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狼鰭魚

中華狼鰭魚

中華狼鰭魚體小,呈紡錘形,身體最高位於胸鰭腹部之間,體高約為全長1/4—1/5;頭大,喙端圓鈍,頭長與頭高几乎相等,都近於體高體高;眼大,口緣具大的錐形齒,上頜骨口緣平直,有別於戴氏狼鰭魚,背椎42—45個,其中尾部椎體21—22枚,最末三個尾椎上揚。有肋骨18—21對。背鰭位置偏後,起點於臀鰭起點之前的1—2個背椎,此特點略同於室井氏狼鰭魚尾鰭分叉淺,分叉鰭條不多於15條,鱗片圓形,鱗焦近居中央,基區有較多輻射溝。

基本介紹

簡介,特徵,分類研究,

簡介

中文名稱:中華狼鰭魚
化石年代:晚侏羅世~早白堊世
地層層序義縣組下部
生物群落:熱河生物群
化石分布:遼寧省北票炒米甸子、黃半吉溝、四合屯阜新市大五家子、三吉窩鋪及山東萊陽
命名年代:1901年
命名學者:伍德華(A.S.Woodward)
中華狼鰭魚 Lycoptera sinensis
分類地位:狼鰭魚目、狼鰭魚科
化石產地:山東萊陽
地質年代:早白堊世
生活環境:生活於淡水湖泊中
典型大小:體長8cm
中華狼鰭魚化石中華狼鰭魚化石

特徵

體小,呈紡錘形,身體最高位於胸鰭和腹部之間,體高為全長1/4~1/3;頭大,喙端圓鈍,頭長與頭高几乎相等;眼大,口緣具大的錐形齒,上頜骨口緣平直,有別於戴氏狼鰭魚,背椎42~45個,其中尾部椎體21~22枚,最末3個尾椎上揚。有肋骨18-21對。背鰭位置偏後,起點於臀鰭起點之前的1-2個背椎,此特點略同於室井氏狼鰭魚,尾鰭分叉淺,分又鰭條不多於15條。鱗片圓形,鱗焦近居中央,基區有較多輻射溝。

分類研究

中華狼鰭魚的正型標本,是一位叫哈里貝克爾的英國人在山東萊陽附近採集的,藏於大英博物館。1943年,高井冬二曾以中華狼鰭魚為屬型種建立了亞洲魚屬(Asiatolepis)。1963年,劉憲亭等人認為亞洲魚屬不成立,將這種魚又重新劃入狼鰭魚屬。1976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魚類學家張彌曼周家健再次確立了亞洲魚屬,並推測亞洲魚可能為骨舌魚亞目的代表。1995年,金帆等又將這種魚歸入狼鰭魚屬。
中華狼鰭魚復原圖中華狼鰭魚復原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