乏燃料處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乏燃料處置  
  • 外文名:spent fuel disposal
反應堆中使用後卸出的核燃料實施的一種不可回取的處理(1987年,美國在“核廢物政策修正法”中把乏燃料處置改為“有監控,可回取”的方式)。早在1976年,美國以防止核擴散為由宣布停止對民用核電廠乏燃料的後處理,決定採用“一次通過”核燃料循環方式的直接處置。隨後,瑞典、加拿大等國對此做出了回響。到了20世紀90年代後期,芬蘭和德國也實施了該政策。
由於乏燃料與高效廢物有相同的釋熱率和最終相等的裂變產物含量,所以對兩者可以採用相同的處置庫設計。一般而言,處置庫安置在地表500m以下適宜的地質岩層中,採用由燃料棒包殼、回填材料、乏燃料容器、緩衝材料和地質圍岩組成的多重屏障隔離方法,使乏燃料中含有的各种放射性核素不應有危害量進入人類生物圈,以保護人類健康和環境安全。
目前,對乏燃料處置庫的選址、結構、乏燃料包裝、屏障及運輸通道等的設計尚無統一模式。美國、瑞典和德國的處置庫庫址及其結構見下表所示。
美國、瑞典和德國的乏燃料處置庫
庫址
美國內華達州尤卡(Yacca)山
瑞典阿斯波()島
德國戈爾勒本(Gorleben)
地質岩層
凝灰岩
花崗岩
鹽岩
庫深(m)
720
460
840~1000
庫結構
主巷道—支巷道(上、下兩層)
豎井-平巷-處置坑
與瑞典的相同
包裝
直徑1.8m,重125t多用途圓形罐
銅質容器
——
美國設計的主巷道—支巷道型結構分上、下兩層。主巷道與地面、層與層之間均有斜坡連線。乏燃料儲存容器置於有水泥底座的墊板上,在支巷道中央儲存。考慮到在處置後100年內的回取,容器周圍不加回填材料和緩衝材料,以便裝卸操作,也有利於散熱。瑞典採用豎井—平巷—處置坑型結構。平巷分主巷道和支巷道。乏燃料儲存容器通過豎井先運到主巷道,再經支巷道運入處置坑。容器周圍填充由膨潤土與黏土混合組成的緩衝材料。當一個支巷道內的所有處置坑都裝滿後,用膨潤土、黏土與砂土混合物把支巷道填滿。最後用相同材料把主巷道填滿。德國和加拿大的處置庫與瑞典的基本相同,唯加拿大的容器外包裝更為嚴密。在幾個儲存容器外增加一個外包裝,內充填緩衝材料,構成一道工程屏障。在外包裝與處置坑壁間加回填材料。
乏燃料處置的前景取決於防止核擴散政策的進程、後處理價格的變化和各國政治態度及環保政策的演變。在近期可能會有一些國家放棄後處理改為直接處置;但從長遠看,隨著核燃料資源的日漸貧乏,鈾價上漲,後處理的勢頭會上升,甚至把已處置的乏燃料回取出來進行後處理。
我國“十三五”將發布核電廠乏燃料處置規劃
2017年,國務院正式批覆《核安全與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三五”規劃及2025 遠景目標》(以下簡稱《規劃》。2017年3 月23 日,環保部舉行新聞發布會,對《規劃》進行解讀。
《規劃》明確提出,“十三五”時期編制和發布核電廠乏燃料處置規劃,推進乏燃料貯存和處理。依法明確核電廠乏燃料近堆乾法貯存設施的安全審評要求,加快乏燃料離堆貯存能力建設。加強乏燃料後處理產學研一體化頂層設計,建立保障機制,最佳化運行管理,積極推動大型商用後處理廠選址和建設,緩解核電廠乏燃料在堆貯存壓力。
我國也高度重視放射性廢物處理處置,“十二五”時期在全行業共同努力下,我國放射性廢物治理取得積極進展,由於多方面原因,目前,我國仍有一批放射性廢物尚未得到最終處理處置,主要原因是放射性廢物處理處置能力不足,與核工業發展速度不相適應。為了推動相關工作,《規劃》明確提出,加快放射性廢物處理能力建設,基本完成歷史遺留中低放廢液固化處理,處置一批中低放固體廢物,發布實施《中低水平放射性固體廢物處置場規劃》,開展5座中低放固體廢物處置場選址、建設,形成中低放固體廢物處置的合理布局,推進核電廢物外運處置。開工建設高放廢物地質處置地下實驗室。推進高放廢物地質處置場選址與場址調查,加快高放廢物處置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