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經典藏書:國學常識全知道

中華經典藏書:國學常識全知道

《中華經典藏書:國學常識全知道》內容簡介:已故著名國學大師季羨林老先生曾提出來“大國學”的概念,他說:“國學應該是‘大國學’的範圍,不是狹義的國學。國內各地域文化和56個民族的文化,都包括在‘國學’的範圍之內。”也就是說,廣義的“國學”,就是中國之學、中華之學,是中華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學術的總稱。國學匯通思想學術、典籍制度、百行百藝、禮儀民俗,蘊含國脈、國魂、國本,是中國人的根基所在、尊嚴所在。從20世紀90年代起,國學熱再次興起,如今方興未艾。

基本介紹

  • 書名:中華經典藏書:國學常識全知道
  • 出版社:雲南人民出版社
  • 頁數:374頁
  • 開本:16
  • 作者:桑楚
  •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222111271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中華經典藏書:國學常識全知道》編輯推薦:“國學”一說,最早見於近代思想家章太炎先生的《國故論衡》。顧名思義,“國學”就是中國之學,是中華民族在數千年歷史中創造的文化。國學堪稱中國人的性命之學,中華文化的學術基礎、固本之學,是全面增加文化素養的學問。

圖書目錄

國家政治
職官制度

皇帝
嫡長子制
儲君皇太子
三公九卿
宰相
十三曹
太尉與大司馬
御史大夫
郡縣制和州縣制
郡守和縣令
刺史
三輔
三省六部制
侍中
尚書僕射
中書令
侍郎
政事堂
御史台
唐代五監
觀察使
參知政事
路、軍、府、州
知府與知州
諫官
轉運使
宣政院
行省制度
達魯花赤
內閣
大學士
品階
封爵
幕僚
酷吏與循吏
宦官
胥吏
紹興師爺
捐納
致仕
洗馬
太傅
丞相
斜封官
員外
太守
縣官
古代官員的品、階、勛、爵
貝勒
衙門
中堂
南北面官制
從察舉到科舉
世卿世祿制
徵辟
郎官郎吏
察舉制度
舉孝廉
九品中正制
科舉制
常科
制科
恩科
進士科
明經科
翰林院
武科
八股文取士
童試與鄉試
會試
殿試
狀元及第
榜眼、探花
進士
舉人
秀才
門生
監生
貢生
帖經、帖括
連中三元
蟾宮折桂
科舉四宴
科場的槍替
學制和教育
學制
國子監
官學
稷下學宮
鴻都門學
太學
學官
同文館
通儒院
京師大學堂
學位
私學
孔門四科
六藝
孔門十哲
書院制度
四大書院
私塾
東林書院
洋務學堂
留學生
孔子論學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不憤不啟
廣博專精
古代禮制
宗法
分封制
兄終弟及
五禮
吉禮
齋戒
祭品
禮器
凶禮
喪禮
葬儀
陵寢
服喪
五服
避諱
朝聘之禮
軍禮
賓禮
嘉禮
相見禮
冠禮
婚禮
守制
丁憂與奪情
兵制與刑制
兵制
民兵制
三軍
軍隊編制
秦漢軍制
徵兵制
戰陣
府兵制
都護府
節度使
樞密院
禁軍和廂軍
募兵制
猛安謀克
五軍都督府
衛所制度
綠營兵
八旗制度
兵與勇
刑制
大理寺
刑部
成文法
《秦律》
《唐律》
《明大誥》
七出
五聽
三法司會審
八議
五刑
十惡不赦
連坐和族誅
凌遲
宮刑
監獄和班房
秋決制度
登聞鼓
賦役和其他制度
均田制
占田法
戶籍
算賦和口賦
均輸
平準
榷法
常平倉
鹽鐵官營
市舶司
井田
三十稅一
租庸調製
兩稅制
徭役
錢法
一條鞭法
黃冊和魚鱗冊
攤丁入畝
大比和貌閱
太醫署
驛傳
后妃制度
政局大變革
堯舜禹禪讓
禹傳子,家天下
商湯滅夏
武丁中興
文王興周
周公制禮樂
管仲相齊
商鞅變法
秦始皇統一六國
漢高祖得天下
漢武帝大一統
王莽改制
光武中興
曹魏代漢
諸葛亮治蜀
魏孝文帝改革
隋文帝楊堅
貞觀之治
女皇武則天
黃巢起義
石敬瑭賣國
陳橋驛兵變
王安石變法
岳飛抗金
成吉思汗雄霸草原
忽必烈治元
明太祖的擘畫
李白成起義
努爾哈赤崛起
康熙統一清朝版圖
洪秀全與太平天國運動
慈禧太后守業賣國
戊戌變法
清帝退位
思想學術
古代哲學命題
太極


