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丹心照汗青:百朝名臣篇
- 外文名:In the light of history
- 作者:謝善驍
- 語言:簡體中文
- 出版時間:2014年7月1日
- 出版社:經濟管理出版社
- 頁數:320 頁
- ISBN:9787509630426
- 開本:16 開
《丹心照汗青:百朝名臣篇》是2014年7月1日經濟管理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謝善驍。內容簡介《丹心照汗青:百朝名臣篇》講述了不沉的是行進著的巨船;功臣名將是忠誠的水手;莫道羽扇綸巾何等瀟灑;馬革裹屍終究壯志未酬;撐一支...
《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是2023年中國書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文天祥,是南宋末年的政治家、文學家、抗元名臣、民族英雄,與陸秀夫、張世傑並稱為“宋末三傑”。生在素有文章節義之邦的江西廬陵,是一門忠烈,與歐陽修、楊邦乂、胡銓、楊萬里、周必大幾位宋朝愛國名臣,並稱廬陵“五忠一節”。在他短暫...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159年4月22日),字泰發,一作泰定,號轉物老人,自稱易讀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省上虞縣)人。“南宋四大名臣”,中國宋代大臣、文學家。李光於宋徽宗崇寧五年(1106年)中進士,調任開化縣令,轉任常熟縣令,累官至參知政事。因面斥秦檜“懷奸誤國”而被貶官,出知紹興府,改提舉...
由《何處望神州——中華名城篇》、《高山安可仰——古代名士篇》、《丹心照汗青——百朝名臣篇》、《威加海內兮——歷代名君篇》四部書組成的“愛我中華”叢書,以歷史為經,以人物為緯,熔情景於一爐,集詩文於一體,鐫刻中華名城的文明豐碑,塑造古代人傑的不朽形象,吟頌歷代帝王的千秋偉業,播送歷史事件的...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一文天祥的《過零丁洋》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一一文天祥的《正氣歌》舊臣相吊後,寒月墮燕支一一遺民詩人汪元量的《太皇謝太后挽章》二首 江南江北路茫茫一一宋元鼎革的巾幗之殤與王清惠的《送水雲歸吳》序言 學海無涯樂作舟一一“故事裡釣文學經典”系列序言 北宋文壇領袖...
范蠡——一代名臣華商始祖 張良——漢初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 關羽——忠義勇武的化身關帝君 諸葛亮——鞠躬盡瘁興蜀漢的~代賢相 包拯——體察民情平反冤獄的包青天 岳飛——精忠報國的民族英雄 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愛國者 海瑞——廉潔剛毅敢罵皇帝的清官 林則徐——睜眼看世界的禁菸英雄 譚嗣同——喚醒...
留取丹心照汗青 一代天驕 大科學家郭守敬 威尼斯旅行家馬可?波羅 “銅豌豆”關漢卿 從和尚到皇帝 獨裁與專制 童年夥伴開國功臣 鄭和下西洋 夏首輔冤死 戚少保勇擊倭寇 傳世之作《本草綱目》機戶痛打稅監 徐光啟的科學研究 左光鬥鬥閹黨 五位義士“五人墓”崇禎中計殺名將 徐霞客遊記 吳三桂引清軍入關 史督師...
丹心汗青萬民景仰 一代廉吏——于成龍 生於憂患志存高遠 羅城起步磨難重重 一身正氣竭誠為民 黃州除惡以盜治盜 文治武功平息叛亂 扶搖人閩為民解憂 主持京畿不負皇恩 主政兩江勤勉不息 序言 “清官”發軔於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浩瀚的歷史進程中,“清官”是值得人們永遠敬佩、仰視的。早在春秋時期,孔子就提出...
文安世,字顯道,他雖然沒有做過官,但因為有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丞相好曾孫文天祥,所以死後被朝廷贈為太保、邢國公;其妻劉氏,是富田錦溪人劉泳明(曾任大理寺評事)的女兒,被贈為邢國夫人。趙世永 趙世永,冀王趙惟吉孫,丹陽郡王趙守節子。襲邢國公,官至鎮南軍留後,熙寧元年薨,...
