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原

九原,典故名,義項頗多。主要有指九州大地,指春秋時晉國卿大夫的墓地,後泛指墓地;亦指九泉黃泉等。秦時有九原郡,現有包頭市九原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九原
  • 參考:《國語·周語下》
  • 詳細釋義:九州大地
  • 拼音::jiǔ yuán
基本信息,詳細釋義,

基本信息

詞目:九原
拼音:jiǔ yuán

詳細釋義

  1. 九州大地。
    《國語·周語下》:“汨越九原,宅居九隩。”
    南朝 宋 鮑照松柏篇》:“永離九原親,長與三辰隔。”
    孔尚任 《桃花扇·沉江》:“跨上白騾韉,空江野路,哭聲動九原。”
  2. 春秋時晉國卿大夫的墓地。
    禮記·檀弓下》:“趙文子與叔譽觀乎九原。”
    劉向 《新序·雜事四》:“晉平公過九原而嘆曰:‘嗟乎!此地之蘊吾良臣多矣,若使死者起也,吾將誰與歸乎?’”
  3. 泛指墓地。
    唐 皎然 《短歌行》:“蕭蕭煙雨九原上,白楊青松葬者誰?”
    前蜀 韋莊 《感懷》詩:“四海故人盡,九原新冢多。”
    史肅 《偶讀賈達之邀飯帖有感作詩哭之》:“一幅銘旌送哀輓,白楊蕭索九原風。”
  4. 九泉,黃泉。
    舊唐書·李嗣業傳》:“忠誠未遂,空恨於九原。”
    宋 蘇軾 《亡妻王氏墓志銘》:“君得從先大人於九原,余不能,嗚呼哀哉!”
    元好問 《贈答劉御史雲卿》詩之三:“九原如可作,吾欲起韓歐。”
    龔自珍 《乙酉除夕夢返故廬見先母及潘氏姑母》詩:“醒猶聞絮語,難謝九原心。”
  5. 秦郡,治九原(今包頭西),轄後套及伊克昭盟北部地。秦末為匈奴所占。
    秦置,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取匈奴河南地後置。治九原(今包頭市九原區麻池鄉)領九原、臨河(巴彥淖爾市臨河區新華鎮)2縣。轄境相當今內蒙古後套及其以東至包頭市,黃河南岸的伊克昭盟北部地。曾修築秦直道連線鹹陽和九原郡。秦末地入匈奴,郡廢。後漢又奪回,曰五原。今蒙古烏喇特、茂明安二旗之地。郡治故城在烏喇特旗東南境,漢朔方之東北,雲中之西,套北黃河東流處。即今內蒙五原縣也。(史記秦世家)武靈王攘地。西至雲中九原。(水經注)九原郡。漢武帝更名五原。其城南面長河,北背連山。(《史記·孝武本紀》:“上乃遂去,並海上,北至碣石,巡自遼西,歷北邊九原。五月,返至甘泉。”)
  6. 包頭市九原區,1999年設九原區。
    九原區是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的一個市轄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西部,北靠大青山,南臨黃河,九原區東與東河區相鄰,西與烏拉特前旗接壤。L形環繞包頭市區,面積734平方千米,人口22萬。轄1個蘇木、3個鎮、4個街道辦事處。郵政編碼014060。區人民政府駐沙河街道。是包頭市重點建設的新都市區所在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