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思想
貫徹教育部、國家語委、中央文明辦有關精神,充分依託校教育資源和優勢,發揮廣大師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以相關課程、課外活動及校園文化建設為載體和平台,積極實施“中華誦·經典誦讀行動”,引領廣大師生更加廣泛深入地感受領悟中華經典,加深對中華優秀文化傳統的了解和熱愛,增強繼承和弘揚中華文化的自覺性,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培養學生誦讀、書寫及講解經典能力,提高他們的文化素養、審美情趣及語言文字套用能力。
活動倡議
燦爛文化源遠流長
我們中華民族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給我們子孫後代留下了寶貴的精神遺產,其中那些積澱著智慧結晶、映射理性光輝的言論著作,那些濃縮著豐富情感、蘊涵著優美意象的詩詞曲賦,就像燦爛的星河,熠熠生輝,令人心馳神往。從<論語>到<孟子> 、《荀子》、《韓非子》、《中庸》,從《詩經》到《漢樂府》,從唐詩、宋詞、元曲到明清的四大名著——《紅樓夢》、《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從孔子到陶淵明、孟浩然、賀知章、王維、李明、杜甫、蘇軾、陸游、曹雪芹、龔自珍等等,無論是作品,還是詩人都是數不勝數,讓所有華夏子孫為之驕傲與自豪。
作為擁有燦爛民族文化的子孫中的一員,我們在驕傲與興奮之餘,更應該讓我們的民族文化在我們這一代身上得到繼承,並發揚光大。那就讓我們走進我們源遠流長的民族文化,去感受、去誦讀、去背誦、去積累,讓我們一起走進“中華經典誦讀”,走進那些流芳千古、擲地有聲,讓人回味無窮的佳作名句吧。為了使同學們能夠更快、更好地接受到中華經典的薰陶,我們三到四年級將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
具體活動安排
1、根據各年級誦讀篇目,三到四年級全體學生人人參加誦背活動,年級全體教師共同參與。
2、各班制定班級誦讀計畫:
①規定每位學生必須閱讀一定數量的詩詞。
②規定每位學生必須背誦一定數量的詩詞。
3、各科教師都要自覺地在班主任教師的統一協調下,在規定的時間段里,有條不紊地創造性地組織、指導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誦讀活動。要充分利用音樂、舞蹈、書法、繪畫等多種功能,讓孩子在唱遊活動中誦讀。
4、創造性地開展小型而靈活多樣的誦讀活動,不斷激發學生的誦讀興趣。
5、面向家長進行相關的宣傳,贏得家長的理解和更多支持,多向家長徵詢意見和建議,形成校內校外的合力,促進誦讀活動卓有成效地開展下去。
6、每日完成“四個一”其中之一活動:
①每日完成朗讀一首詩詞。
②每日完成摘抄一頁詩詞。
③每日完成背誦一首詩詞。
④每日完成寫一段詩詞隨感。
誦讀時間段
早讀課的誦讀。
中午的閱讀時間專門安排十分鐘用於誦背。
與各學科教學相結合,靈活安排,充分利用時間。
載體
環境載體——營造良好的氛圍。
物質載體——班級圖書角,開放的閱讀區域;學校圖書館;家庭、個人藏書。做到有書可讀。
組織載體——班級讀書會等。
成果檢驗
1、舉行中華經典誦讀競賽。
2、誦讀聯誼
①同年級段的班級互相聯誼。聯誼班級之間開展多種形式的誦讀活動,以促進班級之間、學生之間的誦讀交流。
②聯誼班級可根據實際情況再作適當調整,旨在加強班級之間交流,提高學生誦讀積極性,互相學習,取長補短,使誦讀活動得以深入實施,取得一定的實效。
3、利用各年級的沙龍課時間選出每班一個節目,然後進行決賽,決出一、二、三等獎。
活動評價
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要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對學生、班級和學校三個層次的活動水準進行評價,評價中注重多角度、多層面、多主體。通過評價對閱讀活動進行監控和調節。
