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華民國國民大會
- 外文名:zhonghuaminguoguomindahui
- 類別:大會
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名義上代表全國國民行使政權的機關。先後於1946、1948年召開。1946年大會任務為制定《中華民國憲法》,又稱“制憲國大”;1948年大會任務為施行憲法,...
中華民國國民大會是依據1947年的中華民國憲法,代表全國國民於中央行使「政權」的機構,為中華民國五權憲政體制中的最高政權機關。中華民國敗逃台灣後,本機構事實上變...
民卅五年十一月十五日,中國國民黨在南京召開國民大會,制定和頒布了《中華民國憲法》。旋於民卅六年年底用政黨提名的方式,在全國各地進行了國民大會代表選舉。又於...
中華民國政府(The governm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是中華民國的政權機構,其歷史最早可追溯至1912年肇建於南京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之後歷經北洋政府、國民政府...
1948(民國37年)年5月20日的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是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舉行的首次全國性的總統選舉,也是“行憲”後的中華民國政府首次在中國境內舉辦的重大政治選舉活動,...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1925年7月1日—1948年5月20日),是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的中央政府機構與最高行政機關。由海陸軍大元帥大本營改組,1925年至1928年與北洋政府相互...
中華民國大總統是1911年12月—1928年北洋政府時期中國國家元首的稱呼。初屬臨時大總統,首任臨時大總統為孫文,此後1913年10月10日後,中華民國選舉出第一任正式大...
(中華民國制憲國民大會湖南區域代表)編輯 鎖定 本詞條缺少信息欄、名片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陳介石,湖南瀏陽人,又名迪光。...
中華民國(1912-1949),位於亞洲東部、東臨太平洋。是辛亥革命以後建立的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簡稱民國。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革命黨在南京建立臨時政府,各省代表...
1946年11月15日至12月25日在南京召開的以制訂《中華民國憲法》為中心議題的國民大會。毛澤東指出,這是蔣介石的非法的分裂的國民大會。1946年全面內戰爆發後,國民黨...
國民革命軍24軍司令部上校參謀,1947年,當選中華民國國民大會代表,1950年,在賀龍的親自介紹下加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為解放軍進入涼山擔任嚮導,旋任184師民族幹部訓練...
1948年3—5月,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1960年一屆三次會議主席團成員,台北區兩權第四研究組召集人。並任亞太國會議員聯合會“中華民國議員團”秘書長,負責籌辦...
中華民國國旗,是中華民國的國家象徵之一。辛亥革命部分省份暫用鐵血十八星旗;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和北洋政府時期法定採用五色旗,由趙鳳昌設計,由紅、黃、藍、白、...
他所提出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革命宗旨被採納為同盟會...國民黨第二屆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中央常務委員;2月兼任國民革命...
中華民國時期政權組織形式先後實行過總統制、責任內閣制、君主制、執政制、大元帥制、委員會制、五院制等各種政體。...
1948年3月29日至5月1日在南京舉行。出席會議的代表1679人。蔣介石主持會議並致開幕詞,標榜這次大會是 “中華民國實行民主憲政的開始”,並反覆強調“戡亂與行憲...
中華民國時期法規辛亥革命後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中華民國時期(1912~1949)歷屆政府頒布的法規,包括南京臨時政府法規,北洋政府法規和國民黨政府法規3個部分。...
賈德耀(1880—1940),字昆庭,安徽合肥人,中華民國時期著名政治家。1919年8月,任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校長,晉中將銜,在擔任保定軍校校長的期間裡,為培養新式軍隊作出了...
中華民國國軍,為中華民國的國家軍隊,即全國陸海空三軍簡稱,為中華民國政府附屬的武裝力量。 該名稱最早來源於北洋政府在1923年制定的《中華民國憲法》,後來制憲國民...
《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是中華民國訓政時期制定的具有憲法性質的檔案,以根本法的形式確定了國民黨一黨專政的政治制度。1931年5月12日由國民會議通過,6月1日公布...
《中華民國浙江省憲法》,簡稱浙江省憲法或浙江省憲,於1921年9月9日正式公布,故又稱“九九憲法”。浙江省憲法是“聯省自治”運動的產物,是中國境內最早公布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