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歷代國寶之謎(上下)》是陝西旅遊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廷洽
基本介紹
- ISBN:9787541822193
- 作者:王廷洽
- 出版社:陝西旅遊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6年3月1日
- 頁數:442 頁
- 定價:20.0
- 裝幀:平裝
《中華歷代國寶之謎(上下)》是陝西旅遊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廷洽
《中華歷代國寶之謎(上下)》是陝西旅遊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廷洽內容簡介故宮建築數量之謎、台北故宮收藏之謎、紅山文化孕婦陶俑之謎、大禹九鼎淪沒之謎、三星堆銅人身份之謎、越王勾踐劍之謎、馬踏飛燕用途之謎、華山廟碑刻被毀...
《國寶消亡之謎》是2011年1月1日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竇忠如。這是《中華國寶之謎叢書》之一,是一部融史實性、藝術性、鑑賞性及故事性於一體的中華文物片斷史。內容簡介 筆者竇忠如在《國寶消亡之謎》中,以犀利的筆觸劃破層層被離奇傳說所遮蓋的歷史迷霧,戳穿一道道被荒誕利害關係所砌築的人為壁壘,...
《中外重大歷史之謎圖考》是2009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作生。本書記錄作者親自踏勘歷史遺蹟,考述歷史謎案,解析史上歷史懸案,如勾踐范蠡被拘的牢獄在淹城,蜀身毒道勘察圖錄,秦始皇傳國寶璽之迷等,是一部專解中外歷史重大懸案的專著。內容簡介 《中外重大歷史之謎圖考(第2集)》就是一部極...
第四篇 解密事件潛藏的真假虛實玄機——歷史怪圈難有論。層層探秘層層謎 第五篇 探索古代文明文物的印記奇觀——華夏文明來探源。國寶珠光最神秘 第六篇 見證歷史遺存的城坊遺址足跡——傾國傾城非傳說,神州土地尋蹤跡 第七篇 了解源遠流長的中國古俗文化——俗風民情是傳承,俗事凡塵是本真 第八篇 揭秘中國...
營盤山遺址不僅將蜀文化的歷史淵源推進至5000多年前,而且以事實表明,蜀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源頭之一。文化淵源 遠在距今4500年左右,在成都平原就已經產生了作為蜀文化源頭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因最先在成都市新津縣寶墩村發現的這處遺址的文化內涵獨特,有別於同一時期周鄰地區的古文化,故命名為考古學上的“寶墩文化...
一、神秘的身世之謎 這隻元代青花大罐在拍賣前曾到北京和上海展出,引起收藏界的高度關注。當時人們估計其有可能創造中國瓷器拍賣世界紀錄,佳士得公司人士估計,其身價將達到1000萬美元,而事實大大超出人們預計。這隻大罐上的“鬼谷下山”圖案為傳世元青花瓷器中的絕品。圖案是鬼谷子坐在一虎一豹所拉的車上下山。...
石鼓(Shi-ku,Stone Drum)又稱陳倉石鼓,中國九大鎮國之寶之一,大秦帝國的“東方紅”。被康有為譽為“中華第一古物”。627年發現於鳳翔府陳倉境內的陳倉山(今陝西省寶雞市石鼓山)。石鼓共十隻,高二尺,直徑一尺多,形象鼓而上細下粗頂微圓(實為碣狀),十個花崗岩材質的石鼓每個重約一噸,在每個石鼓...
2、呂一為了能夠更為熟練地展示中國古老的開鎖技藝,在劇集開拍之前特意去看了很多相關方面的書籍。3、為了能夠真實還原這些絕妙的開鎖技藝,劇組不僅在劇中安排了一系列複雜的鎖具,還派出了大量的開鎖專家在現場開班授課。4、呂一在拍開鎖的場景時,她就特別心虛和心慌,就怕自己一不小心搞錯了,就要連累大家重新拍。...