I.制定學生誦讀比賽細則。教務處制定各類比賽的評分細則,有些比賽中還可採用評審現
場打分和點評的方法對學生進行評價。對獲獎學生給予相應的表彰,並將其成績記入素質教育報告書中。
2.制定學生誦讀先進班級
評比細則。教務處制定先進班級評比細則,從班級學生參與誦讀的人數、誦讀的數量、活動組織情況、參與比賽的獲獎人次等諸多方面進行評價。這樣,既促進了班級和教師認真組織和指導學生參與活動,又引導班級和教師之間相互學習,取長補短。
3.制定學校誦讀活動評估細則。教務處從全校學生參與誦讀人數、投入誦讀的時間、誦讀
的範圍和內容、方法和習慣、認知與體驗等諸多方面,制定評估細則。通過觀察、座談和閱卷等多種方式進行調查,對學校組織誦讀活動的質量進行評估,積累經驗,改進不足。
活動模式
1、利用班團隊會、團隊組織及學生會和社團活動、興趣小組、課外實踐活動等現有載體形式,圍繞經典鑑賞、誦讀藝術及書寫技能培養、展示,開展生動、多樣的主題活動、競賽活動、展示活動等。
2、營造富有中華傳統文化特色的學習氛圍,以音頻、視頻、書畫等生動形式及校廣播站、牆報、學校凝音文學社刊(報)等載體展示中華經典及誦讀、書寫、講解實踐。
3、倡導並組織學生走向社會,走進社區,回到家庭,開展優秀傳統文化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宣傳普及工作,國學文化向社會輻射。
3、校內與校外相結合。校內主要由班主任、語文教師和班乾負責,每天用一定的時間開展閱讀活動;校外主要由家長負責,指導和督促學生的誦讀。倡導家長積極參與“父母孩子共讀好書”活動。以此為學生的誦讀活動創造良好的氛圍,同時提高家長的人文素養,推動社會的進步。
4.課內與課外相結合。將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緊密地結合起來,加強課內外閱讀的橫向聯
系。通過課內閱讀指點方法,培養興趣,激發熱情,引導、鼓勵學生在課外涉獵更寬闊的閱讀領域。學生課外閱讀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後,就適時介紹一些與課內閱讀相適應的品位高、對學生有益的書刊,諸如<朱自清散文選> 、《吶喊》、《散文選刊》、《讀者》、 <青年文摘>等,引導學生欣賞作品的語言、把握藝術的構思、辨析人性的美醜善惡,學會對作品進行剖析和評價,將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全面提高鑑賞能力。
5.推薦與自選相結合。教育部推薦了國中階段必讀書目,(語文課程標準》也規定了背誦
古詩的篇目,教材規定了要求背誦的經典詩詞、文言文和現代文。另外教師可以從諸子百家的散文、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經典中選擇適宜學生誦讀的內容,指導學生閱讀。由於學生的個性、情感、生活經歷、興趣愛好、語文經驗各不相同,他們選擇課外的經典詩文也會有所不同。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自主選擇書目和互薦書目,指導閱讀欣賞的方法,讓每個學生都能在一種和諧的氣氛中,積極、主動地進行適合自己水平的閱讀。這樣可以給學生一個自由發揮的空間,讓他們的思想自由靈活地徜徉在學海與書山之中。
條件保障
1、學校領導大力支持,全程關心誦讀活動的開展。
1、組建固定的經典誦讀師資隊伍,專項負責各項活動的開展。
2、建立學生社團基地,以點到面,全面開展專項第二課堂活動,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八、試點工作第一年安排
1、充分利用早讀和升國旗時間誦讀教材中的經典篇目,並進行誦讀技藝專門輔導。
2、結合各學校實際,安排專門課程教學經典誦、寫、講,開設“經典誦、講、寫”技藝訓練講座。
