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保健學》是2016年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醫養生保健學
- 作者:呂立江、邰先桃
- 出版社: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
- ISBN: 9787513229173
《中醫養生保健學》是2016年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中醫養生保健知識 中醫養生,就是指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中醫養生重在整體性和系統性,目的是提前預防疾病,治未病。中醫理論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黃帝內經》。中醫養生來自古代精華醫學,當代中醫水平有所下降,而古代中醫值得後人繼續開發和研究。中醫養生的來源 就...
⑥醫療保健對人體保養的作用 ⑦個人生活方式對人體保養的作用 傳統保健養生學,也稱作為中醫養生學。我國的傳統養生學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的中醫學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中就全面地總結了先秦時期的養生經驗,明確地提出了“治未病”的養生保健觀點,為中醫養生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數千年來,歷代的中醫學...
中醫保健學 中醫保健學是以中醫基本理論為指導,用中醫養生、保健的方法研究和促進人類健康、長壽的一門科學。研究的內容包括中醫保健學的含義、源流、發展和特點,中醫保健學的傳統理淪和保健原則,中醫保健學的具體方法,人體不同年齡期的生理特點和保健常規,各類疾病的保健等。
《中醫養生保健學》是2008年1月1日由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沈志詳。本書主要講述了從中國傳統醫藥的理論引申到生活實踐的領域的知識。內容簡介 《中醫養生學精華》一書,從中國傳統醫藥的理論引申到生活實踐的領域。《中醫養生保健學》的編輯體例如下: 一、全書分甲、乙、丙、丁四部。甲部介紹保身...
中醫養生,就是指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中醫養生重在整體性和系統性,目的是預防疾病,治未病。中醫理論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黃帝內經》。2008年6月7日,中醫養生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23年4月26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中醫養生...
中醫保健是通過各種方法達到致中和的理想狀態。2023年4月26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中醫養生保健服務規範(試行)》。簡介 中醫保健所追求的境界就是平衡。寒者熱之,熱者寒之。以致中和。寒就要讓熱,熱就要寒,結就要散,逸就要勞,勞就要逸。天地就各得其所,萬物便生長發育。中醫保健就是通過各種方法達到這一...
《中醫保健與養生》是2009年9月1日山西出版集團,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中強。本書主要介紹了中醫養生,包括形神共養、順應自然、飲食調養、和調臟腑、通暢經絡、節慾保精、益氣調息。內容簡介 性命乃人生至寶。永葆青春、延年益壽是人類夢寐以求的美好願望。遵循中醫所指,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
此時,陽氣漸收,陰氣漸長,人體生理活動也適應自然環境的變化,機體的陽氣隨之內收,因此,秋季養生保健必須注意保養記憶體陰氣,也就是中醫所說的“秋冬養陰”,以適應自然界陰氣漸生而旺的規律,從而為來年陽氣生髮打基礎,不應耗精而傷陰氣。所以秋季養生保健知識指南具體要注童以下幾個方面。要早睡早起 秋季自然界...
養生學要訣 養生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它源遠流長,亘綿數千年。中國醫學(中醫)對養生保健的研究由來已久,從兩千多年前的《黃帝內經》開始,歷代有眾多的醫家、佛家、道家對養生之道作過詳細而深刻的發掘和論述,逐步形成了一套系統的中醫養生理論。概括起來,有下述八個要訣:一、說情志.二、戒私慾....
第二章中醫養生學發展簡史 第一節中醫養生學理論體系的肇始時期(上古至春秋戰國時期)第二節中醫養生學理論體系的形成時期(秦漢時期)一、中醫養生理論的構建 二、中醫養生理論的深化…第三節中醫養生學理論體系的豐富時期(晉隋唐時期)第四節中醫養生學理論體系的完善時期(宋金元時期)一、養生保健方法日臻完善二...
《中醫養生學》是2018年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高等醫藥院校試用教材:中醫養生學》為高等醫藥院校試用教材,供中醫養生康復專業用。中醫養生學的概念、中醫養生學的性質和特點、中醫養生學的地位和任務、學習的方法和要求、上古時期、先秦時期、漢唐時期、宋元時期、明清時期、近代與現代、生命、天年...
四、豐富多彩的飲食養生 五、“金元四大家”對養生學的影響 第五節 全面發展(明清時期)一、養生重陽氣和“治形寶精”說 二、豐富多彩的養生方法 三、動靜結合養生 四、導引武術健身 五、重視老年頤養 第六節 振興弘揚(近代和現代)一、建立養生保健的科研機構 二、理論研究不斷取得進展 三、中醫養生保健專業...
《中醫養生與保健》是重慶大學出版社出 版 的 圖書。內容簡介 中醫養生保健對於健康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那么,何謂養生?何謂保健呢?編者認為,無病者套用科學方法,使自己更加健康或者使發病的機會減少,就是養生;有病者使用科學手段,使自己恢復健康或者讓病痛減輕,這就是治療或者保健。但是治療一般需要有醫師資格...
