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即以陸相為主(可能包含非陸相夾層)的紅層(不限制紅層年代)發育的具有陡崖坡的地貌。目前該定義被大多數學者們接受,也可表述為“以陡崖坡為特徵的紅層地貌”。
丹霞地貌在我國廣泛分布,目前已查明丹霞地貌1005處,分布於全國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在熱帶、亞熱帶濕潤區,溫帶濕潤-半濕潤、半乾旱-乾旱區和青藏高原高寒區均有分布;最低海拔可以形成於東部的海岸帶,最高海拔可以出現在4000m以上的青藏高原上。但相對集中分布在東南、西南和西北三個地區。除中國外,在中歐和澳大利亞等地均有分布,其中中國分布最廣。1928年,馮景蘭等將構成丹霞山的紅色地層及粵北相應地層命名為“丹霞層”。1938年陳國達首次提出“丹霞山地形”的概念。1939年陳國達正式使用“丹霞地形”這一分類學名詞,以後丹霞層、丹霞地形(地形即地貌)的概念便被沿用下來。
基本介紹
發現過程,名稱起源,定義,定義爭議,基本特徵,丹霞地貌研究階段,初創階段,成型階段,大發展階段,國際化階段,分布區域,世界分布,中國分布,地貌特點,形成原因,申報遺產,申遺過程,命名來源,提名類型,遺產標準,提名選擇,申遺進程,榮譽,
發現過程
名稱起源
1928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地質學碩士學位的礦床學家馮景蘭,在我國廣東省韶關市仁化縣丹霞山注意到了分布廣泛的第三紀(6500萬年~165萬年前)紅色砂礫岩層。在丹霞山地區,厚達300~500米的岩層被流水、風力等風化侵蝕,形成了堡壘狀的山峰和峰叢、千姿百態的奇石、石橋和石洞。馮景蘭意識到這是一種獨特的地貌景觀,並把形成丹霞地貌的紅色砂礫岩層命名為丹霞層。而“丹霞”一詞源自曹丕的《芙蓉池作詩》,“丹霞夾明月,華星出雲間”,指天上的彩霞。
定義
自陳國達首次提出“丹霞地形”這一地貌名詞以來,學者們多關注其岩石特徵、地質構造、地貌形態等方面的研究,長期沒有討論起定義問題。直至1961年黃進才首次提出丹霞地貌的定義:丹霞地貌是由水平或變動很輕微的厚層紅色砂岩、礫岩所構成,因岩層呈塊狀結構和富有易於透水的垂直節理,經流水向下侵蝕及重力崩塌作用形成陡峭的峰林或方山地形。
1982年,素有“丹霞痴”之名的地理學家李見賢(黃進)發表了《丹霞地貌坡面發育的一種基本方式》,這是中國論述丹霞地貌的第一篇論文。這個時期正是中國旅遊業大規模發展的起始階段,丹霞地貌作為一種重要的旅遊資源,受到了來自社會各界越來越多的關注。
1983年《地質辭典》首先提出丹霞地貌定義,“指厚層、產狀平緩、節理髮育、鐵鈣質混合膠結不勻的紅色砂礫岩,在差異風化、重力崩塌、侵蝕、溶蝕等綜合作用下形成的城堡狀、寶塔狀、針狀、柱狀、棒狀、方山狀或峰林狀的地形。”
1990年代以後,隨著人們對丹霞地貌日益關注,對其概念和定義的討論逐步增多,在判別標準上也存在一定的分歧。
總體上,這些意見可以歸為三大類:寬口徑定義,主張凡是具有赤壁丹崖的地貌,不管由什麼岩石組成,都可稱為丹霞地貌;窄口徑定義,主張比照丹霞山,只有發育在白堊紀河湖相紅色砂礫岩之上的地貌才能稱為丹霞地貌;彭華提出折中定義,即以陸相為主(可能包含非陸相夾層)的紅層(不限制紅層年代)發育的具有陡崖坡的地貌。目前學者們大都傾向於折中定義,2011年彭華將其表述為“以陡崖坡為特徵的紅層地貌”。
近年的幾次國際會議上,有學者認為在國際推廣過程中,丹霞地貌的定義不宜限制太窄,可擴大到紅層地貌(P. Mi)
定義爭議
從此之後,不同的辭書、專家對丹霞地貌的定義達到20種以上,甚至同一位專家對丹霞地貌所下的定義在幾年之間也會發生很大變化。而這些定義中地不同之處若從岩石地貌學的角度來看,是屬於原則性的,各種定義彼此是不能合理共存的。岩石地貌中的關鍵因素是構成地貌的岩石類型,對於構成丹霞地貌的岩石來說,多數人主張是碎屑岩中的礫岩和砂岩,有的則認為還應包括火山碎屑岩、紅色碳酸鹽岩、淺變質岩,甚至有人主張只要是能形成赤壁丹崖群的紅色岩系就行。此外,關於構成丹霞地貌的岩石的成岩環境也沒有達成統一認識。多數人主張應該是陸相(即當時應是在河流或湖泊環境中)沉積的岩石,有人則認為應包括海相(即當時應是在海洋環境中)沉積的岩石,還有人提出:“凡紅色碎屑岩,不論它是陸相、海相、火山相(即是由火山活動所生成的岩石),只要形成丹崖赤壁的都稱丹霞地貌。”