伯夷、叔齊之後近千年,有“不飲盜泉之水、不受嗟來之食”的廉者、志士,再過千餘年,零丁洋上又有一位“留取丹心照汗青”、不受元人奉祿的南宋名臣文天祥,到新中國成立前夕,又有寧可餓死也不吃美國麵粉的文學家朱自清。三千年來,帝王將相,文人才子,視氣節、道義為生命甚至高於生命者比比皆是,惟其如此,...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294 明朝宰輔解縉 ——才高曠達,風流倜儻//298 明朝廉相於謙 ——兩袖清風,清白一世//300 明朝權宦魏忠賢 ——倒行逆施,罪行累累 //305 明朝大臣海瑞 ——剛正不阿,敢於直言//310 明朝大將戚繼光 ——抗倭名將,精通兵法//312 明朝大臣張居正 ——勵精圖治,賞罰...
從1948年起,永華影業公司拍攝了幾部具有愛國主義精神的歷史題材影片,如1948年完成的由吳祖光編劇、卜萬蒼導演,記載宋末名臣文天祥的《國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詩句,流芳百世,是中國歷史上正氣凜然的人物,該片由劉瓊主演。同年,又拍攝了清朝末年維新變法的故事片《清宮秘史》,由...
他在《指南錄後序》中發誓:“生不能救國難,死猶為厲鬼以擊賊”,還在一首詩中發出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悲歌。范仲淹的行動和思想,贏得國人永遠的敬仰,“先憂後樂”的思想,也已經熔鑄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影響了千千萬萬的人,成為中華民族乃至世界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成為一座不朽...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 翰墨忠烈顏真卿 身在匈奴心在漢,蘇武牧羊 第四章 主動出擊,巧妙抓住歷史拐點 王述老來當仁不讓 孫權為何決定聯盟 孟嘗君被罷官後卻身價猛增 人微言輕的穰苴如何立威 鑿壁偷光的主人公竟是宰相 隨何如何說服英布 第二篇 站在高處才能參透的歷史智慧 第五章 視野開闊才能做好重大決策 ...
大門銘刻兩副對聯:“祖功宗德忠烈丹心參天地,福根惠源節愍義氣潤古今”;“忠義豪氣似松凌霜雪,節烈風範如水照汗青”。以此來詮釋張昺忠義節烈的歷史價值。從牌樓到墓冢前修有神道,神道兩側建有忠烈亭、報國亭及八角亭,古樸幽雅。中間是饗堂,前有寬闊的小廣場,饗堂面闊5間,進深3間,歇山頂,筒瓦覆頂,...
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棉紡新技術的推廣者——黃道婆 牧童畫家——王冕 明初詩文大家——宋濂 明王朝的締造者——明太祖朱元璋 萬國來朝的永樂大帝——明成祖朱棣 七下西洋的航海家——鄭和 一代名臣,民族英雄——于謙 湖畔畫家——沈周 寒門畫師——吳偉 江南第一風流才子——唐寅 心學大師——王陽明 卓越...
杜大珪·《名臣碑傳琬琰集·下卷一九·劉安世傳》脫脫·《宋史·卷三百四十五·列傳第一百四》馬永卿·《元城先生語錄》三卷 黃宗羲·《宋元學案》後世紀念 劉安世移居梅州四年,弘揚中原文化,於城內聚士講學,開梅州文化教育先河。梅城人為紀念劉安世(號元城),建元城書院於城內東隅,號為鐵漢祠,用以祭祀,後...
呂夷簡在處理宋與遼、夏關係,鞏固邊防方面卓有貢獻。他任用范仲淹用兵西夏,派名臣出使遼邦,與兩國達成和議,實現了和平,保護了國內安定的社會環境,這是具有積極意義的。但在上述關係的處理上,呂夷簡對遼夏讓步太多,歲輸銀兩、錦帛過巨,加重了國內財政負擔,這是應當指出的。知人善任 在用人上,呂夷簡對反對...
南宋祝穆的《方輿勝覽》,載有南宋初年名臣張致遠發出的感慨:“曾井有泉消毒瘴,程江無屋祀高賢。”不過,從宋朝開始,梅州地區的客家先賢和遊宦到此的文人志士,留下大量歌頌程旼的詩文,來表達對他的崇拜之情。如明朝萬曆年間平遠訓導韓啟運有詩云:鴻漸雲逵遠,鄉江水有聲。史傳何代信,詩闡異時名。新廟...
陳誠之(1093——1170)字自明,一說景明.,漢族。福建仙山(現今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區金峰鎮後團東陳村)人。南宋時期名臣、文學家。宋高宗紹興十二年(1142年)壬戌科狀元。傳說壬戌科第一本為秦檜子秦熺,秦檜為避嫌,遂置陳誠之為首。在策對考試中,陳誠之主張議和,因而也中秦檜之意。後授左承郎,簽書鎮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