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中華大螳螂
- 拉丁學名:Parattenodera sinensis Saussure
- 別稱:長螳螂、大刀螂、中華刀螂
- 界:動物界
- 門:節肢動物門
- 亞門:六足亞門
- 綱:昆蟲綱
- 亞綱:有翅亞綱
- 目:螳螂目
- 科:螳螂科
- 亞科:螳亞科
- 亞屬:大螳螂屬
- 種:中華大螳螂
- 分布區域:分布范固遍及全國各省區
- 總目:蜚蠊總目
外形特徵,分布範圍,套用價值,入藥部位,生物學特性,飼養方法,孵化期,若蟲期,成蟲期,
外形特徵
頭近似三角形:顏面狹,複眼大並向外突出;觸角短小絲狀;前胸背板長於前足腔節:前翅革質前緣帶綠色,展開時可見黃褐色翅脈;後翅稍長呈扇形,黃褐色,近前緣中部有棕褐色斑。雌性腹部扁寬,雌體長75—90毫米,孕卵時特別膨大;雄蟲身體細長,腹部呈簡形。前足粗大,基部外緣有短刺17個左右,腿節下外緣有短刺4個,前足類似鐮刀形,善於鉤捕,是昆蟲綱中典型的捕捉足種類。卵為中藥螵蛸。有益昆蟲。
分布範圍
分布范固遍及全國各省區。國內巳知分布於廣東,台灣,福建,江蘇,浙江、湖南,四川、安徽,河北以及北京等地,國外分布於日本、越南、美國,是重要的捕食性昆蟲之一.它食蟲範圍廣,食量大,生殖力高。
套用價值
中華大刀螳螂的卵蛸——桑螵蛸,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桑螵蛸含有18種胺基酸,其中8種為人體必需的胺基酸,還含有7種磷脂成分。桑螵蛸有抗尿頻和收斂作用。磷脂有減輕動脈粥樣硬化作用,並能促進紅細胞的發育及其他細胞膜合成,桑螵蛸性味甘、鹹、溫、無毒,入肝、腎經。除桑螵蛸以外,螳螂也可入藥,即將螳螂的成蟲乾燥入藥。螳螂有滋補強身、健腎益精、止搐定驚功能。主治體虛無力、小兒驚風抽搐、遺尿、瘡及神經衰弱等。中華大刀螳螂也具有一定的生防價值,若蟲和成蟲均可以捕食多種果樹、蔬菜、花卉上的中小型害蟲,甚至某些大型害蟲,如鞘翅目、鱗翅目、直翅目昆蟲。中華大刀螳具有捕食量大、捕食害蟲時間長、食蟲範圍廣等優點。
入藥部位
乾燥卵鞘(桑螵蛸OOtheca Mantidis)或全體(螳螂Paratenodera seu Statilia)。國內巳知分布於廣東,台灣,福建,江蘇,浙江、湖南,四川、安徽,河北以及北京等地,國外分布於日本、越南、美國,是重要的捕食性昆蟲之一.它食蟲範圍廣,食量大,生殖力高。
生物學特性
蝗螂的生活周期均在一年內完成,一生中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發育階段,故屬於不完全變態類的漸進變態。若蟲期脫皮7~11次,經8~12齡後到達成蟲期。齡的增減受環境和食物多少的影響。
產卵期,每年7月中旬,多數種類即陸續進入成蟲期,於8月下旬經雌雄交配,雌蟲選擇樹木枝幹或牆壁、籬笆、石塊上、石縫中產卵。產卵時先由左側附腺分泌泡沫狀蛋白物質於生殖腔開口處,右側附腺分泌出二酚醛類物質,使分泌的蛋白物質凝固為一層較堅硬的外殼筱蓋在卵塊外面,形成卵鞘。一隻雌蝗娜所產卵鞘的多少、卵鞘的大小以及鞘內卵粒的多少,因不同種類而有差異,一般可產下1~4個卵鞘。每完成一個卵鞘需2~4小時,一個卵鞘內的卵粒40一300個不等。初產的卵鞘為白色或乳白色,較柔軟,經5~10小時後即變為土黃色或黃褐色,也有的變為黑褐色。產在桑枝上的則稱為桑螵蛸。由於卵鞘有大小、長寬、圓扁以及顏色的不同,故有夷帽、野孤狸鼻涕、止尿狗等民間俗名。各種蝗螂均以卵鞘保護卵細胞渡過寒冬。翌年6月初,越冬卵開始孵化,故有“仲夏蝗螂生”的說法,一直延續到7月上旬,卵的孵化時間早晚,除與當年的溫濕度有關外,還與產卵處所接受光照的強度或時間長短很有關。