在中國境內所發現的丹霞地貌幾乎全發育在不早於中生代(距今兩億多年前)的地層上,而且岩石的成分以陸相沉積為主(岩石是由當時的河流或湖泊沉積物所形成的,而不是在當時的海洋環境中形成的)。然而,隨著研究的範圍向全世界擴展,學者們發現,其他國家的丹霞地貌也有發育在更古老的地層或者海相沉積岩層中。於是,有的學者就建議放寬對紅色岩層的時間及成分限制,以利於把丹霞地貌的概念向全世界推廣。在早期對丹霞地貌的定義中,地貌的形態往往會被不厭其煩地描述,這樣的定義充分說明,丹霞地貌是有著許多曼妙優美的形態的,這種形態並不具有普遍性,因此可以把它們歸為一類地貌。然而,隨著研究丹霞的人越來越多,全國各地的丹霞地貌都有人去考察,在大量調查的基礎上,丹霞地貌的定義變得越來越簡潔和有概括性,再也不羅列具體的地貌形態了,而是把這些形態歸結為“以赤壁丹崖為特徵的一類地貌”(即有陡崖的陸相紅層地貌)。學者們規定“丹崖”的高度應大於10米,“丹崖”的坡度則應滿足懸崖坡的條件:55°至90°之間。高度和坡度低於上述標準的丹崖不能算是丹霞地貌,應歸入紅層丘陵山地中,這是劃分丹霞地貌與紅層地貌的界限。
對於構成丹霞地貌岩層的時代,學者們持有截然相反的見解。有人主張岩石地貌只有和構成它的地層的時代聯繫起來,而且限制在特定的層位才有對比意義,有人主張不應受時代限制,有人甚至認為把自己原來定義中的地層時代刪去代表著進步,認為只要是形成赤壁丹崖的紅色岩層就都可以被考慮進來。然而,在岩石地貌學中,岩石的時代是用來進行地球演化過程對比研究的必要條件之一,失去了時代限定的岩石地貌,其對地質學研究所能提供的參考階值就大打折扣了。在地貌形態上,多數人強調赤壁丹崖才算丹霞地貌,但也有人把拱門、巨丘、石蛋、石蘑菇、劣地、土柱林等劃入丹霞地貌,在這個問題上也沒有最終的結論。最後,對岩石的色彩討論也出了問題。所有丹霞地貌的定義都承認岩石是紅色的,但對色調並沒有定量標準,甚至有人認為某些灰白色岩層形成的陡崖也是丹霞地貌,因為它可能是由紅色退化而變成灰白色的。
基本特徵
紅色陡崖坡是丹霞地貌最重要的識別要素,不同形態和體量的陡崖坡組合成堡狀、牆狀、柱狀等各類丹霞地貌的基本坡面。在幼年期和青年期丹霞地貌區,大部分陡崖坡則構成峽谷的谷壁。
基本坡面形態
黃進(1982)把近水平構造的丹霞地貌基本坡面形態,自上而下分為三種類型:(1)受近水平岩層面控制的層面頂坡;(2)受垂直節理控制的陡崖坡;(3)崩積岩塊受重力作用形成的崩積緩坡。
產狀傾斜的岩層發育的丹霞坡面則表現為“頂斜、身陡、麓緩”三種坡面。
在一些構造比較強烈的地區,岩層的傾角可能達到60-90°,則層面可構成陡崖坡。
此後,劉尚仁、羅成德等對丹霞地貌有關的形態要素提出了一些量化標準,認為陡崖坡高度應大於10m,坡度大於55°或60°,以此作為判斷丹霞地貌的參考依據。但目前學者們對這一標準還存在著較大的爭議。因為一些老年化的丹霞或下切量不大的丹霞,可能會達不到上述標準。
丹霞地貌研究階段
丹霞在中國已經有80多年的研究歷史。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中國學者經歷了初創、成型和發展三個階段的研究,作為地貌學一個新領域的丹霞地貌研究已日趨成型。
初創階段
初創階段(1928-1949),將丹霞引入地球科學並引起人們關注始於20世紀20年代後期。1928年,中國第一代地質學家馮景蘭和朱翽聲在進行粵北曲江、仁化、始興、南雄等地的地質調查期間,將構成丹霞山的一套紅色岩系命名為“丹霞層”,發表了《廣東曲江仁化始興南雄地質礦產》一文,對丹霞層的岩性組合,所發育的地貌特點和形成原因等作了生動地描述:“深厚堅固相間互之塊狀砂岩與礫岩,侵蝕之後,絕崖陡壁,直如人造之堅固偉岸之堡壘,而不知其為天造地設也。……峰崖崔嵬,江流奔騰,赤壁四立,綠樹上復,真嶺南之奇觀也”。這是地質學家第一次描述丹霞盆地的岩石與地貌發育的關係,引起了學術界的關注,奠定了作為一類獨立地貌類型的認識基礎。
1935年,陳國達發表了《廣東之紅色岩系》一文,對紅色岩系形成的特殊地形進行了詳細的描述。1938年他發表了《中國東南部紅色岩層之劃分》,認為類似於丹霞山的奇特地形是判斷丹霞層的重要標誌,提出“南雄盆地邊緣江頭圩西北的紅色礫岩砂岩層,無特殊的丹霞山地形,故不是丹霞層”的論斷。1939年陳先生在《江西貢水流域地質》一文的附圖中正式使用了“丹霞地形”這一地貌專用術語,但對“丹霞地形”沒有作說明。以後丹霞層(演變為丹霞群、丹霞組)和丹霞地形(演變為丹霞地貌)的名詞便被學術界沿用下來。