陰陽
五行
八卦
萬物類象
有與無
名與實
動與靜
天理人慾
天命
天人感應
心外無物
性善論
性惡論
性三品說
道法自然
齊善惡
格物致知
天人合
倫理、修養和品格
人倫
禮義廉恥
五倫
三綱
五常
主敬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出則悌

仁者愛人
克己復禮





內省
持志養氣
寡慾
知恥
慎獨
守靜
正心誠意
坐忘
知足
溫、良、恭、儉、讓
中庸
立德、立功、立言
殺身成仁
捨生取義
獨善和兼濟
三從四德
節烈
內聖外王
儒家
大同
小康
禮樂征伐白天子出
尊尊與親親
窮則變,變則通
禮治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名不正則言不順
寬政安民為上
上行下效
和同之辨
民為貴,君為輕
王道與仁政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使民不飢不寒
心之四端
忠孝如何兩全
移風易俗
制天命而用之
君權神授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大一統
正始之音與清談
魏晉風度
復性論
太虛即氣
民胞物與
理氣論
明心見性
存天理,滅人慾
王守仁格竹
知行合一
經世致用思潮
道家
老子之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無為而治
治大國若烹小鮮
小國寡民
民不畏死
禍福相倚
功成身退
上善若水
莊子的齊物論
逍遙遊
螳螂捕蟬
材與不材之間
白駒過隙
庖丁解牛與養生
只可意會
莊周夢蝶
外化而內不化
竊鉤者誅,竊國者侯
法家、墨家和其他思想
法先王
法治
公私之交,存亡之本
法、術、勢
法後王
自相矛盾
明故、辨類、是非之理
非攻
尚賢與尚同
非命論
不戰而屈人之兵
離堅白
合縱與連橫
華夷之辨
天人之學
天文歷算
觀象授時
受天命,改正朔
日、氣、朔
乾支計時紀年
“天文志”與“五行志”
三垣與四象
星野
古代的星圖
彗星、行星的運行記載
黃道與黃道吉日
二十八宿
二十四節氣
黃曆
陰曆與陽曆
夏曆、周曆和秦歷
太初曆
授時曆
渾天儀
北斗
季節與十二次
分野
閏月
紀日法
紀月法
漏刻、日晷和圭表
一行測運算元午線
張衡
祖沖之與圓周率
沈括
郭守敬
獨特的中醫
中醫
四診八綱
辨證施治
邪從外來,病由內起
望聞問切
辨證與辨病
未病先防,有病防變
扶正祛邪
中藥與方劑
人體的經絡網
穴位
針灸療法
中醫推拿術
藥膳
中醫十大流派
扁鵲
張仲景
華佗
孫思邈
金元四大家
李時珍
《靈樞經》
《黃帝內經·素問》
《神農本草經》
《肘後備急方》
《千金方》
《本草綱目》
《黃帝八十一難經》
《傷寒雜病論》
《溫病條辨》
十二段錦
陶弘景
奇經八脈
拔罐
導引
子午流注
正骨
懸絲診脈
文學
占代文體
神話傳說

楚辭
樂府詩
古體詩
近體詩
南北朝民歌




駢文
古文
八股文
小說
變文
唐傳奇
六朝志怪和志人小說
筆記小說
神魔小說
世情小說
才子佳人小說
公案小說
譴責小說
話本小說
章回小說
詩話與詞話
文學流派
建安風骨
玄言詩
田園詩
山水詩
宮體詩
邊塞詩
新樂府運動
西崑體
江西詩派
永嘉四靈
台閣體
唐詩派
宋詩派
詩界革命
花間派
婉約派
豪放派
常州詞派
公安派和競陵派
桐城派
文論
文質
文氣
風骨
詩言志
詩緣情
詩可以觀
美刺
賦、比、興
詩教
溫柔敦厚
知人論世
文以載道
意境
選學
紅學
傑出文學家
屈原
賈誼
司馬相如
揚雄
曹操
曹植
阮籍
陶淵明
謝靈運
陳子昂
初唐四傑
孟浩然
王維
李白
王昌齡與岑參
杜甫
韓愈
白居易
劉禹錫
柳宗元
郊寒島瘦
李賀
杜牧
李商隱
李煜
唐宋八大家
柳永
晏殊、晏幾道
歐陽修
王安石
蘇軾
周邦彥
李清照
陸游
辛弁疾
姜夔
元好問
元曲四大家
前後七子
徐渭
湯顯祖
南洪北孔
李漁與《閒情偶寄》
蒲松齡
吳敬梓
曹雪芹
劉鶚
吳趼人
……
史學
文化藝術
民俗文化
百工名物
國學掌故