《中醫養生保健百科》是2009年中國紡織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黃明峰。內容簡介 《中醫養生保健百科》從傳統中醫學角度,以通俗的語言,向讀者介紹了中醫學在養生方面的理論與具體方法,並著重論述了它們在實際生活中的綜合運用。閱讀《中醫養生保健百科》,讓簡單有效的中醫養生之道走進您的生活,您會發現健康長壽原來...
《女性中醫保健》是XXXX提供的慕課課程,授課老師是XXXX。課程大綱 01 第一章中醫基礎理論 了解中醫陰陽學說、五行學說、體質學說;了解女性常見致病因素有哪些?學會運用所學中醫理論辨識自己的體質。課時 1.1 總論 1.2 靈動的陰陽(上)1.3 靈動的陰陽(下)1.4 神秘的五行(上)1.5 神秘的五行(下)1.6...
養生學說是研究如何增強體質,預防疾病,以達到延年益壽、近終其天年的理論和方法。《內經》的養生學說建立了中醫養生學體系,確立了養生的基本原則,即順應自然、形神共養、惜精固本、綜合調養等,並詳細論述了具體的養生方法。養生學說的涵義:養生學說是研究如何增強體質,預防疾病,以達到延年益壽、近終其天年的...
《中醫養生學》是2021年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中醫養生學(第2版)(高等醫藥院校套用型創新教材)》分上、中、下三篇,上篇闡述中醫養生學基本理論,主要有學科概念、發展概況、基本觀念和基本原則等;中篇介紹中醫養生保健的常用技術,主要包括精神情志、飲食藥膳、運動鍛鍊、生活起居、內服藥物、...
《中醫養生學》是1993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慶升。內容簡介 包括中醫養生學的含義、源流、基本特點以及研究中醫養生學的意義、中醫學對天年和衰老的認識、中醫養生學的傳統理論和原則等,介紹33位養生學家的養生經驗和部分具有養生保健作用的方劑。圖書目錄 中國傳統醫學叢書序 前言 目錄 第一章 概述 第二...
它不僅指導著中醫各科的臨床實踐,而且是人體保健、養生祛病的重要依據。穴位 膻中穴 膻中穴為兩乳頭連線的中點,有寬胸理氣的作用。平時經常感到胸悶氣短、鬱悶不舒,總是唉聲嘆氣的朋友,可以不時按揉膻中穴以疏泄胸中郁滯之氣。合谷穴 合谷穴在手背虎口處。它有疏肝理氣、補氣固脫、益氣回陽之功效,可緩解緊張、...
而病邪不能侵襲的關鍵又在於“順四時而適寒暑”,這是中醫養生學里的一條極其重要的原則,也可以說是長壽的法寶。養生原則 一是健脾除濕。濕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氣,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們經常感覺胃口不好,容易腹瀉,出現舌苔白膩等症狀,所以應常服健脾利濕之物。一般多選擇健脾芳香化濕及淡滲利濕之品,如藿香...
第二節 養生膏滋 一、膏滋養生的作用與原則 二、養生膏滋的製作與使用 第三節 其他養生 一、拔罐養生法 二、刮痧養生法 三、耳穴貼壓養生法 下篇 中醫養生實踐運用 第十一章 因地養生 第一節 地域環境與養生 一、地域環境與健康的關係 二、地域環境與疾病的關係 三、主要地域環境養生保健 第二節 居住環境與...
中醫理論認為肝屬木,與春季相應,生理特性為“喜條達而惡抑鬱”,故有“大怒傷肝”之說。肝的生理特點是喜歡舒展、條暢的情緒而不喜歡抑鬱、煩悶。專家指出,在春季保健重點是保持自己的心情舒暢,努力做到不著急、不生氣、不發怒,以保證肝的舒暢條達。春季養生,情緒上要樂觀,不宜抑鬱或發怒,不要過分勞累,...
副總編、《環球中醫藥》、香港《紫荊養生》雜誌顧問、《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東方食療與保健》、《東方藥膳》等雜誌編委。1969年參加醫療衛生工作,大學畢業後留校任教迄今,曾於20世紀80年代期間攻讀碩士研究生課程,一直從事中醫養生學及《黃帝內經》醫教研工作。1999年晉升教授,長期擔任碩、博士研究生導師。
就業方向 本專業畢業生主要面向各級醫院康復科、療養院、康復保健中心、社區康復保健機構、社會福利機構,從事中醫康復、保健工作。主要課程設定 德育、中醫學基礎,中藥學基礎,中醫養生康復、推拿、針灸、食療等基礎,人體解剖生理學基礎,現代康復醫學基礎,常見病診療概要,現代醫學心理學基礎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