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絲蟲病

乳房絲蟲病是血絲蟲寄生於乳房的淋巴管中,造成淋巴管阻塞而發生的絲蟲性肉芽腫。男女均可患病,但以女性居多,成年婦女的乳房淋巴管非常豐富,尤其是妊娠、哺乳乳腺,在性激素的作用下,體積變大,淋巴管擴張,為血絲蟲的寄生提供了更多的機會。本病以乳房結節為臨床特徵,有時不易與癌區別。

基本介紹

  • 英文名稱:breast filariasis
  • 就診科室:內科,外科
  • 多發群體:女性
  • 常見發病部位:乳房
  • 常見病因:血絲蟲
  • 常見症狀:單個或多個乳房結節或腫塊,輕微疼痛和壓痛
  • 傳播途徑:感染絲蟲的蚊子叮咬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鑑別診斷,治療,預防,

病因

感染了絲蟲的蚊子叮咬了人體皮膚後而致病。

臨床表現

乳房內可觸及單個或多個的結節或腫塊,腫塊多位於乳房外上象限,其次為中央區或外下象限。腫塊大小不一,直徑多在2~3cm左右,多位於皮下或表淺的乳腺組織內,常累及一側乳房早期質軟、移動尚好增長較慢,表麵皮膚輕度發紅,有輕微疼痛和壓痛,同側腋窩淋巴結腫大,個別還可並發急性化膿性乳腺炎。

檢查

1.靜脈血微絲蚴檢查
午夜行耳垂穿刺取血,塗厚、濕血片,鏡檢可找到微絲蚴。
2.免疫學檢查
有較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
(1)間接螢光抗體試驗  陽性率班氏絲蟲92.8%,馬來絲蟲99.1%。
(2)酶聯免疫吸附試驗  絲蟲抗體陽性率與微絲蚴陽性符合率為95%左右。
3.細針吸取細胞學檢查
乳房腫塊細針吸取細胞作塗片,鏡下常可見捲曲成團、蟲體結構不清的微絲蚴及乳腺上皮細胞嗜酸性粒細胞等成分。
4.乳房腫塊活檢
常在肉芽組織中見絲蟲體或微絲蟲幼蟲體,可明確診斷
5.乳房淋巴管造影
可見輸入淋巴管口較大輸出口較小。

診斷

有絲蟲病流行地區居住史,女性乳房外上象限的表淺、質地較硬的皮下結節,狀如象皮者應考慮到絲蟲性結節的可能。應詢問有無絲蟲病及乳房發炎史。男性偶爾可見本病,尚需注意,特別是在流行地區,對男性乳房腫塊,不能忽視本病的可能。

鑑別診斷

1.乳腺癌
(1)病史  乳腺絲蟲患者大都有絲蟲病流行區居住史。
(2)體徵  乳腺絲蟲病乳內腫塊雖可與皮膚粘連,但很少出現乳頭朝向改變和皮膚“橘皮樣”變。
(3)乳腺絲蟲病  血中、腫塊穿刺細胞檢查和病理切片可查到絲蟲微絲蚴,而乳腺癌細針穿刺細胞學及病理切片可見癌細胞。
2.乳房結核
(1)病因  乳房結核患者幾乎都有其他器官的結核史;乳房絲蟲患者都有絲蟲病流行區居住史。
(2)病理  乳房絲蟲患者較乳腺結核患者為多,在乳房病理組織切片中,前者可查到絲蟲或微絲蚴蟲體,而後者可查到典型結核結節或結核桿菌。
3.乳房脂肪壞死
(1)外傷史  乳房脂肪壞死多有外傷史,查體腫塊較硬,多與皮膚粘連,傷處可見褐色瘀斑。
(2)大體標本  乳房脂肪壞死大體標本切面觀,可見油囊及液化脂肪,沒有出血及絲蟲蟲體殘骸。
(3)病理  乳房脂肪壞死沒有嗜酸性膿腫,也沒有多量嗜酸性粒細胞浸潤及淋巴管病變。

治療

1.藥物治療
輕型患者以藥物治療為主,乙胺嗪有特效可殺死成蟲及蚴蟲,卡巴胂對成蟲有殺滅作用,可使乳腺結節消失。
2.手術治療
對結節仍不消失者,可行絲蟲結節單純切除術,術前套用乙胺嗪治療,可防止術後出現新的結節。

預防

絲蟲病在我國南方是四大寄生蟲病之一,通過蚊蟲叮咬傳播,和患者一起正常生活起居並不會導致感染該病。在絲蟲病流行區普查普治患者及帶微絲蚴的人,搞好防蚊、滅蚊工作,對預防絲蟲病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