國古代木結構中,斗的使用和構件間連線的榫卯構造是十分獨特精巧的。
井幹式木結構 用原木(或方木)疊垛而成的結構,大多將原木經簡單加工,縱橫疊垛,形成一個矩形空間。這種結構形式不僅在中國有,在森林資源豐富的國家也可見到。中國早在距今三千多年的商朝墓葬中就發現有井幹式木槨(即套棺)的使用,雲南一帶發現的漢代器物紋飾中,也可見到這種結構形式。據記載,漢武帝時在宮苑中曾建有高大的井幹樓:“襻井幹而未半,目旋轉而意迷”的描述,說明井幹式結構在中國有不少於三千年的使用歷史,直到今天,在產木地區仍有使用。
中國古代木結構除廣泛用在宮殿、廟宇、民居等各種低層建築外,還用來建造多層或高層的崇樓巨閣。早在春秋時已有重屋的建造,在出土文物中戰國時期的銅器上可以看到不少雕刻有二層、三層的建築圖案。秦、漢朝以來多層樓閣有所增加,北朝時期樓閣式木塔的建造,盛極一時,其中最著名的是北魏熙平年間建造的洛陽永寧寺塔。據《洛陽伽藍記》載:“寺中有九層浮圖一所,架木為之,舉高九十丈,有剎,復高十丈,合去地一千尺,去京師百里已遙見之。”而在《水經注》及《魏書》中,對這座塔的高度都記為四十餘丈,實際當時的四十丈即已超過100米,足以證明6世紀初,中國在高層木結構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可惜此塔建成不久,即焚於火。現存高層木結構實物,當以山西省應縣佛宮寺釋迦塔(見彩圖[佛宮寺釋迦塔(應縣木塔),是中國古代木結構,位於山西應縣,建於1056年]及圖3[釋迦塔結構])(習稱應縣木塔)為代表,塔身外觀五層,內有四個暗層,共為九層,高67米餘,平面呈八角形,建於遼朝清寧二年(1056年),結構採用內外兩圈木柱網,每層用梁、坊、斗組成平面網架,層層重疊而成,堅固異常,自建成至今,已有900餘年,並經歷多次地震的考驗,仍巍然屹立。
在中國古代木結構中,斗的使用和構件間連線的榫卯構造是十分獨特精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