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中醫生命與疾病知識起源於傳說中的遠古黃帝、岐伯時代,以《黃帝內經》為標誌,其知識體系形成有兩乾多年歷史。
《黃帝內經》提出“正氣存內,邪不可乾”,“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的疾病觀。
東漢時期張仲景《傷寒雜病論》等早期文獻中記載了大量對疾病的認識。
隋代的《諸病源候論》中記載了67門1720種病證。
近現代,受西方醫學的影響,能夠理解和傳承中醫生命與疾病知識的人在逐漸減少,面臨保存與發展的困境。
非遺特徵
中醫生命與疾病知識主要包括陰陽、五行、髒象、經絡、病因病機、辨證、治則治法、五運六氣等內容。
中醫學運用陰陽對立統一的觀念來闡述人體生命活動,以及人與自然、社會等外界環境之間相互依存的關係。陰陽平衡是維持和保證人體生命活動的基礎,陰陽失調則導致疾病的發生變化。
中醫學運用五行學說闡述人體與自然界、人體各部分之間的聯繫以及疾病發生髮展的機理,並用以指導疾病的治療。
髒象是人體重要的生命現象,主要包括五臟、六腑、奇恆之腑以及精、氣、血、津液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
經絡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通道,有聯絡全身的作用。經絡系統包括十二經脈、奇經八脈以及絡脈等,是中醫診斷和治療疾病的基礎,也是針灸、推拿等療法的重要理論依據。
病因是研究疾病發生原因和條件的學說,包括外感六淫、內傷七情和飲食勞倦等。病機學說是研究疾病發生髮展規律的學說。
辨證論治是運用望、聞、問、切等方法診察疾病,將診察結果加以分析、綜合得出結論,確立治療的原則。
治則治法是治療疾病必須遵守的基本原則與方法,是中醫在長期臨床實踐中總結出的治療規律,主要有調整陰陽、扶正祛邪、標本緩急,以及因人、因時、因地制宜等。
五運六氣是研究、探索自然界天文、氣象、物候變化對人體健康和疾病影響的系統知識。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中國的傳統醫藥把“中醫生命與疾病認知方法”作為重要內容,擴大並深化了“非遺”的內涵,最能夠體現“非遺”的精神和靈魂,是傳統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總綱。
中醫生命與疾病的認知是構成中醫學知識的核心,對中醫養生、診法、療法、方劑、中藥、針灸及臨床實踐的各個環節發揮指導作用。
傳承人物
路志正,男,1920年12月出生。2007年6月,路志正入選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中國中醫科學院申報。項目名稱:中醫生命與疾病認知方法。
王綿之,男,1923年11月出生。2007年6月,王綿之入選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中國中醫科學院申報。項目名稱:中醫生命與疾病認知方法。
顏德馨,男,1920年11月出生。2007年6月,顏德馨入選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中國中醫科學院申報。項目名稱:中醫生命與疾病認知方法。
曹洪欣,男,1958年2月出生。2007年6月,曹洪欣入選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中國中醫科學院申報。項目名稱:中醫生命與疾病認知方法。
吳鹹中,男,1925年8月出生。2007年6月,吳鹹中入選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中國中醫科學院申報。項目名稱:中醫生命與疾病認知方法。
陳可冀,男,1930年10月出生。2007年6月,陳可冀入選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中國中醫科學院申報。項目名稱:中醫生命與疾病認知方法。
保護措施
2006年5月20日,中醫生命與疾病認知方法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社會影響
2012年7月15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批准,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生院承辦的2012年“中醫生命與疾病認知方法”全國研究生暑期學校開學典禮在京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