洪熙通寶是中國古代錢幣之一,由明朝仁宗皇帝朱高熾在洪熙年間(公元1425年)鑄造。“洪熙通寶”傳世所見僅有二枚,皆為國寶級文物。不過泉界對其真偽尚有爭論。此錢泉界多認為是後朝補鑄,其中一枚已經流失,另一枚現存中國歷史博物館。紹武通寶 “紹武通寶”傳為南明小唐王朱聿釒奧在廣州監國、稱帝時所鑄造。
青瓷是中國著名傳統瓷器的一種。在坯體上施以青釉(以鐵為著色劑的青綠色釉),在還原焰中燒制而成。我國歷代所稱的縹瓷、千峰翠色、艾色、翠青、粉青等瓷,都是指這種瓷器。唐代越窯、宋代官窯、汝窯、龍泉窯、耀州窯等,都屬於青瓷系統。“ 青瓷”一名最早見於《百寶總珍集》(南宋無名氏撰),書中專有青瓷...
乾陵地宮位於陝西鹹陽市乾縣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是唐高宗李治和其皇后,也就是後來的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則天的合葬陵。乾陵地宮是陝西關中地區唐十八陵之一。修建於公元684年,經過23年的時間,工程才基本完工。陵區仿京師長安城建制,氣勢雄偉壯觀。梁山是圓錐形石灰岩山體,共有三峰,北峰最高,海拔1047.9米,...
竹子挺拔、俊秀,經冬不凋,自古以來就受到人們的喜愛。中國歷代文人雅士對竹子更是懷有一種特殛殊的感情,贊其“未出土時便有節,及凌雲處尚虛心”的高尚情操。以竹為樂,愛竹成癖,以竹詠志,借竹抒懷,成為詩詞、歌賦、繪畫、音樂、園林等的重要題材。秦代還沒有紙張,主要用的是竹簡,文吏需要經常用隨身...
公元前5000年前後,他們向東進入平原,與土生的華人雜居融合,孕育中華文化。他們的一支向東南遷居進入岷山地區,依山勢而居,壘石為穴。後又循河谷進入成都平原,開始漁獵生活,並撿拾野蠶抽絲。後人將這些居住在岷山河谷的人稱為蜀山氏。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蜀山氏的女子嫁給黃帝為妃,所生的後代就是古蜀王國的...
國家典籍博物館開館當天,還將舉辦國家圖書館館藏精品大展。此次展覽共設定9個展區,匯聚了800餘件難得一見的典籍國寶。每件國寶背後,都有一個頗為傳奇的故事。歷史沿革 國家典籍博物館是依託於國家圖書館宏富館藏,以展示中國典籍、弘揚中華文化為宗旨的國家級博物館,是國家圖書館社會教育職能的新拓展。國家典籍...
周恩來總理還曾將“京西房山大石窩的漢白玉”稱為國寶。1998 年,國家標準工作組在福建泉州市召開的“天然石材統一編號”國家標準審定會中,房山大石窩漢白玉被命名為M1101, 稱之為“中國一號”,並以抗壓強度 156.4Mpa,抗彎強度 19.12Mpa,肖氏硬度 42.4 度,拋光度 102 度而名列“中國名特石材品種”之首...
當我們在太史公的幫助下回到當年的歷史現場,仍能嗅到濃濃的血腥,3000多年前那慘烈的一幕幾乎抹去了整個商王朝的亮色,而比干捨生取義的浩然正氣卻長留世間,引領著歷代諫臣前仆後繼,赴湯蹈火。在中國幾千年的官僚歷史上,忠臣勸諫可謂一道獨特的風景,為人臣者因直諫而遭難甚至付出生命代價的幾乎歷朝歷代都有,...
中山文化主要分布在今定州市和靈壽、平山、晉州一帶的山區,開始都城在靈壽(今中國河北省平山縣三汲鄉境內)第一次被滅國後,復國後在顧定都(今中國河北省定州市)後被滅再復國,仍定都於靈壽,因城中有山得國名。出土的器物中有遊牧文化特點的雙耳銅釜、扁方壺、獸首青銅短劍和金腕飾、嵌松石金質虎形牌飾...
從頭部至尾巴的倒“S”造型與“曲中有直”的雙腿,構成一曲一直的造型,完美地闡釋了中國古代藝術造型的“曲直”理論。“曲”是藝術創作的特徵之切有成就的藝術家在創作中都力避平直、板滯,而著力在曲折翻上下功夫。“曲”是自然界萬物生長、變化發晨的客觀規律。自然界無不以“曲”呈現其美與存在。但是,再...