序言

“國學”一說,最早見於近代思想家章太炎先生的《國故論衡》。顧名思義,“國學”就是中國之學,是中華民族在數千年歷史中創造的文化。國學堪稱中國人的性命之學,中華文化的學術基礎、固本之學,是全面增加文化素養的學問。已故著名國學大師季羨林老先生曾提出來“大國學”的概念,他說:“國學應該是‘大國學’的範圍,不是狹義的國學。國內各地域文化和56個民族的文化,都包括在‘國學’的範圍之內。”也就是說,廣義的“國學”,就是中國之學、中華之學,是中華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學術的總稱。國學匯通思想學術、典籍制度、百行百藝、禮儀民俗,蘊含國脈、國魂、國本,是中國人的根基所在、尊嚴所在。從20世紀90年代起,國學熱再次興起,如今方興未艾。
我們的國家,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我們的祖先留下了5000年文化遺產,國學博大精深、包羅萬象,可以分為天文、曆法、地理、歷史、職官、服飾、器物、玉文化、青銅文化、文學、藝術、戲劇、音樂、武術、美食、民俗、禮儀、婚喪、天工開物、百草醫藥等方面。國學以學科分,可分為哲學、史學、宗教學、文學、民俗學、倫理學、考據學、版本學等;以傳統圖書類別分,可分為經、史、子、集四部。具體而言,國學是以先秦經典及諸子說學為根基,涵蓋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以及同時期的漢賦、六朝駢文、唐宋詩詞、元曲、明清小說和歷代史學等內容。國學從思想體系上可分為儒、釋、道三家。國學的復興,是時代的呼喚與要求。今天,隨著國勢上升,我們自然要大力弘揚國學,也要讓世界了解國學。了解國學也就是了解我們的歷史和現在,也就是了解我們中國人。我們知道,成為文化大國才是真正的強國。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更應該深入全面地了解我們自己的國學,絕對不能夠數典忘祖。
千百年來,國學已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直接影響著國人的思想、意識、倫理、道德和行為。國學不僅是中國悠久傳統文化的明證,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立身處世之本,更是我們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學習國學,了解國學,繼承和弘揚中國文化,是每箇中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作為一個現代人,不能不知道傳統,作為一個中國人,不能不了解國學。然而,國學典籍汗牛充棟,國學內容龐雜浩繁,即使窮盡畢生之力,也難通萬一。
為了幫助讀者更方便、更輕鬆、更快捷地了解和掌握必要的國學知識,開闊文化視野、豐富知識儲備、提高人文修養,編者對浩如煙海的國學知識進行了適當的取捨,選取了最具代表性、最實用、讀者最感興趣的內容,輯成本書。全書分為國家政治、思想學術、天人之學、文學、史學、文化藝術、民俗節日、百工名物、國學掌故9個篇章,涵蓋了國學知識各個方面的內容,為讀者輕鬆掌握國學知識提供了一條捷徑。書中既有分門別類的嚴謹解釋,又有引人人勝的傳略和逸事,可幫助你登堂入室,領略國學的無窮魅力。
本書在廣泛收集資料的基礎上,力求在“新、奇、趣”上下工夫。“新”就是鮮為人知的,很少被其他書籍提到的知識;“奇”就是不一般,能讓人的精神為之一振的事物:“趣”即是興趣,也是趣味,是人們想看、願意看的東西。同時,書中還選配了200餘幅包含多種文化元素的精美圖片,與文字相輔相成,使讀者身臨其境,對國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從中體味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走向世界的今天,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有良好的國學素養。請翻開本書,走進博大精深的國學長廊,領悟國學的精髓,感受國學的智慧,把握傳統文化的脈搏,豐富自身的內涵,成為文化達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