1940年代,一批學者分別對丹霞層等中國南方紅層的地層、岩性、構造及地貌發育等方面進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與論述(陳國達, 1935,1938, 1940; 徐瑞麟, 1937; 馮景蘭, 1940; 曾昭璇, 1943; 吳尚時, 曾昭璇, 1946,1948)。標誌著丹霞地貌走上學術研究的舞台。這一階段關於丹霞的研究範圍主要限於中國東南部地區,開始了作為一種獨立地貌類型的學術研究,故被稱為初創階段。
成型階段
成型階段(1950-1990),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大規模的區域地質調查和綜合科學考察中,丹霞地貌的概念得到廣泛使用。曾昭璇1960年出版了《岩石地形學》,首次將紅層地貌作為獨立的岩石地貌類型進行了總結論述。黃進(1961)在編制廣東省地貌圖時把丹霞地貌作為一種獨立的地貌類型,並首次對“丹霞地貌”進行了定義。
“文革”期間,丹霞地貌的學術研究基本處於停滯狀態。“文革”以後,曾昭璇、黃少敏繼續探討中國東南部紅層地貌的發育和地貌特徵。1980年他們在《中國自然地理地貌》一書中 ,專題討論了中國紅層的分布、岩石學特徵、地貌發育過程和地貌形態特點,對以丹霞山為代表的我國南方主要丹霞地貌發育和地貌特徵作了系統總結。
到1982年,黃進總結了近水平紅層在濕潤氣候條件下坡面發育的基本方式和坡面特點。同時,各地學者也對河北(陳傳康, 1985; 趙佩心, 1988)、甘肅(張林源, 1981; 黃可光, 1987; 陳致均等, 1989)、福建(劉振中, 1984)、廣東(張竹賢等, 1986; 張長俊等,1986; 徐行等,1990, 周紅健,1990)、四川(張彥儒, 1988)等地的丹霞地貌及其利用開展了一定的調查研究。
此階段區域地質調查和綜合科學考察為丹霞地貌的研究積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對各地紅層的時代、層位界定有了更為科學的結論。曾昭璇等人的工作,總結了丹霞地貌研究的各個方面成果,使丹霞地貌的學術名詞得到了更廣泛的傳播與接受,作為一個獨立的地貌類型的學術研究已形成體系,開創了一個分支學科的新領域。
大發展階段
大發展階段(1991-2009),在1991年之前,丹霞地貌的研究處於個別的、零散的、具體問題研究階段。1990年黃進主持了第一個丹霞地貌研究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也開始了他的中國丹霞地貌的全面考察;在陳傳康和黃進等人的推動下,1991年在廣東丹霞山召開了第一屆全國丹霞地貌旅遊開發學術討論會,並成立了研究會,標誌著丹霞地貌研究進入大發展階段。從1990年代以來,黃進對全國近千處丹霞地貌進行了考察,並帶動各地學者開展了廣泛的調查和研究。
從1991-2009年,召開了11屆全國性的丹霞地貌學術研討會,出版了10本論文集,收錄會議論文,在其它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600多篇;各高校開始培養丹霞地貌研究生,完成碩士學位論文7篇,博士學位論文1篇。發表的論文相當於研究會成立前60年總和(65篇)的10倍。研究內容涉及到基本理論(定義、分類、特徵、沉積、構造、營力、發育機制)、研究方法(測年、岩石分析、應力分析、遙感、製圖)、歷史文化(丹霞地貌與宗教、崖刻、造像、古人類、岩墓、懸棺、古山寨的關係)、保護與利用(資源評價、規劃、保護、開發)和科普教育等(黃進, 1992, 1994, 1996; 彭華, 1998, 1999a, 1999b, 2002, 2003, 2006, 2007)。2006年,丹霞地貌第一次以專章的份量被寫入國家“十五”規劃教材《現代地貌學》(高抒等主編, 2006)。
