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靈貓
拉丁學名:Viverra zibetha
英文名:Large Indian civet
俗名麝香貓、九江狸、九節狸、靈狸,屬於靈貓亞科靈貓屬一種。大靈貓體長60~80厘米,尾長40~51厘米,體重6~10千克。頭略尖,額部相對較寬,趾行性。體基色棕灰,體斑黑褐色。頸側和喉部有3條波狀黑色領紋,其間夾白色寬紋。腹毛灰棕無斑紋,四足黑褐,尾具5~6條黑白相間色環。肛門下方具芳香腺囊。
大靈貓生性機警,聽覺和嗅覺都很靈敏,善於攀登樹木,也善於游泳,為了捕獲獵經常涉入水中,但主要在地面上活動。每胎2~4仔,發情期多集中在每年的1~3月份,懷孕期為70~74天,每年的4~5月份為產仔高峰期。
大靈貓因為貿易或作為醫藥成分被捕獵,環境污染等原因而導致數量急劇減少,被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併入選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Ⅲ。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大靈貓
- 拉丁學名:Viverra zibetha
- 別稱:香貓、九江狸、九節狸 、靈狸、麝香貓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 綱:哺乳綱 Mammalia
- 亞綱:真獸亞綱 Theria
- 目:食肉目 Carnivora
- 亞目:裂腳亞目 Fissipedia
- 科:靈貓科 Viverridae
- 亞科:靈貓亞科 Viverrinae
- 屬:靈貓屬 Viverricula
- 種:zibetha
- 分布區域:中國、印度尼西亞、印度、孟加拉、不丹、錫金、尼泊爾等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生長繁殖,棲息環境,分布範圍,所屬亞種,種群現狀,保護級別,保護方法,致危因素,保護措施,
形態特徵
大靈貓體形細長,比家貓大得多,大小與家犬相似,成年體重6~10千克,體長60~80厘米,最長可達100厘米。頭略尖,耳小,額部較寬闊,吻部稍突,前足第三、四趾有皮瓣構成的爪。體毛為棕灰色,帶有黑褐色斑紋,口唇灰白色,額、眼周圍有灰白色小麻斑。背中央至尾基有一條黑色的由粗硬鬃毛組成的縱紋,頸側和喉部有3條顯著的波狀黑領紋,其間夾有白色寬紋,腹毛淺灰色。四肢較短,黑褐色,尾長超過體長的一半,尾具5~6條黑白相間的色環,末端黑色。
大靈貓的雄獸在睪丸與陰莖之間,雌獸在肛門下面的會陰部附近都有一對發達的囊狀芳香腺,雄獸開啟的香囊呈梨形,囊內壁的前部有一條縱嵴,兩側有3-4條皺褶,後部每側有兩個又深又大的凹陷,內壁生有短的茸毛;雌獸開啟的的香囊大多呈方形,內壁的正中僅有一條凹溝,兩側各有一條淺溝。香囊中縫的開口處能分泌出油液狀的靈貓香,起著動物外激素的作用。
生活習性
大靈貓生性孤獨,喜夜行,生性機警,聽覺和嗅覺都很靈敏,晝伏夜出、行動敏捷、聽覺靈敏,性狡猾多疑,故稱狐狸貓。白天隱藏在灌叢、草叢、樹洞、土洞、岩穴中,晨昏開始活動,常在森林邊緣、農耕地附近、溝谷、甚至居民點附近覓食,兩三小時後又回到棲息地。除繁殖期外,基本上營獨。其善於攀登樹木,也善於游泳,為了捕獲獵物經常涉入水中,但主要在地面上活動。在活動區內有固定的排便處,可根據排泄物推斷其活動強度。遇敵時,可釋放極臭的物質,用於防身。捕獵時多採用伏擊的方式,有時將身體沒入兩足之間,像蛇一樣爬過草叢,悄悄地接近獵物,突然衝出捕食。
