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都皇陵,在安徽省鳳陽縣城西的太平鄉,離縣城七公里。這裡有明太祖朱元璋為自己父母營造的皇陵遺址。遺址中保留的石人、石獸雕刻和朱元璋親自撰文刻立的皇陵石碑,極為珍貴,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歷來受人重視。陵冢高大雄偉,登上陵頂環顧四方,南有丘陵綿亘數百里,北臨淮河滔滔東流去,東西二隅地勢逐漸內底。皇陵頭枕山峰,足登淮水,猶如仰臥在巨大的躺椅之中。
元朝末年,當朱元璋領導的農民起義軍節節勝利,快要奪得天下的時候,他便派人在自己的故鄉安徽鳳陽修建規模寵大的都城——中都。當中都城的建設初具規模的時候,朱元璋又決定遷都南京。公元1421年,明成祖朱棣又把首都從南京遷到了北京。這樣,鳳陽的中都城因為廢棄不用,逐漸殘毀,也逐漸被人遺忘。當朱元璋動工興建中都城時,他也在該城南面五公里的地方,為自己的父母興建皇陵。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中都皇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中都皇陵
- 地理位置:太平鄉
- 修建者:朱元璋
- 墓主人:朱元璋父母
歷史,樣式,建築,
歷史
朱元璋的父母是安徽的鳳陽人,家境赤貧,沒有土地,後來這個地區瘟疫流行,不到二十天,朱元璋的父母相繼死去。因家貧沒有錢買棺槨,所以朱元璋和他的兄長抬著他們的父母的屍體草葬山莽。傳說兩人快到山麓的時候,突然電閃雷鳴,大雨滂沱,只好放下屍體避雨村寺,第二天拂曉,朱元璋與兄往視,見父母屍骸之上已是土堆高聳。朱元璋稱皇帝的第二年,就在他父母墳墓上修建皇陵,歷時有十年。皇陵陵園規模宏偉,園內有大量精湛的碑石雕作,其氣勢不亞於明孝陵和十三陵。可惜陵園內建築大部分已經毀於明末,在農民起義軍的腳下已經被蕩然殆盡。
樣式
皇陵陵園前的神道石像雕體形高大,雕工精美,都是用巨大的青石細細雕琢而成的。其中的石馬是群雕中的佳作,石馬背負錦鞍,昂首嘶鳴,鬃毛披動,形態逼真。據說,南來北往的馬匹,遠遠望去總是掙脫韁繩跑到石馬前歡跳,這真是可謂以假亂真!可見雕刻技巧之高超了。
陵園裡的石碑僅剩下"皇陵碑"和"無字碑"兩通,都是龍首龜跌,氣勢壯觀。皇陵碑的碑文是朱元璋親自撰寫的,敘述了他的家庭出身、本人經歷以及參加起義軍、東渡大江、建立明王朝的崢嶸歷程。文字通俗易懂,感情真摯濃烈。無字碑,寓意朱元璋祖輩功德無量,難以用語詞表達。今碑以斷為三截。
明中都皇陵是明朝第一座帝王規模的陵墓,其豪華侈麗的規制繼續了漢唐兩宋的傳統,開創了明清時代的風格,在中國古代陵寢制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建築
中都皇陵的建築不但雄偉,而且,陵區外有值房,下馬碑;陵區內大門重重,橋樑座座,正殿、齋宮、官廳、祠祭署等,無不具備;神道之旁植松柏,立石人、石獸。其建築之富麗,布局之嚴謹,氣勢之宏大,可以想見。
據清朝乾隆年間編撰的《鳳陽縣誌》記載,明崇禎八睥(公元1635年),鳳陽的中都皇陵被大火燒毀,一片狼藉。從此,中都皇陵的輝煌時期,便一去不復存在了。陵區內的遺蹟尚存,三十六對石人石獸還存有三十二對,一座皇陵碑依舊完好。
中都皇陵現存的三十二對華表、石人、石獸,立於磚城的北門之內。這些石刻藝術品,從北往南,依次排列著麒麟兩對,獅子四對,老虎四對,華表兩對,馬和牽馬都六對,豹四對,羊四對,文臣二對,內侍二對。
在帝王陵墓之前布列石刻像,在漢代很少;唐代,也只有高過和武則天合葬的乾陵稍多;宋代雖多,但數量有限;自朱元璋以後的明、清帝王陵石刻數量不少,但也遠沒有中都扔下皇陵這樣多。而且,中都皇陵的石刻,雖然刻制於明洪武初年,但工匠們依舊沿用了元代的手法,所刻石像體現了元代的風格。眾所周知,元代帝王深埋地下後,地面上不封不樹,自然也不會有什麼石刻像存在。所以,鳳陽中都皇陵的石人、石獸,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在鳳陽中都皇陵遺址中,還有一座明太祖朱元璋親自撰寫的皇陵碑。
這座石碑記述了朱無璋父母的情況,和他早年的生活。它說明,朱元璋雖然當了皇帝,但還沒有忘記自己幼年生活的艱辛;雖然成了天子,但沒有忘記自己出身的低徽。應當說,這還是值得稱頌的。
碑文說得很明白,此碑立於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其實,朱元璋早就想
訪立一座皇陵碑。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朱元璋經過冥思苦想,擬就了一個提綱,請翰林侍講學士危素為他撰寫碑文。但是,危素寫出的文字,朱元璋很不滿意。於是,皇陵碑的刻制問題,便只好擱置下來。直到洪武十一年,朱元璋自己寫好了碑文,並請江陰侯吳良督工,皇陵碑的刻立工作才得以完成。雖然皇陵碑經過了這樣的一番周折,但它的歷史價值卻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與一般的帝王陵墓不同,中都皇陵既不背山面水,也不坐北朝南,而是修建在平地上,正門開向北方。原因何在?因為它處於明中都之南,這也是鳳陽中都皇陵的一個獨特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