由於以往丹霞地貌研究缺乏對外交流,國際上並不了解中國丹霞的研究狀況(彭華, 2007; Robert Young et.al., 2009)。1999年全國丹霞地貌湖南通道會議,提出10年內推動丹霞地貌走向世界的國際化目標,並提出了通過發表英文論文、出版英文著作、參與國際活動和申報國際品牌、召開國際會議等途徑尋求突破。2000年,在國際地貌學家協會(IAG)南京專題會議上,彭華提交了中英文對照版的《中國丹霞地貌及其研究進展》(彭華, 2000)並做了大會交流,讓國際同行對丹霞地貌有了初步了解並開始了小範圍的國際交流。2004年2月丹霞山以“丹霞地貌類”成功申報世界地質公園,“DanxiaLandform” 成為被國際地科聯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接受的概念,並在其官網上進行了介紹。之後,福建泰寧和江西龍虎山丹霞地貌區又先後成功申報世界地質公園。
2006年7月,第十屆丹霞地貌旅遊開發學術討論會提出了中國丹霞聯合申報世界自然遺產的倡議,12月官方正式啟動申遺論證。對於丹霞地貌學科發展來說,中國丹霞申遺的過程,也是推進丹霞地貌研究和進行國際推廣的過程,6省100多位國內專家參與了申報項目的基礎研究和文本編制;有30多位國際地科聯(IUGS)、國際地貌學家協會(IAG)和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知名專家考察了中國丹霞提名地和相關的代表性丹霞地貌區,召開各種類型和規格的國際討論會和論證會20多次。這些研究與交流,為2009年5月在廣東丹霞山召開第一屆丹霞地貌國際學術討論會奠定了基礎。
這個階段,丹霞研究在全國展開,呈現出空前活躍的發展局面;丹霞地貌成為當代中國地貌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和生長點,並直接或間接地服務於經濟建設,得到學術界與社會的高度關注。同時,中國學者逐步推動了丹霞地貌的國際研究與交流,為丹霞地貌走向世界做好了前期準備。
國際化階段
國際化階段(2009年以來),下近年來學界有一個共識,2009年是中國丹霞地貌研究走向世界的標誌年。
2009年是中國丹霞申遺的攻堅年。1月,中國政府將中國丹霞申遺資料正式提交世界遺產委員會,也就是說,中國丹霞申遺進入國際論證階段。如果沒有意外,中國丹霞世界遺產申報將提交到2010年的世界遺產大會進行表決。為了對中國丹霞申遺提供學術支持,2009年5月在丹霞山召開了第一屆丹霞地貌國際學術討論會,大會通過了“丹霞宣言”,肯定了中國學者在丹霞地貌研究方面的貢獻,呼籲對丹霞地貌的國際認同和開展國際對比研究,至此,作為一個獨立類型的丹霞地貌真正地引起了國際學術界的關注。在中國丹霞地貌研究80年後,這無疑是一個劃時代的跨越,掀開了丹霞地貌研究國際化階段的新篇章。
另一個重要的標誌是,2009年7月,在澳大利亞墨爾本召開的第七屆國際地貌學大會上,國際地貌學家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Geomorphologists, IAG)批准設立“IAG丹霞地貌工作組(IAG Danxia Geomorphology Working Group)”,明確標誌著丹霞地貌研究走上國際學術舞台。
此外,還有一個標誌,國際上權威的砂岩地貌專家,澳大利亞臥龍崗大學教授Robert Young等在他們的2009年新版《Sandstone Landforms》著作中,增加了對中國丹霞地貌的介紹。其中大量引證了中國學者對丹霞地貌的研究成果,尤其是介紹了丹霞地貌的主要理論成果和大量案例。這是外國學者首次引證和介紹中國丹霞地貌研究成果。
同時,經過近4年的努力,2010年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由6省7地組成的“中國丹霞”系列提名地被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這不僅是一個大系列項目的申報成功問題,而是實現了一個地貌類型的申遺,讓世界認同了在中國發展起來的一種地貌類型,是整箇中國丹霞學人的成功和榮譽,同時也並填補了世界遺產的類型空白。
鑒於上述一系列重大推進,2011年7月中國地理學會第十屆四次常務理事會批准設立“中國地理學會紅層與丹霞研究工作組”,也標誌著一直以來的民間學術組織被國家一級學會認同。
緊接著,中國的丹霞地貌學者們啟動了一系列重大活動。
2011年10月,在國際地科聯和國際地貌學家協會的支持下,又在丹霞山召開了IAG丹霞地貌工作組第一次會議暨第二次丹霞地貌國際學術討論會。會議通過了IAG丹霞工作組工作計畫,發表了《會議宣言》和《丹霞地貌全球研究倡議書》,提出了以中國的研究為基礎,啟動全球丹霞地貌研究,並逐步完善丹霞地貌的理論體系的工作重點。
