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庫青少年導讀本:故事尋源

中華文庫青少年導讀本:故事尋源

《中華文庫青少年導讀系列:故事尋源》為系列叢書之一,為滿足廣大青少年朋友的閱讀需求,叢書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基礎,以淺顯易懂的語言闡釋古代經典著作,是一部讓青少年朋友快速了解和學習傳統文化知識的綱領性叢書。這套書從青少年朋友的閱讀習慣和接受心理出發,選取了中國傳統文化中最經典的作品,通過精確翻譯、經典解讀、精華編縮的方式編撰成書。其內容舉重若輕、深入淺出;其形式圖文並茂、輕鬆活潑;其語言通俗易懂、明白曉暢。《中華文庫青少年導讀系列:故事尋源》精選《故事尋源》原文中一些廣泛流傳的故事,以簡短而生動有趣的方式講述出來。

基本介紹

  • 書名:中華文庫青少年導讀本:故事尋源
  • 出版社:外文出版社
  • 頁數:220頁
  • 開本:16
  • 品牌:子非魚
  • 作者:中華文庫青少年導讀系列編委會
  • 出版日期:2013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119076737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中華文庫青少年導讀系列:故事尋源》也叫《幼學須知》,其內容非常豐富,包羅萬象,有“讀了《幼學》,走天下”的說法,是中國古代優秀的啟蒙讀物。

