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電影製片管理機制比較研究

中美電影製片管理機制比較研究

《中美電影製片管理機制比較研究》作者肖懷德,導師陳旭光,學位級別為文學博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美電影製片管理機制比較研究
  • 作者:肖懷德
  • 導師:陳旭光
  • 學位級別:文學博士
內容簡介
好萊塢電影工業百餘年的發展離不開其在不斷自我調整和修正中逐漸建構的一套既穩定,又不斷發展和完善的製片管理體系。自新世紀以來中國電影全面推進產業化進程,電影市場呈現連續的爆發式增長,但是也暴露出很多結構性問題,這很大程度上與中國電影製片管理機制的相對滯後有關。開展中美電影製片管理機制比較研究,發現自身的結構性缺陷,尋找差距,並結合自身工業環境和發展階段制定可行性路徑,已成為當下中國電影產業研究的一項重要議題。
製片人(Producer)是好萊塢製片體系中的關鍵角色,製片管理(Producing)是製片人的核心使命。製片管理不僅包括電影製作過程的管理,其更豐富的內容在於電影劇本的開發、電影融資以及製片人通過行使其“樞紐”的職責實現對電影創意的管控和與其他主要工種之間的權力制衡。中國電影自誕生以來就被賦予了更多的意識形態功能,尤其是建國後在社會主義計畫經濟下形成的以“指令性管理”為特徵的“統購包銷”制度及“導演中心制”對製片管理影響至深。製片管理成為一種行政性的計畫行為,而非市場和產業行為。因此長期以來製片管理在中國被狹隘地定義為製作管理(Production management)。但是很明顯,伴隨著創意經濟和媒體全球化帶來的外部環境改變,體制改革和產業化進程帶來的內部內容結構、資本結構、市場結構等內部機制的改變,傳統意義上的製片管理概念已經無法滿足現代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的需求,要求我們重新定位和定義其功能與範疇。
本論文以工業史研究、比較研究、實證性研究、案例分析等為主要研究方法,以管理學、政治經濟學、金融學、類型學等多學科理論為支撐,從縱與橫兩條主線對中美電影製片管理機制進行了綜合、深入的比較研究。縱向來說,本文分別以美國好萊塢電影工業製片體系的演變和中國電影製片機制的演變為主要線索,梳理了中美兩國當下製片管理機制的演變邏輯和歷史脈絡,為當下的一些問題研究準備了一種充分的史學關照。橫向來說,本文分別從巨觀、中觀和微觀三個視野層面對中美電影製片管理機制進行比較研究。巨觀層面關注工業體系中製片管理體制的運行,中觀層面關注製片主體內部的製片管理機制設定及內部權力主體之間的權力制衡,微觀層面從製片人機制設計、融資管理機制、劇本開發機制等三個維度展開研究。制度設計、權力關係是本文始終專注的研究焦點,製片人是本文始終鎖定的重要研究對象。
本文共分為導論和六個章節構成。導論一重點闡述了本研究的意義、範疇、方法和目的。第一章從產業史角度出發,重點分析了經典好萊塢“製片人中心制”的理論背景、工業背景和運行機制,闡述了其對好萊塢電影工業的整體影響。第二章從巨觀視角出發,將製片主體作為工業體系的一部分,系統分析了好萊塢製片管理結構從傳統的“製片人中心制(central producer system)”過渡到獨立製片人為主體的“打包單位制度(package-unit system)”的理論邏輯,揭示了其轉變的歷史背景和影響因素,背後的社會、經濟和文化脈絡,探尋製片主體與其他工業主體之間的運行與權力制衡關係,分別對好萊塢、中國巨觀製片管理機制及兩國之間進行比較研究。第三章從中觀層面出發,將視角鎖定在製片主體內部的製片管理機制建設上,探尋中美兩國製片主體內部製片團隊的變化、部門的權力轉移等問題,並進行比較研究。第四章到第六章從微觀層面關注電影項目的製片管理實踐,鎖定電影項目製片管理中的製片人、融資和劇本開發三個核心環節,分別對中美兩國的製片人機制、融資管理機制和劇本開發機制展開深入的分析和比較研究。
在比較研究過程中,本文始終堅持不能忽視中美電影在功能、屬性、產業化時間坐標、市場定位、觀眾的文化觀念和審美取向等方面存在的差異,不能忽視中國電影產業在近十年的產業化探索中在機制創新所取得的成就等基本原則與立場,避免陷入一種對兩個不在同一個時間坐標上的工業體系的純數學邏輯意義上的比較分析。因此,我們既要看到中國電影製片管理機制在產業化進程中積極借鑑好萊塢經驗,並結合本土發展實際取得的成就,也要認識到自身存在很多結構性缺陷,全面審視自身的階段性目標和任務,為相對完善的中國電影製片管理體系的建構提供一定的理論支撐。
關鍵字:製片管理機制 製片人機制 融資管理 劇本開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