2012年4月,IAG丹霞地貌工作組作為協辦單位,參與了在波蘭召開的第三屆歐洲砂岩景觀學術討論會的籌備,中國丹霞地貌學者做了主題報告,開展了丹霞與砂岩地貌對比討論。
從2011年開始,中國丹霞地貌研究形成向紅層地貌及紅層問題拓展的趨勢,在第二屆丹霞地貌國際會議上,國際專家也提出了拓展丹霞地貌研究範圍的建議。2013年,中國地理學會紅層與丹霞研究工作組正式完成組織形式的定型和研究領域的拓展,並得到國際地貌學家協會的認同,在2013年8月第八屆國際地貌學大會上,國際地貌學家協會批准原丹霞地貌工作組更名為“IAG紅層與丹霞地貌工作組”。這不僅是一個名稱的改變,而是把以往的地貌和景觀研究推向地下-地表-地上的一體化綜合研究,是地質-地貌-生態-土地問題的一體化創新拓展;體現了由景觀研究拓展到紅層區域的地質環境、地貌災害、生態安全和國土治理綜合研究,拓展了學科的發展空間。
2013年,中山大學牽頭的研究團隊獲得了國家科技計畫重點項目的支持,首次在國家層面開展了全國丹霞地貌基礎數據調查和數據管理平台的建設。該項目將對丹霞地貌基礎研究的規範化和丹霞地貌的國際推廣形成新的推動,並服務于丹霞地貌旅遊區的科教旅遊。
這個階段剛剛翻開新的一頁,丹霞地貌研究轟轟烈烈的走上了世界學術舞台,開闢了一個國際化研究的新時代。同時,國內的紅層與丹霞地貌研究也開始研究領域的拓展和綜合性深化研究,一批新成果已經或正在形成,一些新計畫和行動已經在國內外推開。
分布區域
世界分布
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國、美國西部、(同時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是典型的丹霞地貌也是具有代表性的)、中歐和澳大利亞等地,以中國分布最廣。到2008年1月31日為止,中國已發現丹霞地貌790處,分布在26個省區。廣東省韶關市東北的丹霞山以赤色丹霞為特色,由紅色沙礫陸相沉積岩構成,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在地層、構造、地貌、發育和環境演化等方面的研究在世界丹霞地貌區中最為詳盡和深入。在此設立的“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總面積319平方公里,2004年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為中國首批世界地質公園之一”。
中國分布
中國的丹霞地貌廣泛分布在熱帶、亞熱帶濕潤區,溫帶濕潤-半濕潤區、半乾旱-乾旱區和青藏高原高寒區。中國丹霞地貌的典型地質地貌具體分布如下:
甘肅張掖(張掖市臨澤縣和肅南裕固族自治縣)
江蘇新沂馬陵山;
世界自然遺產邵陽新寧縣崀山(位於湖南省西南部,青、壯、晚年期丹霞地貌均有發育);懷化漵浦縣思蒙(位於湖南省西部)、懷化通道侗族自治縣東北部萬佛山、湖南省郴州市蘇仙區飛天山國家地質公園,郴州市永興縣便江風景區;
四川江油的竇圌山、成都都江堰市的青城山;
重慶酉陽桃坡一品丹霞,綦江的老瀛山;
雲南麗江老君山;
貴州赤水(約有1300平方千米);
青海坎布拉;
廣東韶關市仁化縣丹霞山、坪石鎮金雞嶺、南雄縣蒼石寨、平遠縣南台石和五指石;
浙江永康、新昌、衢州江郎山(2010年8月2日凌晨,聯合國世界遺產委員會(WHC)在巴西舉行的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一致通過湖南崀山、廣東丹霞山、貴州赤水、福建泰寧、江西龍虎山、浙江衢州江郎山“捆綁”申報的“中國丹霞”列為世界自然遺產。);
廣西桂平的白石山、容縣的都嶠山、梧州的太平獅山;
陝西鳳縣的赤龍山以及河北承德;
山東臨沭岌山;
安徽黃山市休寧縣的齊雲山以及定遠縣的大紅山。
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雲台山的紅石峽
火石寨國家地質(森林)公園位於西吉縣城北15公里的火石寨鄉境內,東距六盤山140公里,須彌山景區28公里,是寧夏唯一同時擁有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的景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旅遊勝地。是中國海拔最高的丹霞地貌群,被譽為中國的“科羅拉多大峽谷”!