圖書目錄

第一卷
天文篇
混沌初開,乾坤始奠
月里蟾蜍,是月魄之精光
風欲起而石燕飛,天將雨而商羊舞
雷神推車之女曰阿香
雪神乃是滕六
牛女兩宿,惟七夕一相逢
披星戴月,謂早夜之賓士
饋物致敬,曰敢效獻曝之忱
誦再生之德,曰二天
心多過慮,何異杞人憂天
事不量力,不殊夸父追日
齊婦含冤,三年不雨
地輿篇
蓬萊弱水,惟飛仙可渡
滄海桑田,謂世事之多變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精衛銜石,比人之徒勞
淄澠之滋味可辨
太守廉則越石見
讓畔而耕,文王百姓之相推
堯有九年之水患
湯有七年之旱災
商鞅不仁而阡陌開
夏桀無道而伊洛竭
道不拾遺,由在上有善政
歲時篇
爆竹一聲除舊
桃符萬戶更新
寒食節是清明前一日
端陽競渡,吊屈原之溺水
中秋月朗,明皇親游於月殿
九日風高,孟嘉帽落於龍山
以術愚人,曰朝三暮四
文臣篇
蕭曹相漢高,曾為刀筆吏
汲黯相漢武,真是社稷臣
思其遺愛,不忍伐其樹
慕其令名,乃三顧其廬
魚頭參政,魯宗道秉性骨鯁
伴食宰相,盧懷慎居位無能
武職篇
范仲淹胸中具數萬甲兵
楚項羽,江東有八千子弟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
風聲鶴唳,驚士卒敗北之魂
親幸細柳營,按轡徐行
韓信受胯下之辱
張良有進履之謙
樊噲為屠狗之輩
第二卷
祖孫父子篇
不痴不聾,不作阿家阿翁
弒父自立,隋楊廣之天性何存
戲彩娛親,老菜子之孝
伯俞泣杖,因母之老
毛義捧檄,為親之存
慈母望子,倚門倚閭
分有相同,曰吾翁即若翁
兄弟篇
遇賊爭死,趙孝以身代弟
煮豆燃萁,謂其相害
姜家大被以同眠
田氏分財,忽瘁庭前之荊樹
夫婦篇
河東獅吼,譏男子之畏妻
蒸梨出妻,曾子善全孝道
張敞為妻畫眉,媚態可哂
陳仲子夫婦,灌園食力
不棄槽糠,宋弘回光武之語
舉案齊眉,梁鴻配孟光之賢
樂昌分破鏡
莊子鼓盆歌
提瓮出汲
窺御激夫
因貧求去
覆水難收
叔侄篇
存侄棄兒,悲伯道之無後
張范遇賊,以子而代侄之生
師生篇
桃李在公門,稱人弟子之多
立雪程門,游楊敬師之至
人稱楊震是關西夫子
朋友賓主篇
雞黍之約,元伯之與巨卿
王陽在位,貢禹彈冠以待薦
杜伯非罪,左儒寧死不拘君
醴酒不設,楚王戊待士之意怠
周公握髮而待士
陳蕃器重徐稚,下榻相延
伯牙絕弦失子期,更無知音之輩
管寧割席拒華歆,謂非同志之人
分金多與,鮑叔獨知管仲之貧
綈袍垂愛,須賈深憐范叔之窘
婚姻篇
御溝題葉,於祐始得宮娥
繡幕牽絲,元振幸獲美女
漢武與景帝論婦,欲將金屋貯嬌
秦晉兩國以聯姻
射雀屏而中目,唐高得妻
婦女篇
淳于緹縈上書而救父
盧氏冒刃而衛姑,此女之孝者
侃母截髮以延賓
村媼殺雞而謝客,此女之賢者
郭氏絕夫之嗣,此女之妒者郭氏
東施效顰而可厭
無鹽刻畫以難堪
外威篇
凡屬東床,俱稱半子
大喬小喬,皆姨夫之號
老幼壽誕篇
姜嫄生稷,履大人之跡而有娠
鱗吐玉書,天生孔子之瑞
身體篇
待人須當量大,師德貴於唾面自乾
受人牽制曰掣肘
趙子龍一身都是膽
不為米折腰,陶淵明不拜吏胥
斷送老頭皮,楊璞得妻送之詩
不服曰強項
丁謂與人拂須,何其諂也
漢張良躡足附耳
唇亡齒寒,謂彼此之失依
咬牙封雍齒,計安眾將之心雍齒
衣服篇
王氏之眉貼花鈿,被韋固之劍所刺
王章未遇,夫妻寒夜臥牛衣
媼袍不恥,志獨超歟
第三卷
入事篇
謝人許物,曰已蒙金諾
虞舜慕唐堯,見堯於羹,見堯於牆
求人改文,曰望賜郢斫
借重鼎言,是托人言事
逢人說項斯,表揚善行
結草銜環,知恩必報
一國三公,權柄分而不一
事有大利,曰奇貨可居
外彼為此曰左袒
處事兩可曰模稜
志在必勝,曰破釜沉舟
木屑竹頭,皆為有用之物
五經掃地,祝欽明自褻斯文
岳飛背涅精忠報國
讒口交加,市中可信有虎
李義府陰柔害物,人謂之笑裡藏刀
李林甫奸詭諂人,世謂之口蜜腹劍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飲食篇
五斗解酲,劉伶獨溺於酒
謙待薄曰草具之陳
戛羹示盡,邱嫂心厭乎漢高
隱逸之士,漱石枕流
昏庸桀紂,胡為酒池肉林
苦學仲淹,惟有斷齏畫粥
宮室篇
笑人善忘,曰徙宅忘妻
譏人不謹,曰開門揖盜
檀道濟不愧萬里長城
器用篇
篤志業儒,曰磨穿鐵硯
劍有干將莫邪之名
刻舟求劍,固而不通
勉人發憤,曰猛著祖鞭
求人宥罪,曰幸開湯網
拔幟立幟,韓信之計甚奇
楚弓楚得,楚王所見未大
楚妃守符而亡,貞信可錄
溫嶠昔燃犀,照見水族之鬼怪
珍寶篇
楚王以璞玉為石,兩刖卞和之足
雍伯多緣,種玉於藍田而得美婦
太公奇遇,釣璜於渭水而遇文王
孟嘗廉潔,克俾合浦還珠
相如忠勇。能使秦廷歸璧
廣錢固可以通神
熊袞父亡,天乃雨錢助葬
仲儒家窘,天乃雨金濟貧
崔烈以錢買官,人皆惡其銅臭
秦嫂不敢視叔,自言畏其多金
漢楊震畏四知而辭金
王夷甫口不言錢,乃謂錢為阿堵物
貧富篇
無米曰在陳,守死曰待斃
家徒壁立,司馬相如之貧
餓死留君臣之義,伯夷叔齊
資財敵王公之富,陶朱倚頓
石崇以蠟代薪,王愷以飴沃釜
捉襟見肘,納履決踵
疾病死喪篇
瘧不病君子,病君子正為瘧耳
謝安夢雞而疾不起,因太歲之在酉
楚王吞蛭而疾乃痊,因厚德之及人
吉地曰牛眠地
樹欲靜而風不息,子欲養而親不在
第四卷
文事篇
多才之士,才高八斗
雁帛鸞箋,通稱簡札
士別三日
面壁九年,始有此神悟
白雪陽春,是難和難賡之韻
裁詩曰推敲
開卷有益,宋太宗之要語
趙匡胤代位於後周,陶谷出詔
江淹夢筆生花,文思大進
科弟篇
文章入式,有朱衣以點頭
孫山外,紅勒帛,總是無名
製作篇
古結繩記事,倉頡制字代繩
神農嘗百草,醫藥有方
燧人氏鑽木取火,烹飪初興
有巢氏構木為巢,宮室始創
秦政防胡,特築萬里長城
筆乃蒙恬所造
技藝篇
善射者,穿楊貫虱
陳平作傀儡,解漢高白登之圍
孔明造木牛,輔劉備運糧之計
張僧繇畫壁龍,點睛則雷電而飛騰
訟獄篇
雖囹圄便是福堂,而畫地亦可為獄
兩爭不放,謂之鷸蚌相持
請公入瓮,周興自作其孽
釋道鬼神篇
錢鏗即是彭祖,八百高年
葛仙翁作戲術,吐飯成蜂
欒巴暝酒滅火
岩石點頭,天花墜地
龍虎並伏,雞犬俱升
貯乾坤於一壺,道法何其玄
鳥獸篇
狐假虎威,謂借勢而為惡
勝負未分,不知鹿死誰手
美惡不稱,謂之狗尾續貂
謙己愛兒,曰老年舐犢
畫蛇添足
杯弓蛇影,自起猜疑
塞翁失馬,難分禍福
丙吉問牛喘,恐陰陽之失時
苛政猛於虎,壯士氣如虹
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
黔驢之技,技止此耳
勢弱難敵,謂之螳臂當轍
賤反輕貴,似學鴛鳩反笑大鵬
燕雀焉知鴻鵠志
指鹿為馬,秦趙高之欺主
叱石成羊,黃初平之得仙
妄自稱奇,謂之遼東豕
其見甚小,譬如井底蛙
沐猴而冠,笑人見不恢宏
守株待兔,言其守拙無能
鮒魚困涸轍,難待西江水
花木篇
蘭為王者之香
樗櫟乃無用之散材
苻堅望陣,疑草木皆是晉兵
竇鈞五子齊榮,人稱五桂
鈕麂撞槐樹而死
越王嘗蓼,必欲復吳之仇
修母畫荻以教子,誰不稱賢
廉頗負荊以請罪,善能悔過
彌子瑕常恃寵,將餘桃以啖君
秦商鞅欲行令,使徙木以立信
成王剪桐封弟,因無戲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