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醫不死
- 作者:羅萌
- 出版社:江蘇文藝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8月1日
- 頁數:230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39943510
《中醫不死》是2011年8月江蘇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羅萌。《中醫不死》是一部講明白中醫原理、經絡、治病、養生的百科全書式小說。內容簡介《中醫不死》內容簡介:1912年3月的一天,慈禧太后的御醫——程漢卿,跪別已下...
中醫養生,就是指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中醫養生重在整體性和系統性,目的是預防疾病,治未病。中醫理論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黃帝內經》。2008年6月7日,中醫養生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23年4月26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中醫養生...
宿峰,中醫學碩士,中國知名專科中醫專家,1967年生於內蒙古巴盟的中醫世家。人物簡介 不忍目睹風濕病患者痛苦慘狀的他,從小就暗下決心,一定要發奮研究,攻克這不死的癌症。宿峰從少年時期就利用上學之餘跟長輩學醫,11歲就開始背誦《黃帝內經》和蒙古族醫書《蒙藥正典》。1990年畢業於內蒙古醫學院中蒙醫系,畢業後...
田衛東,男,現為煙臺泓一堂中醫門診部執業醫師。人物經歷 田衛東,男,1978年生,2002年畢業於河北醫科大學中醫專科,2004年自考本科,2006年考入遼寧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臨床專業,獲碩士學位,現為煙臺泓一堂中醫門診部執業醫師。執業信息 執業地點 執業機構:煙臺泓一堂中醫門診部 地址:山東省煙臺市芝罘區幸福街道7號...
吃不死的痢疾,餓不死的傷寒,俗語,指痢疾病患者不怕多吃,傷寒病患者不怕受餓。解釋 痢疾:一種腹痛、腹瀉的傳染病。傷寒:中醫指多種發熱的病,或由風寒而引起的病。指痢疾病患者不怕多吃,傷寒病患者不怕受餓。出處 沙陸墟《水滸三烈女》二回:“這病叫做傷寒。老話說得好:‘吃不死的痢疾,餓不死的...
餓不死的傷寒吃不死的痢,俗語,意思指痢疾病患者不怕多吃,傷寒病患者不怕受餓。解釋 痢疾:一種腹痛、腹瀉的傳染病。傷寒:中醫指多種發熱的病,或由風寒而引起的病。指痢疾病患者不怕多吃,傷寒病患者不怕受餓。出處 吳組緗《宿草集·天下太平》:“大孩子的痢疾一直沒見好,但食量卻和沒病時一樣,正合...
楊濟生(1896~1975),山東觀城人,生於於中醫世家,自幼熟讀《內經》、《難經》、《神農本草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本草綱目》等醫藥經典著作。並且熟諳中醫經絡學說和針刺技術。注重研究患者的病歷及一些醫家有效的處方,強調辨證施治。他是早期參加針刺麻醉研究的中醫專家。曾和原一機部張協共同研製...
《不死華佗》是2017年由譯林出版社出版的長篇小說。作者龍玄策,為天涯社區蓮蓬鬼話知名作者。編輯推薦 蓮蓬鬼話知名寫手龍玄策全新長篇 醫術能救人,也能殺人 看波雲詭譎的亂世,一介散醫如何改變天下時局 岐黃秘術,翻雲覆雨斷生死 不死神醫,陰差陽錯亂三國 內容梗概 烽火連天,生靈塗炭。他是身懷秘技的毒門刺客...
《細說中醫源流典故》是2009年05月武漢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倩。本書全名為《千古中醫千古事:細說中醫源流典故》,包括“名家風采”、“經典名著”、“名藥傳說”、“傳世金方”、“百年老店”、“杏林文化”六大部分。內容簡介 通過《千古中醫千古事:細說中醫源流典故》,讀者能快速了解中醫發展的基本脈絡、...
丹術原稱煉丹術,是以爐鼎燒煉礦物類藥物,製取“長生不死”仙丹(又稱金丹、靈丹等)的一種實驗方術。丹術是化學的前驅。迄今套用在中醫臨床上的丹術的煉製品,稱為丹劑。如小金丹、大活絡丹、紅升丹、白降丹等。外丹術或煉丹術是中國的道教的一種修煉方法,也是化學的雛形。同時它也對中國傳統醫學產生了...
曲俊業教授1957年出生於遼寧鳳城。曾身患類風濕,癱瘓八年,以身試藥,終於成功研製出了由純天然的動植物而組成的治療類風濕病特效系列藥物,不僅使自己奇蹟般地站了起來,還把成千上萬的類風濕病患者從痛苦的深淵中解救出來,徹底攻克了類風濕這一“不死的癌症”。他創立的中醫治療類風濕病的調節派新學說,被全...
消臌至神湯,中醫方劑名。出自《石室秘錄》卷一。具有益氣健脾,消積殺蟲之功效。主治氣臌血臌,食臌蟲臌,經年而不死者。組成 茯苓一兩,人參、蘿蔔子各七錢,雷丸三錢,甘草二錢,白朮五錢,大黃六錢,附子一錢。用法用量 水十碗,煎湯二碗,早服一碗,必然腹內雷鳴,少傾必下惡物滿桶,即拿出傾去,...
《赤泉元筌》是清代任瑗創作的中醫書。內容簡介 中醫書,一卷。書中載任瑗醫案十例,診及內、外、婦諸科病危症。赤泉,《山海經·海外南經》:交脛國“不死民在其東,其人黑色,壽不死”。郭璞注有:“員丘山,上有不死樹,食之乃壽。亦有赤泉,飲之不老。”元有大意。筌,捕魚器,引申為工具、...
中藥的使用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中藥的“藥理”一詞,在古代中醫藥書籍已出現,如宋代的《聖濟經》中,就有“藥理篇”,但是運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中藥的作用,是從上世紀二十年代才開始,用實驗藥理學進行中藥藥理研究。研究現狀 步入21世紀,中藥藥理研究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期,各地大力加強規範化藥理實驗室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