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姓回鶻可汗碑

九姓回鶻可汗碑

九姓回鶻可汗碑全稱“九姓回鶻愛登里羅汨沒蜜施合毗伽可汗聖文神武碑”,用漢文、粟特文、突厥文三種文字刻寫的三體石碑。此碑位於蒙古共和國前杭愛省鄂爾渾河畔哈剌巴剌沙袞地區,即回鶻故城鄂爾都八里、蒙古故城哈剌和林附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九姓回鶻可汗碑
  • 文字:漢文、粟特文、突厥文
  • 發現地:今蒙古國杭愛省
  • 發現時期:19 世紀末
簡介,詳細內容,建造歷史,碑文,

簡介

回鶻汗國時期的碑刻 。19 世紀末發現 於今蒙古國杭愛省的哈拉巴勒嘎斯城址內。碑文包括漢文突厥文和古回鶻文。主要記述回鶻汗國建國後至保義可汗在位時(808~821)的史事、 與中國唐朝關係及摩尼教傳入回鶻的情況,回鶻與唐保持著軍事、政治上的密切關係 ;摩尼教於 7世紀由昭武九姓國人傳入回鶻
該碑銘是研究早期回鶻史的重要材料。

詳細內容

碑立於唐憲宗元和九年(814),發現時已經碎成 20 多塊,文字損毀嚴重。碑高約 352或 360 厘米,寬 176 厘米,厚 70 厘米,轉角處寬約 5.5 厘米。漢文直書,刻於石碑正面左側,正面 19 行,左轉角 1 行,碑左側面估計還有 14,共約 34 行,每行約 78 或 80 字;粟特文直書,刻在碑正面右側,正面 27 行,右轉角 1 行,碑右側面估計尚有 17 行,共約45 行;突厥文橫書,刻在碑陰,大約 116 行,每行約 70 或 75 字。1889 年俄國探險隊雅德林采夫(N. M. Yadrintsev)發現此碑,並盜走兩塊。1890 年芬蘭考察隊海開勒(H. Heikel)光顧此碑,並拍攝了碑文。1891 年俄國再次派出拉德洛夫(W. W. Radloff)率領鄂爾渾考察隊製作出新的拓本。翌年,俄國駐華公使把這一新拓本送交清朝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請求考釋和林三碑(闕特勤碑、毗伽可汗碑、九姓回鶻可汗碑)。
洪鈞將此交予在此任職的沈曾植,沈曾植撰寫跋文,此即“總理衙門書”,是此碑的早期研究。隨後荷蘭學者施古德(G. Schlegel)、德國學者繆勒(F.W. K. Müller)、漢森、法國學者沙畹、伯希和、日本學者安部健夫、羽田亨等分別進行了解讀,。中國方面即沈曾植之後又有李文田羅振玉王國維等人的進一步研究。近些年來,美國學者哈密頓,尤其是日本學者森安孝夫、吉田豐對石碑碎片及其各國拓本做了全面的整理復原和系統研究。石碑的不同拓本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和圖書館,可參考林梅村、陳凌、王海誠的《九姓回鶻可汗碑研究》。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央民族大學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和天津歷史博物館都存有石碑的拓片。據碑銘漢文的銘刻,立碑者為回鶻內宰相頡於伽思,漢文的撰寫人為伊難主和莫賀達乾。據學者們的研究,此碑記述回鶻汗室先世葛勒可汗(747-759 在位)、牟羽可汗(759-780
在位)協助唐朝平定安史之亂的功勳;牟羽可汗從中原引入摩尼教,回鶻人改變了舊的薩滿教信仰,摩尼教遠播漠北,西達天山;回鶻保義可汗(808-821 在位)出兵西域,與吐蕃展開鬥爭,協助唐王朝保衛北庭(今新疆吉木薩爾)、龜茲(今新疆庫車)。此碑是唐與回鶻友好關係的見證。

建造歷史

為中國古代漠北回鶻政權第九世愛登里羅汨沒蜜施合毗伽可汗(譯意為“天賜福神武智慧可汗”,唐朝封號為“保義可汗”)在位時(808~821)所立的紀念碑。
此碑立於唐元和九年(814),到清光緒十六年(1890),始由芬蘭民族學家、考古學家A.O.海凱勒在蒙古旅行中於漠北唐代回鶻首府喀喇巴喇哈遜(黑虎城)附近柴達木河畔附近發現,首先刊印在1892年由他編纂的《一八九零年芬蘭考古隊所集鄂爾渾碑文》中。

碑文

碑文分別用粟特文、突厥文漢文3種文字銘刻。因年代久遠,碑銘面損壞甚重,保留下來的字數較少,特別是碑陰粟特文的一面剩下僅半塊稍多點,突厥文部分也僅保留三角形似的一小塊;而碑陽漢文部分則保存的比較完整,所以它對研究回鶻民族的歷史具有重要價值。據碑銘漢文銘刻,立碑者是回鶻內宰相頡於伽思,漢文撰寫人為伊難主和莫賀達乾。
漢文碑面發現時已碎為8段,碑銘現存22行,其主要內容:
①追敘回鶻汗室先世葛勒可汗(747~759)、牟羽可汗(759~780)參加平定唐朝安史之亂的功勳。
②頌揚牟羽可汗從中國內地傳播摩尼教於回鶻地區,使回鶻人改變了舊的薩滿教的信仰,新的摩尼教不但傳播漠北,而且西達天山,在長安、洛陽以及長江流域普遍地建立了摩尼廟。
③回鶻保義可汗出兵西域,與當時吐蕃展開鬥爭,以保衛北庭(今新疆吉木薩爾北破城子)、龜茲(今新疆庫車縣一帶),維護祖國的統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