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客觀相統一原則是中國刑法中的基礎性原則,有學者甚至將其稱之為支撐中國刑法理論的“阿基米德支點”。傳統刑法理論認為,主客觀相統一原則即主觀與客觀相統一的刑事責任原則,它的基本含義是: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追究刑事責任,必須同時具備主客觀兩方面的條件。但在司法實踐中它並不意味著在犯罪和刑罰方面要求面面俱到和平均主義,而是有偏重性的。主客觀相統一的偏重性是在犯罪和刑罰方面要求主觀惡性和社會危害性,報應和預防相統一的基礎上的進一步追問。認為在犯罪問題上,行為及其實害(客觀方面)起決定作用,強調社會危害性的本質特徵;在刑罰的問題上,行為人及其人身危險性(主觀方面)起決定作用,強調預防的正當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主客觀相統一原則
- 地位:中國刑法中的基礎性原則
- 立論基礎:在刑罰執行階段,由於個
- 刑罰的問題:行為人及其人身危險性(主觀方面
![主客觀相統一原則 主客觀相統一原則](/img/0/07c/nBnaukTMmJjMxkjYwEzN0IGOwczY1IGNxMTM4ADMxQ2YkhjZkNjZ5czYhN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