地貌特點
現在懸崖上可以看到的粗細相間的沉積層理,顆粒粗大(直徑在2mm以上的碎屑的含量大於50%)的岩層叫“礫岩”,細密均勻(直徑在2—0.05mm的碎屑含量大於50%)的岩層叫做“砂岩”。丹霞地貌最突出的特點是“赤壁丹崖”廣泛發育,形成了頂平、身陡、麓緩的方山、石牆、石峰、石柱等奇險的地貌形態,各異的山石形成一種觀賞價值很高的風景地貌,是名副其實的“紅石公園”。
形成原因
紅層地貌中所謂“紅層”是指在中生代侏羅紀至新生代第四紀沉積形成的紅色岩系,一般稱為“紅色砂礫岩”。水平構造地貌指由產狀水平或近於水平的第三紀厚層紅色砂礫岩為主組成的平坦高地,受強烈侵蝕分割、溶蝕和重力崩塌等綜合作用而造成平頂、陡崖、孤立突出的塔狀地形。
丹霞地貌發育始於第三紀晚期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這次運動使部分紅色地層發生傾斜和舒緩褶曲,並使紅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區。流水向盆地中部低洼處集中,沿岩層垂直節理進行侵蝕,形成兩壁直立的深溝,稱為巷谷。巷谷崖麓的崩積物在流水不能全部搬走時,形成坡度較緩的崩積錐。隨著溝壁的崩塌後退,崩積錐不斷向上增長,覆蓋基岩面的範圍也不斷擴大,崩積錐下部基岩形成一個和崩積錐傾斜方向一致的緩坡。崖面的崩塌後退還使山頂面範圍逐漸縮小,形成堡狀殘峰、石牆或石柱等地貌。隨著進一步的侵蝕,殘峰、石牆和石柱也將消失,形成緩坡丘陵。在紅色砂礫岩層中有不少石灰岩礫石和碳酸鈣膠結物,碳酸鈣被水溶解後常形成一些溶溝、石芽和溶洞,或者形成薄層的鈣化沉積,甚至發育有石鐘乳。沿節理交匯處還發育漏斗。
在砂岩中,因有交錯層理所形成錦繡般的地形,稱為錦石。河流深切的岩層,可形成頂部平齊、四壁陡峭的方山,或被切割成各種各樣的奇峰:有直立的、堡壘狀的、寶塔狀的等。在岩層傾角較大的地區,則侵蝕形成起伏如龍的單斜山脊;多個單斜山脊相鄰,稱為單斜峰群。岩層沿垂直節理髮生大面積崩塌,則形成高大、壯觀的陡崖坡;陡崖坡沿某組主要節理的走向發育,形成高大的石牆;石牆的蝕穿形成石窗;石窗進一步擴大,變成石橋。各岩塊之間常形成狹陡的巷谷,其岩壁因紅色而名為“赤壁”,壁上常發育有沿層面的岩洞。
申報遺產
申遺過程
中國丹霞申遺工作啟動於2006年,該項目由湖南崀山率先倡議,湖南省建設廳為該項目的牽頭單位。
2006年6月,南京大學俞錦標教授在湖南新寧縣委中心組學習會議專題講座中提出“申遺要與其他丹霞地貌景區捆綁起來”的建議,得到新寧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
2006年7月24日,在甘肅省張掖市召開的“第十屆全國丹霞地貌旅遊開發學術討論會”上,崀山風景名勝區就中國丹霞地貌捆綁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向與會專家和全國丹霞風景區發出倡議,敢為人先的捆綁倡議得到各丹霞景區的積極回響,並引起國家建設部的高度重視。
為徵求捆綁申報世界自然遺產的意見,2006年11月,受湖南省建設廳委託,新寧縣委、縣政府組成徵求意見組,分別對中國丹霞地貌旅遊學術研究會、廣東丹霞山、福建泰寧、江西龍虎山等地進行走訪考察,為“中國丹霞地貌申報世界自然遺產”研討會的召開進行動員。2006年12月,國家建設部城建司在長沙主持召開“中國丹霞地貌申報世界自然遺產”研討會。會上,湖南崀山、廣東丹霞山、福建泰寧、江西龍虎山等景區共同簽訂捆綁申報合作協定。
2007年1月26日,國家建設部於印發《中國丹霞地貌申報世界遺產研討會會議紀要》,明確湖南省建設廳為中國丹霞申報世界自然遺產的牽頭單位,正式拉開中國丹霞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工作的序幕。
2009年3月,“中國丹霞”申遺材料通過聯合國教科文世界遺產中心審核,正式成為“申遺”提名項目,2010年7月提交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表決,8月1日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准,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中國的世界遺產地數量已增加到40個。
六個捆綁申遺的提名地
貴州赤水(青年早期)
福建泰寧(青年期)
湖南崀山(壯年早期,青壯晚年丹霞地貌均有發育)
江西龍虎山(老年早期)
命名來源
丹霞地貌申遺的最大困難:“地貌是一個地理、地質學概念,但‘丹霞地貌’只是中國學者的命名,沒有得到國際地學界認可。”丹霞地貌所處的地層,國際地學界已有定論,叫做“紅層”。拿一個國外學者沒見過的名詞去申遺,無異於問道於盲。丹霞景觀有獨特的美學價值,因此有專家建議用“丹霞景觀”代替“丹霞地貌”來申遺。但此建議遭到丹霞地貌專家彭華教授的反對,在他看來,“景觀”失去了地理地質學上的意義,貶低了中國學者研究了近一個世紀的學術成果。“如果一堆紅色石頭景觀都可以申遺,世界自然遺產的價值顯得太低!”