大靈貓有種特殊的定向本領,這是靠囊狀香腺分泌出的靈貓香來指引的。它在活動時,凡是棲息地內的樹幹、木樁、石棱等沿途突出的物體,都會用香腺的分泌物經常塗沫,俗稱“擦樁”,這種擦香行為起著領域的標記作用,也對其他同類起著聯絡的作用。當它獲得食物或遇到敵害後,就能以最快的速度循著留下的標記所指引的路線準確地返回洞穴。這種分泌物的特點是,氣味揮發性強,存留時間久,正好適合大靈貓在離洞穴一定距離的地方,或者空間有植物障礙,以及相隔時間長一些的情況下得到信息。
生長繁殖
大靈貓是季節性繁殖的動物,野生大靈貓出生13—15月齡時,就可達到性成熟,人工養殖條件下,一般在2歲左右才達性成熟。雄性體重達到6千克以上,雌性約5千克時,才具有繁殖能力。大靈貓每胎2~4仔,發情期多集中在每年的1~3月份,懷孕期為70~74天,每年的4~5月份為產仔高峰期。
棲息環境
分布範圍
所屬亞種
拉丁學名 | 中文名 | 命名人及年份 |
---|---|---|
Viverra zibetha zibetha | 大靈貓指名亞種 | Linnaeus,1758 |
Viverra zibetha undulata | 大靈貓波紋亞種 | Gray,1830 |
Viverra zibetha melanura | 大靈貓黑尾亞種 | Hodgson,1842 |
Viverra zibetha orientalis | 大靈貓東部亞種 | Hodgson,1842 |
Viverra zibetha ashtoni | 大靈貓華東亞種 | Swinhoe,1865 |
Viverra zibetha filchneri | 大靈貓菲爾希納亞種 | Matschie,1908 |
Viverra zibetha picta | 大靈貓印緬亞種 | Wroughton,1915 |
Viverra zibetha pruinosa | 大靈貓馬來亞種 | Wroughton,1917 |
Viverra zibetha sigillata | 大靈貓大印亞種 | Robinson & Kloss,1920 |
Viverra zibetha surdaster | 大靈貓印度支那亞種 | Thomas,1927 |
Viverra zibetha expectata | 大靈貓希望亞種 | Colbert & Hooijer,1953 |
Viverra zibetha hainana | 大靈貓海南亞種 | Wang & Xu,1983 |
種群現狀
20世紀50年代中國大靈貓的資源估計超過20萬隻,後經長期過度捕殺,種群數量逐年迅速下降,至20世紀80年代國中國大靈貓的自然種群不足2萬隻,至20世紀90年代初,浙江、江西、安徽南部、貴州等地已十分罕見,大靈貓種群在我國已面臨瀕危。
2007年江西齊雲山自然保護區獸類資源調查與分析表明大靈貓為稀有種。
在中國以外即使是在狩獵非常嚴重的寮國,也能偶爾被發現;在高棉、越南和緬甸,它是相機追蹤到最常見的哺乳動物;然而,在其他一些地區它已經大範圍滅絕,種群趨勢下降。
保護級別
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級別:二級;
瀕危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Ⅲ。
保護方法
致危因素
1、過度捕殺:大靈貓的毛被厚而密,使用底絨,染色後可製作衣領、帽子等。靈貓香是貴重的香料,也可入藥。因此每年捕獵量都超過種群增殖量;
2、棲息地及灌叢、草叢生境多開墾種植作物、果、茶林,使其活動範圍大為縮小;
3、劇毒滅鼠藥物的使用,致使野生小型食肉類二次中毒。
保護措施
- 全面調查中國靈貓科動物的現狀並制訂保護對策和行動計畫,加強對資源利用的合理性和可持續性的管理;
- 嚴格禁用氰化鉀及爆炸物捕獵各種食肉動物;
- 必要時得考慮禁獵若干年以確保資源的恢復;
- 建立國家級及省級自然保護區,如江西石城雞公山保護區、河南雞公山自然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