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碗三行子”宴席上的菜,全部用九隻大小一樣的碗來盛,並要把九隻碗菜擺成每邊三豌的正方形.這樣無論從南北或東西方向看,都成三行,故名“九碗三行”。這種宴席不僅擺法有講究,而且上菜時.也有一定的規範程式。同時,因為它的歷史,民間也有“九碗三行子,實惠長面子”之說。“九碗三行子”中同樣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它不只是一道簡單的菜餚,九在人們心目中,是個吉利的數字,當平整的丈盤裡盛著九碗三行子端上來時,其實已涵蓋了人們最樸素的祈願:天下太平,這樣,菜餚中的文化味道也就隨著菜的香氣飄過來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九碗三行子
- 民族:回族
- 類型:宴席
- 屬性:九隻大小一樣的碗來盛
簡介,歷史及由來,特點,
簡介
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變遷,現在的“九碗三行子”已融入了各民族飲食的特點,但不管怎樣變,菜餚的內容花樣怎樣翻新,這道美味佳肴的擺法永遠都沒有改變過,人們吃的是秀色可餐的菜餚,品的卻是其樂融融的文化。
歷史及由來
盛唐中葉,伴隨著“茶馬互市”中穆斯林的頻繁往來,中國回族族群初步形成,中國回族清真飲食業也在唐朝初見端倪。其中,一部分回族在絲綢之路北道重要的連線點昌吉,形成了有自己民族特色的飲食文化,後來,又慢慢發展到了新疆的其它一些地方,各民族之間在進行文化與經濟交融的同時,清真飲食業也得到了充分發展。
清朝以後,許多內地的回族來到了新疆,為了生存,他們選擇進入了成本較低的飲食行業。開始在新疆大地上繁衍生息。這些能幹勤勞的回族人按照生活習俗,用麵粉、牛肉、羊肉不斷地演繹出了一些極具特色的風味小吃,比如:燙麵餅子、油香、蔥油香、拉條子、湯揪片、牛肉麵、涼皮子、火燒、“九碗三行子”等,多的時候有六七十種。“九碗三行子”也就從那個時候慢慢流傳開了。
最早的時候,“九碗三行子”一般出現在回族人的節日、婚喪嫁娶時等一些重要活動的家宴上,是回族飲食文化中的代表之作。雖說是九碗菜,但實際上只有五種菜品:丸子、燜子、黃燜肉、夾沙肉,最後是中間擺放的一份水菜(湯)。後來,“九碗三行子”慢慢從家宴走進了一些回民開的清真飯館裡,這也意味著“九碗三行子”開始走向市場,但因為這道佳肴吃起來程式比較繁瑣一些,人們不太習慣,“九碗三行子”宴曾淡出過人們的餐桌。改革開放後,在一些老顧客的要求和遊客們的尋找建議下,“九碗三行子”又重新走上了人們的餐桌,只不過,現在的“九碗三行子”已不像以前的了,除了在原料上有不少改進外,有些大師傅在做菜時還增加了蒸南瓜、燒椒麻雞、酸辣魚、燒羊排等花樣,甚至“素”的“九碗三行子”也出現了,而且盛菜的碗大多數都變成了盤子,有的盤子周圍還點綴一點雕花,無論從吃的種類上來說,還是從裝菜的器具上看,都更適合現代人飲食的需求了
特點
正宗回族宴席的主食有花捲、饃饃、米飯和油香(辦喜事時不可用油香)。客人入席後,先要上小麻花、油果、方塊糖之類的點心和糖果,並要請客人喝茶。這種做法,其目的是讓遠道來的客人先休息一下、喘口氣,再則讓客人們互相認識一下。並聊聊天、活躍氣氛稍稍休息後,便開始上“九碗三行子”的菜。九碗菜是同時在大蒸籠里蒸的,所以上萊速度很快,一兩分鐘內即可上齊,客人對每道菜都能吃上熱的。由於九碗菜都不過油,選料精細,所以吃起來不膩人,且爽口,另有一番風味。做“九碗三行子”的宴席,事先要做充分的準備工作,要根據客人的多少,準備足夠的肉和菜,並在大籠里蒸,所以“九碗三行子”上菜速度快,二十到三十桌客人可在十幾分鐘同時就餐,這就大大減輕了主人的勞作,同時,客人也十分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