以申遺促學術,是中國學者希望達到的成果之一。如果丹霞地貌能成功申遺,意味著這一概念得到國際地學界的認可,這是丹霞地貌走出國門的一個途徑。但國外專家認為,科學無捷徑,只有通過在國際權威刊物上發表論文,先確立丹霞地貌的國際學術地位,然後用“丹霞地貌”申遺才順理成章。
經過會議討論,最終採納折中方案,將申遺名稱中的“丹霞地貌”改為“中國丹霞”。
提名類型
依據《世界遺產操作指南》第137款,中國丹霞系列提名6個提名地屬於:b)the same type of property which is characteristic of the geographical zone;中國丹霞提名地是華南濕潤區、臨水型丹霞的代表,具有共同地域特徵的同類自然遺產。所有提名地都位於中國南部及東南部,完全可以代表本區內的中國丹霞景觀。
因此,中國丹霞符合b)、c) 兩種情況,在地球科學、生物與生態學和景觀美學方面具有共同的突出普遍價值,因而以“系列遺產”的方式提名。
遺產標準
根據《世界遺產操作指南》第137款,系列遺產必須作為一個整體具有突出普遍價值。 在此基礎之上,中國丹霞如操作指南II.D部分第77段所示,滿足以下突出普遍價值標準:
(vii) 包含絕妙的自然現象或具有獨特自然美和美學重要性的地區:高聳的山峰、陡峭的崖壁和幽深的峽谷,加之絕美的瀑布、河流、湖泊以及廣為覆蓋的植被,構成了中國丹霞壯美的景觀。這6個提名地最能展現中國南部最美麗的丹霞景觀。它們具有景觀和美學的突出普遍價值。
(viii) 是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階段的突出例證,包括生命記載和地貌演變中的地質發展過程或顯著的地質或地貌特徵:丹霞是區域大陸性地殼發育到特定階段的標誌。提名地的盆地演化清楚地記載了白堊紀以來區域地殼演化的歷史。中國丹霞同時也是體現抬升與強烈斷裂沉積盆地長期地貌演化歷史的模式地,它同時包括了過去與當前正在進行的地貌過程。80餘年的研究歷史證明了丹霞地貌是一類具有區域和全球價值的特殊地球科學現象。
(ix) 突出代表了陸地、淡水、海岸和海洋生態系統及動植物群落演變、發展的生態和生理過程:提名地處於全球生物地理系統中古北界和印馬界的“中國亞熱帶森林生物地理省”和“中國南方雨林生物地理省”,該系列突出而完整地代表了最具世界特色的由東南季風驅動下發育形成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生物群落結構及演替的生理生態過程。它同時代表了生物地理背景下冰後期的生態演替。
(x) 是生物多樣性原地保護的最重要的自然棲息地,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瀕危物種棲息地:提名地是世界生物地理系統中2個生物省(“中國亞熱帶森林”和“華南熱帶雨林”)生物多樣性的突出代表,共包括有高等植物5772種,有脊椎動物836種,昆蟲3073種。位於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全球200生物區的“中國東南部-海南潮濕林生態區”,具有區系的古老性和群落的原始性,棲息著近400種各級珍稀瀕危生物物種,具區域特有的生物物種40多種,有突出的保護價值。
此外,中國丹霞各提名地又分別獨立滿足至少兩條標準。
提名選擇
簡介
中國丹霞系列提名包括最能代表中國丹霞地貌的區域,展現了中國丹霞全面的特徵以及主要的自然價值。提名地全部位於中生代到新生代紅色沉積層之中,並且最能代表中國丹霞的地球科學價值。另外,它們還包括了中國丹霞在緯度、氣候以及生態系統方面的顯著差異。系列提名地還同時包括了中國最美的丹霞景觀,這些景觀相比較世界範圍內任何一個具有相似地貌的地區,無論是在科學價值方面還是在美學價值方面都是無與倫比的。
選擇理由
中國丹霞系列提名的6個提名地全部分布在中國亞熱帶濕潤區,選擇的主要理由如下:
(1)中國濕潤區丹霞地貌(尤其東南部峰叢-峰林丹霞地貌),將丹山-綠林-碧水緊密地組合在一起,構成中國乃至世界範圍內最壯觀、最具有吸引力和最豐富多彩的丹霞景觀。雖然赤水位於中國西南部,但它卻地處中國丹霞連續分布面積最大的貴北-川南丹霞地貌區。它同樣可以很好地代表丹霞地貌的高原-峽谷-瀑布-森林組合。
(2)系列提名代表了丹霞地貌演化的不同發展階段,每一個提名地都擁有演化階段典型而鮮明的地貌類型。這些提名地組合在一起,展現了一個中國東南地區全面的、完整的且具有邏輯性的丹霞景觀和地貌系列。
(3)提名地全部位於保護區內,是中國丹霞地貌研究最深入的地區。良好的保護傳統以及紮實的學術基礎使得這些提名地成為推動科教和旅遊產業發展、推廣自然資源可持續保護與利用的理想地區。
申遺進程
20世紀90年代初,就有專家提議丹霞山申報世界遺產。但因為種種原因,丹霞山申報世界遺產工作一直未能真正進入政府決策。
2006年7月24日,甘肅省張掖市召開的第十屆全國丹霞地貌旅遊開發學術討論會上,由湖南省崀山風景區管理處提議,中山大學彭華教授起草的《關於“中國丹霞地貌”聯合申報世界自然遺產的倡議書》被作為大會檔案通過。
