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壁山銅礦遺址(中衛銅礦遺址)

照壁山銅礦遺址

中衛銅礦遺址一般指本詞條

照壁山銅礦遺址,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沙坡頭區鎮羅鎮以北照壁山上,是寧夏地區重要的青銅冶煉遺址,經文獻和碳十四年代測年可推定其年代屬西漢早期。

照壁山銅礦遺址是中國西北地區最古老的銅礦遺址之一,由古礦洞、冶煉遺址和居住遺址三部分組成。在遺址方圓約1千米的範圍內,發現古銅礦27座。部分礦洞已受到後期人工開採的破壞,大部分洞口已被山洪堆積物封閉,洞口附近留有大量的銅礦渣堆積。礦洞入口有豎井式、斜坡式、平行坑道式三種。除發現漢代陶器殘片及宋元瓷器殘片外,出土白釉斜壁碗、瓷燈、漢代博山陶爐、錢幣及其他陶器。照壁山銅礦遺址在中國西北地區罕見,為研究寧夏地區漢代礦冶技術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材料,並為研究當時該地區與周邊交流情況提供相關線索。

2006年5月,照壁山銅礦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照壁山銅礦遺址
  • 地理位置: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沙坡頭區鎮羅鎮以北照壁山上
  • 所處時代:漢朝
  • 保護級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 編號:6-0215-1-215
歷史沿革,遺址特點,文物遺存,文物價值,保護措施,旅遊信息,地理位置,交通信息,

歷史沿革

照壁山銅礦遺址開採和冶煉始於商周,西漢已具規模,宋金至元代開採冶煉不絕。
1987年,照壁山銅礦遺址被發現。

遺址特點

照壁山銅礦遺址南距中衛市約26千米,因其北側山名為照壁山,故稱照壁山遺址。照壁山煉銅遺址分布面積約1700平方米。此地區在古代是中原文化與北方草原文化的交界地區,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設定北地郡富平。經清理,在地下約0.5米處裸露土築爐址20餘座,排列有序,窯床分長方形和橢圓形,爐膛與煙道互通,爐內有大量銅渣,故推測其為漢代煉銅遺址。
照壁山銅礦遺址由古礦洞、居住遺址和冶煉遺址組成。冶煉遺址內分布有冶銅察爐10餘座。在方圓約1千米的範圍內有古礦洞27座,居住遺址多為石塊壘砌,高0.5~1米不等,周圍散見漢代陶片。部分礦洞已受到後期人工開採的破壞,大部分洞口已被山洪堆積物封閉。經初步調查,礦洞入口有豎井式、斜坡式、平行坑道式三種。部分窯洞口有大量的陶器殘片,殘片以泥質灰陶為主,也有少量的泥質紅陶和夾砂紅陶。還有煉過銅的石渣、炭渣和灰層堆積。在冶煉遺址內發現窯爐10多座,分布集中,排列有序,由於自然風化,部分窯址已嚴重破壞。當時,人們已經熟練掌握了開採、冶煉及冶鑄等技術,並將手工業青銅器遠銷周邊地區。

文物遺存

綜述
照壁山銅礦遺址文物遺存有少量的泥質紅陶片,陶片紋飾除素麵外,還有凹弦紋、繩紋和少量的斜方格紋,陶片散落於地面,均為漢代時期陶片,器型大多為罐、盆、盤之類。遺址礦洞內曾發現漢代陶片、博山爐、西夏白釉斜壁碗、瓷燈瓷片等。
白釉雙弦紋瓷碗
白釉雙弦紋瓷碗,元代,三級文物,共2件。高7厘米,口徑15厘米,底徑6.1厘米。1990年,出土,現藏於中衛博物館。敞口,圓唇,斜弧腹,矮圈足;通體施白釉,釉色白中泛灰;碗兩壁均飾以多道褐釉雙弦紋裝飾帶。
照壁山銅礦遺址
白釉雙弦紋瓷碗
白釉瓷碗
白釉瓷碗,元代,三級文物,共3件。高7厘米,口徑15厘米,底徑6.1厘米。1990年,出土,現藏於中衛博物館。三件形制大體相同。敞口微侈,圓唇,斜弧腹,圈足。通體施灰白釉,外壁施釉不及底。
照壁山銅礦遺址
白釉瓷碗

文物價值

照壁山銅礦遺址在中國西北地區罕見,為研究寧夏地區漢代礦冶技術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材料,並為研究當時該地區與周邊交流情況提供相關線索。

保護措施

2006年5月,照壁山銅礦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照壁山銅礦遺址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沙坡頭區鎮羅鎮以北照壁山上。
鎮北村

交通信息

自駕:自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人民政府開車前往照壁山銅礦遺址,路程約15.2千米,用時約22分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