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分支睪吸蟲病

中華分支睪吸蟲,肝吸蟲外形如葵花籽狀,蟲體較薄半透明,前端較細,後端鈍圓,蟲體大小約10~25×3~5毫米,鏡下見,口吸盤略大於腹吸盤,後者在蟲體前端1/5處。口吸盤在蟲體最前端,下接咽及短食道,然後分叉,延伸至蟲體的末端形成盲端,有口無肛門。雌雄同體,兩高度分枝的睪丸前後排列在蟲體的後1/3,染成深紅色。睪丸分枝是此蟲形態上的主要特徵。卵巢邊緣分葉,位於睪丸之前,大而囊狀的受精囊在睪丸與卵巢之間,卵巢與腹吸盤之間是高度迂曲充滿蟲卵的子宮,卵黃腺在蟲體中部的兩側,染成棕黃色。生殖孔在腹吸盤前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華分支睪吸蟲病
  • 別名:肝吸蟲病
  • 蟲體大小:10~25×3~5毫米
  • 類型:寄生蟲病
定義,病原學,臨床表現,診斷,治療,預防,

定義

中華分支睪吸蟲寄生於膽道引起的一種寄生蟲病。又稱肝吸蟲病。主要因食入未熟的淡水魚而感染。臨床表現主要為慢性消化功能紊亂、肝區疼痛和肝臟腫大,重者可致肝硬變。還常並發膽道感染、膽囊炎、膽石症及膽管細胞癌等。本病分布在亞洲,多見於中國、日本、朝鮮等國。估計全世界感染人數達1900萬。1984年中國湖北江陵西漢古屍研究結果表明,早在2300多年前,此病就存在於中國。現分布於華南、西南、華北、東北等24個省、市、自治區,人群感染率約為0.1~57.0%。尤其是廣東等省居民有食“魚生”和“魚生粥”的習慣,更易受染。

病原學

中華分支睪吸蟲屬扁形動物門,吸蟲綱,復殖目,後睪吸蟲科,分支睪吸蟲屬。成蟲體形狹長、扁薄,前端尖,後端鈍,大小為10~25×3~5mm。有口、腹兩個吸盤。雌雄同體,兩個睪丸前後排列,睪丸大而多、分枝,為本蟲的特徵。蟲卵為人體寄生蟲卵中的最小者,黃褐色,形似芝麻,前端較窄,有小蓋,內含一個已育好的毛蚴。成蟲定居於人或其他終寄主(貓、狗等)的肝膽管里,以組織液和粘液為營養。排出的蟲卵隨膽汁到達腸腔,再隨糞便排出體外。蟲卵落入水中,被淡水螺(第一中間寄主)吞食後,卵內的毛蚴即在螺體內孵出,形成胞蚴。胞蚴發育、增殖,形成多個雷蚴,雷蚴再發育成多個尾蚴,成熟的尾蚴自螺體逸出後,在水中遇到一定種類的淡水魚(第二中間寄主),就鑽入其體內形成囊蚴。人或動物若食入未熟的帶囊蚴的魚,蚴蟲即在十二指腸內破囊而出,經總膽管進入肝膽管,經20天左右發育為成蟲,並開始排卵。成蟲壽命可達15~25年。在中國能作第一中間寄主的淡水螺種類甚多。能作第二中間寄主的淡水魚主要屬鯉科。感染階段的囊蚴主要寄生於魚體的肌肉中,亦可見於鰓、皮、鱗和鰭等部位。在中國福建、遼寧、江西、廣東還發現淡水蝦也可為本吸蟲的第二中間寄生。除人外,很多哺乳動物(如貓、狗)都可有本蟲成蟲的自然感染,成為自然貯存寄主。在中國,食用淡水魚常和螺生活在同一水體,若人和動物含蟲卵的糞便污染水域,螺和魚即有受染的可能,而當地若有吃生或半生魚蝦的習慣,本病就有可能在人群中流行。

臨床表現

輕度感染者症狀不明顯。多數病例表現為慢性過程,感染後逐漸出現食欲不振、乏力、上腹部不適、腹瀉、腹脹、消化不良、肝區痛和肝臟腫大等。少數急性患者除上述表現外,尚有發冷發熱、輕度黃疸等,嚴重病例可出現重度營養不良、血漿蛋白低、貧血、肝硬變,並可見全身水腫、腹水、最後死於極度衰竭、繼發感染肝功能衰竭。有時還並發膽道感染、膽囊炎、膽石症和膽管細胞癌。蟲體數量多時可阻塞膽道,造成梗阻。若蟲體寄生於胰管可引起胰腺的合併症,感染嚴重的兒童可表現侏儒症。

診斷

根據流行學史和臨床表現可懷疑本病。糞便或膽汁中查到蟲卵即可確診。由於糞便中殘渣多,蟲卵小,有時需要多次複查才能發現。膽汁中蟲卵多,檢出的陽性率高,但十二指腸流操作複雜,不能普遍套用。此外,皮內試驗、間接血凝試驗酶聯免疫吸附試驗、間接螢光抗體和對流電泳等免疫學診斷方法,均可協助診斷及流行學調查,但不能作為確診的唯一根據。

治療

包括病因治療、對症治療、支持治療和合併症的治療。目前常用的病因特效治療藥物為吡喹酮,其療程短(只1~2天),療效高(近100%),副作用小。六氯對二甲苯療效亦佳,但療程長,副作用大。呋喃丙胺也有一定療效,但對嚴重感染者效果稍差。丙硫笨咪唑效果比吡喹酮稍差,但可以同時治癒並存的線蟲感染。停藥半年至1年後蟲卵持續陰性者,可以認為已經根治。嚴重感染合併肝硬變的病例應及早給予病因治療和對症支持治療,有時尚可挽回生命。合併膽道感染時,應及時控制並發感染。蟲體或結石造成膽道梗阻時,應及早手術治療。

預防

大力開展衛生宣傳教育,不吃未熟的魚,抓魚後洗手,切生、熟菜用的刀、砧板要分開。搞好糞便管理,減少魚、螺等感染機會,切斷本蟲的生活史和流行環節。有條件時在病區進行普查普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