2006年12月12日,由國家建設部主持,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湖南省人大、湖南省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中國丹霞地貌聯合申報世界自然遺產研討會”在長沙召開,成立了“中國丹霞地貌”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協調領導小組,由各省推薦專家組成申遺專家組,彭華被推選為專家組組長,標誌著中國丹霞地貌系列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工作正式啟動。
2007年3月,根據建設部和中國丹霞申遺領導小組的安排,彭華編制了《世界遺產預備名單——中國丹霞地貌》簡本。
2007年4月,建設部和丹霞申遺領導小組從報名的十幾個單位中初步遴選出中國南方6個省9個提名地參與申遺工作。在建設部的指導和丹霞申遺協調領導小組的組織下,各提名地邀請專家考察與進行基礎研究、編制各提名地分文本和遺產地管理規劃,先後召開了30多次申遺研討會和分文本及規劃論證會。先後組織了國內專家全面考察和邀請國際專家30多人次分頭考察提名地;召開了3次綜合性的國際專家論證會和諮詢會,4次國內專家研討會、審稿會和改稿會;23次小型國際專家座談會和諮詢會。申遺總文本八易其稿,並請英國和紐西蘭的世界遺產專家幫助修改英文文本。
2009年1月16~19日在北京召開的中國自然遺產與混合遺產預備名單審查會上,中國丹霞系列申遺項目以其紮實的準備工作和過硬的科學成果,得到了世界遺產委員會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專家的一致好評。綜合國內外專家的意見,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確定“中國丹霞”作為2009年的國家提名,正式呈報世界遺產中心。(中國丹霞是一個世界自然遺產“系列提名”,根據國際、國內專家的意見,經過幾輪篩選,最後上報的提名等中國南方濕潤區6個著名的丹霞地貌景區組成。)
2009年1月23日,“中國丹霞”聯合申遺得到建設部部長簽字;建設部與教科文組織全委會呈報國務院。
2009年1月24日,經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代表中國政府在申報檔案簽字,正式將申報總文本提交至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巴黎總部,28日送達。
2009年1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國教科文組織全委會報經國務院批准,“中國丹霞”申報材料送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這標誌著廣東丹霞山申報世界自然遺產邁出關健性步伐,丹霞山與國內多處丹霞地貌景觀區成為中國2009年世界自然遺產提名地;同時標誌著“國產”的地球科學品牌“丹霞地貌”正式走出國門。
2009年3月2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主席弗朗西斯科。班德林先生致電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秘書長方茂田:中國丹霞申遺材料符合《執行世界遺產公約的操作指南》對申報材料完整性所有技術要求,申報材料的複本已送交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評估。
2009年9月19日~30日,世界遺產中心已確定委託兩名IUCN專家,深入中國丹霞各個提名地進行實地考察評估。
2010年7月,中國丹霞申遺將提交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表決。
2010年8月1日上午,中國所報“天地之中”成功進入世界文化遺產目錄,中國丹霞申遺將在8月一台北時間晚9點到12點間進行表決。
2010年8月1日,在巴西利亞舉行的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准,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榮譽
我國177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中,就有27處全域或局部由丹霞地貌構成。2005年,在《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舉辦的“選美中國”活動中,評選出了“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名稱與當時標註的所屬地分別如下:(標註雙市名的後者為縣級市)
第4名:龍虎山(江西省鷹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