3、將“中華誦經典誦、講、寫”納入課程和教學過程中,並作為教學質量督導檢查的一項內容。
4、將誦讀經典活動納入學校社團活動、競賽活動和校園文化建設中。組織學生開展誦讀、書寫、講解經典的比賽、觀摩活動。
5、圍繞我們的節日,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重要傳統節日,繼續組織開展“中華誦·經典誦讀”系列活動。
注意問題
一、課程教材建設
1、在常規教學中,注重學科教學滲透,特別是在語文、歷史、德育類等課程中融入並強化經典講解、誦讀內容,在教學方式方法上有所創新,並進一步完善教學評價。
2、結合學生課程教學內容開設經典誦讀、書寫、講解的相關講座。
3、在活動開展的基礎上,組織力量選編經典讀本及誦讀、書寫、講解材料、教輔,提供教學資源,編寫符合我校學生實際的校本教材,開設面向全體學生的學經典誦、寫、講,技藝訓練的選修課程。
二、師資隊伍建設
1、以我校現有具有具備國語水平測試員資格的教師以及具備書寫特長的教師為基礎,組建中華誦·經典誦讀行動教師資源庫。
2、積極利用校內繼續教育時間,在廣大教師中開展誦讀活動,提高教師隊伍的教學質量和育人水平,為全面推進經典誦讀行動儲備人才。
三、誦讀人才培育
1、在學生中開展各項誦讀競賽,在競賽中發現人才。
2、對具備特長的學生實行導師制度,對他們進行專項培養,提高他們的誦讀水平。
3、組織有特長的學生積極參加各級比賽,大力宣傳,樹立良好的典型和榜樣。
4、指導特長生作為骨幹,開展好學生社團活動,以點帶面,形成良好的校內學習氛圍。
評論
對中華經典誦讀活動該不該支持
中國教育部去年推出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計畫之後,在社會上引起極大爭論,支持和批評者的聲音此起彼伏,一項看似正常的“指令”帶來的反映多少讓教育計畫制訂者們始料不及。不過,計畫正在執行,效果如何自有他人評說,而09年1月2日教育部又出大動作,將在全國中國小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這也是一項普及全國的“指令”,對此或許有人會說,這也不過是一種形式而已,實乃勞民傷財之舉,不值得提倡。
對中華經典誦讀活動持反對意見者,認為形式主義無益,資源浪費不說,恐怕還會誤人子弟,若操作失誤只會讓中小學生深受形式主義之害,於長遠發展而論也無積極意義。而事實是在中國特殊國情下,形式主義雖嚴重,可沒有形式的實際內容恐怕會大打折扣,且不管這內容是多是少,是真是假,都是有形之質,聊勝於無。比如可有可無的動員大會,有則顯得正式,對於習慣此套動作的國人,無此形式還會覺得不甚自在,能不能認真創作內容還很難說。
相信多數反對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計畫者是因為它的執行力讓人懷疑,受資源、安全等因素所限而無法有效開展,可中華經典誦讀活動則不然,只要能有效地組織就可成行,執行力不成問題,可以在有限或無限的時間內完成,這就給了它實施的前提條件。
當然,說支持誦讀活動,有執行力僅是基礎,重要的還是因為中華經典需要保護、傳承和發揚。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畫軸之上的筆墨紙硯等都可謂中華文化元素的代表符號,而三千弟子誦讀論語也可看做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弘揚。於是,我們看到了在世界的聚焦燈下中華經典的展現,看到了古文化的魅力,而這種文化魅力可以極大地提高國民自信心和文化認同感,更是一種國家自強信念的體現。如果說奧運會開幕式上的傳統文化展現代表一種國家自強信念的話,那么,中華經典誦讀活動則是對這種國家自強信念的一種延續。
也許,國家早已嘗試著且隱蔽地向外輸出中華經典文化,中國不是很早就提出讓漢語走出去的策略嗎?而作為語言支撐的就是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近年來,我們在外國建立孔子學院,支撐學院發展的也是這種文化,中華經典誦讀活動算是為漢語文化外銷培養後備力量。從這個角度看,此活動意義非凡而深遠。