廣東省博物館位於中國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珠江東路2號,廣州新城市中軸線珠江新城中心區南部,1957年開始籌建,1959年正式開放。廣東省博物館新館於2004年12月奠基開工,2010年建成,總占地面積6.7萬平方米,是廣東省唯一的省級綜合博物館,國家一級博物館,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重點博物館。 [34] 廣東省博物館主要展覽廣東歷史...
法門寺地宮是迄今所見最大的塔下地宮。寶雞法門寺地宮其出土了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銅浮屠、八重寶函、銀花雙輪十二環錫杖等佛教至高寶物,法門寺珍寶館擁有出土於法門寺地宮的兩千多件大唐國寶重器,為世界寺廟之最。2014年10月16日,第27屆世界佛教徒聯誼會在寶雞法門寺舉行。2018中國西北旅遊行銷大會暨旅遊裝備展上,...
迄今為止,世界各大拍賣行瓷器拍賣創下天價紀錄的,都是中國的瓷器。在日本,他也看到了被日本奉為國寶、每年只公開展出幾天的“耀變天目”。這隻產於我國宋代吉州窯的瓷碗,能夠閃爍一圈圈幽幽的光,光因何而生,至今還是個未曾破解的謎。但同時,他在日本走訪調研中,更看到了中國當代陶瓷的差距。當代世界級的...
《清明上河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北宋風俗畫作品,寬24.8厘米(24.8公分),長528.7厘米(528公分),絹本設色,是北宋畫家張擇端存世的僅見的一幅精品,屬一級國寶。清明上河圖生動地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城市生活的面貌。作品以長卷形式,採用散點透視的構圖法,將繁雜的景物納入統一而富於變化的畫卷中,畫中...
4. 國寶還是糟粕?來聽資深專家談如何評價《四庫全書》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8-10-07] 5. 徐潛主編.《中國古籍巨著》.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4:第74-75頁 6. 王世偉.《歷史文獻論叢 》.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4:第417頁 7. 王作華.乾隆皇帝與《四庫全書》的纂修[D]:蘭州大學,2006 8. 叢冬梅 ....
文物專家現場考證,銀槨金棺舍利寶函所居的地宮,原是一處佛塔的塔基。塔是印度佛教建築窣堵坡傳入中國後成為塔建築形式。根據年代推算,此佛塔的建造日期與龍泉寺的前身“昊天祠”相隔年代不遠,即佛塔是在“昊天祠”剛創建不久後修建的。哪為何道觀中要修一個佛塔呢?豈不是不倫不類一件事物,就算是有人願意...
七洞溝古稱虎跳岩、飛泉峽,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森林康養基地和省級影視拍攝基地。景區位於長壽之鄉、中國十佳生態養生旅遊名縣、2019中國最美縣域——長寧縣境內,距成貴高鐵長寧站12公里,為典型丹霞峽谷地貌,森林覆蓋率高達96%,桫欏群落成片,每立方厘米負氧離子含量高達4.7萬個,高...
2006年,景芝神釀劃開了問鼎國酒的星空,以景芝神釀為代表的白酒先貴“芝麻香”國字標準誕生,表明國家對“芝麻香”型白酒的進一步認可,這對中國白酒界的巨大貢獻。歷代傳承 景芝蒸餾白酒的歷史已有一千餘年,有文字記載的景芝高燒(景芝白乾)產於宋元時期,至清代已具規模,其創始人由於時代久遠已無可考。國營...
紅山都大象無形,新中國從這裡走來。蟠龍地大音有聲,奠基禮在此城上演。嗚乎,灑淚憶英烈,把酒祭先賢。曾戰事連連,亦人文涓涓。東元村舊石器猶利,白佛口老坑灰仍暖。南楊莊釉陶石磨儲古韻,台西村鐵刃銅鉞是金言⑨。中山人能歌善舞,靈壽匠鎏金錯銀。封龍山漢碑國寶,毗廬寺壁畫世罕。李春修橋化魯班,...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捨生取義、殺身成仁”、“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天人合一、以和為貴”等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正是源遠流長的中華民族精神在中國歷代優秀文化中的積澱與升華。中國傳統文化本身雖然不可能再度直接成為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