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簡介,相關事件,軼事典故,史籍記載,暗鬥,思想對立,黨派,
簡介
之前在緒論里,筆者已經說過,擁立朝鮮中宗登基的功臣派在1519年發動的“己卯士禍”中剷除了以趙光祖為首的士林派。當時的士林派,可以說是真心倡導儒家學說、愛國忠君的士林。但就是這樣真正的士林派,卻在政治鬥爭中根本不是功臣派的對手。也因此從“己卯士禍”到“灼鼠之變”的十年里,朝廷依然牢固地把持在功臣派手中。
相關事件
隨著功臣派的沈貞派和世子派的金安老在朝廷里被剷除掉以後,朝廷的職位出現了大空擋。當時在朝廷中擁有極高地位的兩位國舅尹任(章敬王后之兄)和尹元衡(文定王后之弟)叔侄,為了增加自己的勢力,不得不拉攏士林派的力量,從而形成了“大尹派”和“小尹派”。得到外戚支持的士林派,通過在各地的“書院”慢慢培育新的人才。而“書院”本身從原先研究教育儒家學說的清明場所,逐漸墮落為腐敗政治勢力的聚集之處。
軼事典故
發生在1545年的“乙巳士禍”和“大尹派”下台的事件,讓廣大士林更了解到只有通過權勢才能達到進入朝廷的目的。因此,越來越多的士林派投身到“小尹派”的麾下,出賣了儒家思想真正的精神。而從文定王后停止垂簾聽政退居幕後開始,朝鮮明宗大王(1545——1567在位)扶植仁順王后沈氏的外戚家門“青松沈氏”。而青松沈氏也在各地拉攏士林的力量,對抗以文定王后和尹元衡為首的“坡平尹氏”的外戚勢力。被青松沈氏扶植拉攏的前輩士林,日後就轉變為西人黨的勢力。而被坡平尹氏利用拉攏的後輩士林,日後就轉變為東人黨的勢力。像那些真正尊重儒家精神的士林,如尹殷輔和李彥迪等人卻遭到了無情的排擠。
然而,文定王后、尹元衡和鄭蘭貞(尹元衡之妻)的專橫導致了天下百姓一致的排斥和牴觸,而扶植僧人普雨的勢力也令他們麾下的士林派產生反感。1565年文定王后薨逝後,仁順王后之弟沈義謙聯合尹元衡的門客金孝元等人,發動政變將尹元衡趕下台,更以毒殺正室夫人的罪名通緝尹元衡之妻鄭蘭貞。當尹元衡夫婦被百姓亂棒打死於街頭的同時,朝廷落到了以沈義謙和金孝元為首的兩股士林派的手中。
史籍記載
暗鬥
到了1575年,兩派的暗鬥終於發展到了公開的地步。兼任吏曹參議的沈義謙想給自己的弟弟沈忠謙一個吏曹銓郎的官位,而兼任吏曹正郎的人卻是金孝元。沈義謙的目的很清楚,就是要通過沈忠謙的力量,奪取金孝元的官位,把後輩士林派的勢力從擁有人事選拔權的吏曹當中給趕出去。金孝元也非常清楚,一旦批准了讓沈忠謙出任吏曹銓郎,那以後就很難再把吏曹給掌控住,更難取得人事選拔的大權,所以他就以“外戚干政”的理由,拒絕批准沈忠謙出任吏曹銓郎。“乙亥黨論”就此開始。
就為了這么一個看似很小官位,兩股士林派為了各自的利益公開鬥爭了起來,終於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由於金孝元住在漢城東部、沈義謙住在漢城西部,因此各自以他們兩人為中心,形成了東人黨(嶺南學派)和西人黨(畿湖學派)。根據他們對吏曹銓郎這一官職的爭奪來看,東人黨認為,朝廷官位的任職必須通過選拔,而西人黨認為,朝廷官位的任職可以通過上級官員的推薦。人事案,是東人黨與西人黨對立的首要矛盾。
思想對立
與此同時,朝鮮的兩位大儒學家李滉與李珥,因為對從中國傳來的程朱理學的不同解釋,發生了思想界的對立。李滉認為程朱理學的核心在於“主理說”,李珥則認為程朱理學的核心在於“主氣說”。這個思想界的對立很快就被朝廷的朋黨鬥爭利用。東人黨支持“主理說”,而西人黨則支持“主氣說”。從人事之爭很快發展到了思想之爭,令朋黨的影響力很快就深入到社會的各個階層。
黨派
但對於重大朝廷政事來說,無論是東人黨還是西人黨,一時之間都無法為所欲為,這樣就不能真正把對方給剷除掉。因此,兩大黨派需要在朝廷的其他高官間形成對立局面,拉攏他們成為兩黨骨幹成員。不久,東人黨共奉許曄為領袖,而西人黨共奉朴淳為領袖。許曄,1517——1580,本貫陽川,字太輝,號草堂;朴淳,1523——1589,本貫忠州,字和叔,號思庵。他們兩個與金孝元和沈義謙一樣,都是當年打倒尹元衡的士林派的骨幹成員,也保持著相衝突的政見。同時,許曄依靠著出使明朝的機會獲取了宗主國的大力支持,在朝廷里擔任司法機構的最高官職——大司憲;而朴淳也歷任了左議政、右議政和領議政等朝廷最高官位。由於他們的加入,東人黨和西人黨的勢力獲得了空前的提高,進一步發展到了左右朝政的地步。
年幼的國王宣祖,根本無力去制止兩大黨派的朝廷爭鬥。朝政就這樣因黨派鬥爭而荒廢,剛剛脫離坡平尹氏專政的朝鮮人民又迎來了黨爭這一無盡的傷痛。“乙亥黨論”宣告了朝鮮兩百多年的朋黨政治時代的開始,也預示著朝鮮王朝逐漸走上了衰敗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