文化“經典”狹義地講可以理解為傳統文化中的優秀成分,它在現代生活中發揮一定的維持日常生活人倫的作用。吸收“經典”,是應該且是合理的,畢竟我們對於傳統文化欠債甚多。幸運的是,學習傳統文化的浪潮即“國學熱”方興未艾。2003年夏天,在湖南長沙舉行了“全國兒童經典誦讀經驗交流會”,據說當時已有了500萬個家庭,60多個城市的少年兒童加入到誦讀儒家經典的行列;由於“讀經”口號的出現以及<甲申文化宣言>的發展,2004年被命名為“文化保守主義年”,此後,關於祭孔,關於是否應該立孔教為國教等等也在爭論中登台亮相。
實踐證明,現在的學生比生活在“文革”中的學生幸運,起碼誦讀祖宗流傳下來的傳統經典不會被打一棒子,也不會被戴帽子,相反還會受到讚譽。所以說,既然誦讀活動是一種進步,是一種傳承,是對未來的一種負責,那么我們就不該以狹隘的眼光去看它,在思想解放的今天,我們應該支持中華經典誦讀活動。
意義深遠
中央電視台、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中國廣播網、江蘇電視台、揚子晚報等多家媒體進行了集中報導,對活動的舉辦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在國家增列傳統節日為法定假日中的第一年,這場誦讀經典作品的主題晚會對清明節的文化內涵進行了深入挖掘和藝術性的展現,給大家提供了親近中華傳統文化的機會。
中央電視台、新華社、光明日報、中國廣播網、中國新聞(記者證樣本)出版報等媒體認為,經常舉行一些經典誦讀會,一是可以改變現在有些人“厚今薄古”的現象,對於加強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也不無裨益。二是有利於留住“誦讀”,有利於提高全民讀書的興趣。三是有利於留住“民俗”,讓洋溢民俗文化的傳統佳節大放異彩。人民網、新華網、新浪、搜狐、網易、騰訊、中國廣播、龍虎網、教育部網站、中國語言文字等十多家網站相繼轉載和發表評論。據初步統計,網路各類轉載報導評論達3000餘篇次。誦讀活動還於3月20日至4月13日開通專設網站,頁面總瀏覽次數約1100萬次,日均瀏覽近50萬次。活動合作網站新浪的日瀏覽量近6000萬次,相關頁面點擊量為5.4萬次。
參加演出的藝術家、觀看演出的師生和社會大眾高度評價中華經典誦讀活動,認為將傳統節日定為法定節假日是很好地保護中國傳統文化的手段,應當在節假日的休閒中銘記傳統,這樣才能用更好的方式去宣傳我們自己的節日,而誦讀經典則是溝通心靈與優秀傳統文化的最直接途徑。不少演員談到,中國的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文化傳統、風俗傳統。這些很有特點、很值得紀念的我們文化歷史上的閃光點,一定不能丟掉!關鍵是怎樣使傳統文化更加“大眾化”,更容易被青年人所接受。作為演員,我們有責任和義務以經典誦讀的方式向年輕人宣傳優秀的傳統文化。
經典誦讀是弘(揚中辦證)揚中華文化很好的形式。這場誦讀晚會有利於緬懷先輩,體會生生不息的民族生機,並從文學藝術作品中尋找價值的肯定和情感的皈依。上海、江蘇、湖南等地觀眾紛紛表示,誦讀晚會別開生面,藝術家朗誦得非常有感情,看了很受感染,晚會既是對昨天的緬懷、對今天的肯定和對未來的展望,也是把為了革命勝利而獻身的先輩、正在為國家建設努力的人們以及青少年的未來聯繫起來的充滿豪情、真情和激情的活動。在這樣一個特殊的節日,通過這樣一個特殊的形式,紀念親人、革命先烈,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很有意義,希望以後更多地舉辦這樣的活動。北京、山東等地網友留言,一個特殊的清明節,我們在優美的朗誦中深情懷念那些故去的先烈和普通人,形式不同,情懷永在。希望在各箇中國小大力開展經典朗誦活動,揚中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