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姓(么(姓氏))

么姓(姓氏)

么(姓氏)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么(yāo,也做“麼”,原本與“麽”的簡體字“么”無關)姓起源:么氏是起源較早的一個姓氏,南北朝的《姓苑》已有記載。在全國500個大姓排第420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么姓
  • 拼音:yāo
  • 出處:南北朝的《姓苑》
  • 遷徙分布:山東冠縣、河北唐山、北京通州
  • 排名:全國500個大姓排第420位
  • 名人示例:么純良、么從善
遷徙分布,歷史及現代名人,來源,

遷徙分布

現分布在山東冠縣、北京通州、 唐山漢沽管理區、丰南區 、河北大名縣館陶縣東三省、河北定州保定唐縣、南京浦口、新疆、河南、安徽靈璧縣等地。
郡望:等待補充
堂號:等待補充
山東么氏字輩,二十一世到二十五世為 子貴傳嘉廣
安徽么氏字輩,十五世紀到二十一世紀為 學、宗、開、榮、華、倫、常 已到常字輩要開始續族譜了。
遼寧大石橋么氏字輩,知中永克廣,鴻國殿廷恩,富貴長遵守,文明震乾坤。已有富字輩了,貴字輩也有可能已經有了。
全國么氏家族聚集村落
河北省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區王蘭莊鎮么家莊村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區尖字沽鄉尖字沽村
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新軍屯鎮唐家莊村
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王官營鎮田各莊村
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岔河鎮孫莊子村
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岔河鎮小稻地村
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豐潤區岔河鎮朱新莊村
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岔河鎮宋家口頭村
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白官屯鎮群仙觀村
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白官屯鎮西王莊村
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韓城鎮劉各莊村
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沙流河鎮大張屯村
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區漢沽管理區漢豐鎮么家鋪村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區韓城鎮劉各莊西村
河北省保定市唐縣北店頭鄉么家佐村
河北省保定市唐縣北店頭鄉東同龍村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東亭鎮東亭村
河北省保定市易縣梁格莊鎮婁亭村
河北省石家莊市元氏縣蘇陽鄉車汪溝村
河北省石家莊市元氏縣南佐鎮侯村龍王崗
河北省邯鄲市館陶縣房寨鎮北拐渠村
河北省邯鄲市館陶縣王橋鄉王橋村
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永合會鎮大油村
河北省廊坊文安縣蘇橋鎮界圍村
河北省廊坊市文安縣大柳河鎮西柳河村
河南省
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仰韶鄉西陽村四組
天津市
天津市薊州區官莊鎮北後子峪村村
天津市薊州區許家台鎮歇人廠村
天津市薊州區穿芳峪鎮肖莊戶村
天津市東麗區華明鎮貫莊子村
甘肅省
甘肅省武威涼州區永昌鎮南溝村
(黑龍江)
黑龍江省綏化市安達市昇平鎮擁護村
山東省
山東省聊城市冠縣東古城鎮北么莊村
山東省聊城市冠縣東古城鎮南么莊村
山東省聊城市冠縣東古城鎮東么莊村
山東省聊城市冠縣東古城鎮么安堤村
山東省聊城市冠縣東古城鎮曲莊村
山東省聊城市冠縣東古城鎮後辛莊村
山東省聊城市冠縣東古城鎮李才村
山東省聊城市冠縣東古城鎮後鄭疃村
山東省聊城市冠縣東古城鎮陳井村
山東省聊城市冠縣東古城鎮古城南村
山東省聊城市冠縣甘官屯鄉鄧官屯村
山東省聊城市冠縣梁堂鎮胡閆村
安徽省
安徽省宿州市靈璧縣楊疃鎮劉圩村
遼寧省
遼寧省錦州市北鎮市溝幫子丁家村

歷史及現代名人

么從善,山東分支么氏始祖,明洪武年間從山西洪洞縣遷於山東冠縣
么純良,河北唐山么氏分支始祖。
么桓,通志氏族略:明有么桓,江蘇無錫縣丞。
么謙,湯陰人,弘治中任通州學訓導。
么顯名,山東冠縣南么莊人,明代為海豐教喻、訓導。
么喜龍一級美術師。男,1950年出生。現任瀋陽市文史研究館副館長,瀋陽市文聯副主席,么氏書畫館館長。
么枕生,教授,國內外著名的氣候學家,我國統計氣候學的莫基人。在他65年的教學和科研生涯中,涉足氣候學各個領域,尤其辛勤致力於統計氣候學的發展,將統計學理論與氣候學結合起來,建立了統計氣候學。在大學設立氣候學專業。
么加利(1966~),男,博士、博士後、教授,西南大學教育學部教育學原理專業博士生導師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學分會教育哲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主要研究領域:教育原理、民族教育學、教育哲學、教育社會學。主要學術成果:在《教育研究》、《教育學報》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50餘篇。
么紅,瀋陽人,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中國歌劇院一級演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曾經在各類國家級和國際比賽中多次獲獎。
么志樓,男, 南海艦隊副司令員,曾任海軍湛江基地司令員,2004年12月任南海艦隊副參謀長,2008年12月任南海艦隊副司令員。海軍少將軍銜。
么永波,男,漢族,1965年7月生,吉林雙遼人,1986年8月參加工作,1995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內蒙古黨校經濟管理專業畢業,在職研究生學歷。現任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委書記。
么培珍(1858-1919),子品三,山東冠縣北么莊人,少將軍銜。歷任吉林鐵路交涉局總理、馬步全軍六營統領九十二標標統、第五混成旅旅長、吉江二省邊防總司令、延吉鎮守使等職務。

來源

黃帝長期居住姬水,以姬為姓,黃帝有“四妃”:正妃西陵氏女,曰嫘祖,生昌意次妃方雷氏,曰女節,生青陽;次妃彤魚氏,生夷鼓,一名蒼林;次妃嫫母,班在三人之下。’”史書記載,這四個妃子均居住開封一帶。黃帝共有有二十五個兒子,得姓十四人。其中有兩子為正妃嫘祖所生,長子為玄囂,次子為昌意。玄囂生子蟜極,蟜極生子帝嚳,其後帝嚳正妃姜嫄生一子,名姬棄,史稱后稷,為周族始祖.
其後周文王姬昌正妃太姒嫡生十子:依次為伯邑考武王發管叔鮮、周公旦、蔡叔度、曹叔振鐸、成叔武、霍叔處、康叔封、聃季載。其中二子武王姬發克商建立了周朝,人稱周武王。武王的同母弟第十弟季載是最小的一個,人稱“老么”,或“老季載”,季載後有封地“聃”,人又稱為“聃季載”,時武王薨,成王幼,他的四哥周公旦攝政七年,“視老季載有訓行”,與九哥康叔封一起被留在周王室。康叔封被任命為司寇,聃季載被任命為司空,“以佐成王治,皆有令名於天下”。聃季載後為周王朝修東都洛邑(今洛陽,時為西周陪都),逝後葬在了開封西部古陳留(今開封市陳留鎮),聃國後被鄭國所滅,其國都遺址被稱為“老丘”,或稱“聃丘”、“丹丘”,今在開封杜良鄉國度里村,含有“老聃廢都”之意,聃國被滅後,其後人以“聃、沈”(古時候聃與沈通用)或以“么”為姓,據《千家姓》記載,么姓的郡望在開封,為“老么”聃季載的後裔。也就是說,么氏族人為黃帝後裔,源於周朝,出於姬姓,是黃帝的後代,所以么氏為正宗的炎黃子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