若蟲期,卵在鞘內經胚胎髮育為若蟲後,即借身體的蠕動和卵的脹力,上升至成蟲產卵,並從做鞘時留下的孵化掙脫卵膜孵化出來,並藉助於第十腹板上分泌的膠質細絲,將卵殼及蟲體粘連懸掛著,有時可拉成10餘只的長串,不久早孵化的個體,即借徽風蕩漾用足抓住周圍物體各奔東西,這種自然現象,也是蝗螂生活中避免互相殘食,保存自身物種的一種本能。卵的孵化時間,多在早晨4時開始至8~9時最盛(中華蝗螂);廣腹幢螂則多在下午18時左右為孵化盛期;薄翅幢螂以9~12時為姆化盛期。1~2齡蟲自相殘食性較強,在自然環境中,一般只有10%~20%成活率。這種自相殘殺現象,可能是蝗螂蟲口數量自控到一定數量的種間機制,這種種間機制的產生與幼小若蟲的耐飢餓力有關,因為一、二齡蟲在完全缺食的情況下4~5日即死亡,後期若蟲在缺食情況下也只能維持11~18天的生命期,若蟲與成蟲形態相似,只是若蟲不同齡期的腳部背向有由小到大的翅芽,末齡完成後,才長出起著飛翔作用的兩對大翅。
成蟲期,每年7~10月為成蟲的陸續發生期,一般雄性成蟲成熟期較雌性早10餘天,羽化為成蟲後經歷10~15天就可進行交配,交配時間2~4小時,交配前期是螳螂取食量的最高峰。當食物貧乏時,雌性有進攻雄性並作為獵物而被取食,人們稱為“妻食夫”現象。這種生活中的行為,被解釋為由於雄性的咽下神經節可分泌一種激素,促使它的側向運動和腹部外生殖器的抱握運動,因此,雌性獵食雄性常先吃頭,這樣可破壞雄性的咽下神經節,有利於雙方接觸成功,另外,有人認為,由於雄性成熟期早,此時雌蟲性器官尚未發育成熟,是不接受交配的非婚反抗表現,還有人認為,雌吃雄是為雌性腹內卵子的早熟補充營養,在一般情況下,只要雄蝗螂能把握時機與雌性迅速完成交配過程,也可幸免於難。從以上種種解釋看,雌性吃雄性主要是圍繞求婚、交配、營養三者的相互關係而產生的一種保持種群優勢的自然行為,在這種行為的過程中,由雌性擔負繁衍後代的主要責任。
飼養方法
孵化期
孵化時間
在北方,螳螂卵秋季採集,春季孵化。實際上,將卵放在家幾個星期後就會發育成熟,因此很可能在食物匱乏的冬季,小螳螂就在溫暖的室內提前孵化了。如無較好的條件,建議將卵冷藏待春季自然孵化。
卵的保存方式
螳螂卵呈棕褐色,外層很結實,中間有一層乾燥的白色泡沫狀覆蓋物。如果將這層覆蓋物清理乾淨,會發現兩排“鱗片”——這是小螳螂出世的地方。參照野外的天氣,應定期給卵噴一些水,以防其過於乾燥。
小螳螂剛鑽出卵時非常小,需要經歷一次蛻皮才能完全變成螳螂的樣子,此時小螳螂藉助一根卵里拉出的絲倒掛身體進行蛻皮。因此,孵化期間如果卵已被從原處取下,最好用針穿過卵鞘的外皮(不要傷到卵)懸掛起來,方便幼蟲蛻皮。
水源與空間
剛孵化的小螳螂身體很軟,呈白色,頭部有突起的液泡,完全沒有防禦能力。過一會逐漸變成黃棕色(保護色:與卵鞘顏色相近),液泡逐漸被吸收,小螳螂身體變硬,開始具備一定的防衛能力。這個時候的小螳螂會很渴,可以用噴霧提供一些水。注意保暖,第二天再餵食。
一顆卵孵出的螳螂數量眾多,如果空間不夠,小螳螂過於擁擠,會導致死亡,因此一定要注意空間的調整。
若蟲期
餵食
對於不同時期的螳螂,食材的選擇也有所不同。1~2齡,選擇果蠅等體型較小的昆蟲;3齡,根據螳螂體型選擇食材,3齡後最好餵蝗蟲、蚱蜢等,蜘蛛等有毒的儘量不要喂,寵物市場賣的麵包蟲,因脂肪含量過高不建議餵食。
獨立空間
為防止螳螂互殘,需提供足夠的獨立空間。如果放在容器內,大約15立方厘米的盒子就可以。
蛻皮
雄性螳螂一般要經歷7次蛻皮,雌性一般為8次。螳螂蛻皮時身體很軟,如果碰到阻礙物,很容易導致身體變形而蛻皮失敗。應在飼養容器內準備攀爬物,保證螳螂蛻皮時頭部不著地。尤其是羽化這個關鍵時期,更應注意,可讓其在樹枝上完成。
光線的影響
螳螂在晚上眼睛會變成黑色,這時不要突然將其轉移到亮處,會導致其眼睛留下黑斑,影響視力以及觀賞性。
成蟲期
餵食
成蟲期可餵蝗蟲、蚱蜢之類的大一點的昆蟲,也可以飼餵人工飼料。
繁殖
成蟲期可以考慮繁殖,給予適當的空間和載體讓螳螂交配,雌螳螂交配前儘量吃飽,否則它可能會將雄螳螂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