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牟博物館位於河南省鄭州市中牟縣,共收藏文物972件,展示了中牟的歷史溯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牟博物館
- 地理位置:河南省鄭州市中牟縣
- 類別:歷史類
- 投用時間:2018年
中牟博物館位於河南省鄭州市中牟縣,共收藏文物972件,展示了中牟的歷史溯源。
中牟博物館位於河南省鄭州市中牟縣,共收藏文物972件,展示了中牟的歷史溯源。1歷史沿革2018年,中牟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1展出內容中牟博物館共收藏文物972件,文物時代跨度從新石器時代到近現代,分為序廳、新石器時期、夏...
截至2023年末,中牟縣共有公共圖書館1個,圖書館智慧書房6個,文化館1個,博物館1個,藝術表演團體1個。廣播電台1座,電視台1座。全縣廣播人口覆蓋率100%,電視人口覆蓋率100%。有線電視用戶20727戶,比上年下降27.4%。醫療衛生 截至2023年末,中牟縣共有衛生機構32個,其中:醫院2個,衛生院14個,監督機構1...
一級圖書館 中牟縣圖書館始建於1978年,新館於2008年12月正式開館。地處於新城區青陽街與商都路交叉口文化活動中心綜合樓,與文化館、博物館同樓辦公。位於一、二樓,面積1400平方米。 [1] 相關星圖 第七次全國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上等級館“一級圖書館”名單 共1302個詞條846閱讀 ...
是年,河北省史學會、邯鄲市史學會、邯鄲市博物館聯合中國先秦史學會在邯鄲市召開全國趙文化學術研討會,並出版了與會學者專家的論文集,其中對趙都中牟多方位的探索,令學術界所矚目。1993年,張新斌先生撰文,首先提出了鶴壁鹿樓為趙都中牟說”。之後,姚志國、王文強二位先生又相繼提出鶴壁故縣為趙都中牟說。圍繞...
中牟縣文化廣電旅遊局是中牟新區政府工作部門,為正科級。根據《中共鄭州市委辦公廳、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中牟縣機構改革方案〉的通知》(鄭辦文〔2018〕46號),中牟縣文化廣電旅遊局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文化廣電和旅遊、文物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堅持和加強黨對文化廣電和旅遊、文物工作...
鄭州大信廚房博物館是河南省乃至全國唯一一家以廚房為主題的專業公益性博物館。鄭州大信廚房博物館從歷史和人文的角度,以人與神的關係作為主線,研究中國人的個性化需求以及飲食方式和思維方式,以古代漢灶、青銅使用器、現代雕塑、七星灶、滿漢全席、五穀的由來,弘揚悠久的傳統中國廚房文化。性質 出資人河南省大信整體...
鄭州明月家居藝術博物館是非國有博物館,法人登記機關為鄭州市民政局。歷史沿革 鄭州大信明月家居博物館通過大量珍貴的歷代隨葬明器,及家園、家具、家廚、家國四個單元進行展陳,系統的展示中國人“家”的歷史和文化。通過文物實證了家國一體、 家國同構文化的形成、發展和現實意義和佑我中華5000年國脈不斷的事實。展出...
鄭州啟原木雕藝術博物館是非國有博物館,法人登記機關為鄭州市民政局。據2022年國家文物局信息顯示,現有館藏文物491 件(套),年參觀量 10.31萬人次。歷史沿革 非洲雕刻是藝術與宗教、民俗、社會意識相互融合的結果,是原始文明的遺存,人類的初心,現代藝術的母親。研究非洲藝術的目的是立足於當前工業化、智慧型化...
大堂的頂部正中嵌檁上,還留有清同治八年同知銜知縣歐陽霖整修大堂的題記:大清同治八年歲次己巳夏四月同知銜調署葉縣事中牟縣知縣澎澤歐陽霖重建運同銜戶部主事邑人杜鶴慈監修。這一題記見證了縣衙前後數百年的滄桑歷史,在“官不修衙”的說法廣為流傳的封建時代,能伴隨著古縣衙一直保存至今更顯得彌足珍貴。“走...
鄭州鏡像藝術博物館是位於鄭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鳳棲街69號5號樓1層的博物館。據2022年國家文物局信息顯示,有館藏文物 301件(套),年參觀量10.22 萬人次。歷史沿革 當代藝術家通過其創作的作品參與人類的發展,從蓬皮杜藝術中心的實踐我們看出,藝術已經走出塔尖兒,它正以未來生活的參與者、革新者的身份進入現代...
黃河博物館(Yellow River Museum)成立於1955年,位於鄭州花園路與迎賓路交叉口,迎賓路402號。隸屬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黃河博物館占地7000平方米,建築約2900平方米,其中陳列面積1200平方米。黃河博物館作為世界上最早成立的江河博物館之一,截至2016年是中國唯一一座以黃河為專題內容的自然科技類博物館,隸屬水利部...
中牟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是中牟縣人民政府工作部門。主要職責:(一)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具體落實中央、省、市關於文化藝術、廣播電影電視、新聞出版和著作權、文物、旅遊等方面的方針、政策。(二)負責擬訂並實施全縣文化藝術、廣播電影電視、新聞出版、文物、旅遊事業發展戰略和規劃。(三)負責全縣...
漢“中牟令陳官印”銅印 漢“中牟令陳官印”銅印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璽印符牌。
趙王城建於趙國遷都邯鄲前後,據記載,趙敬侯元年(前386年)把國都從中牟遷到邯鄲,歷經八王,共158年,至趙王遷八年(前228年)為秦國所占。前209年,秦將章邯攻趙王歇,下令“夷其城廓”,一代名都從此毀壞,以後逐漸變為廢墟。這座古城遺址,經歷了兩千多年,仍雄偉壯觀,它對於研究我國封建社會初期都城...
湖濱區境內於1957年,設立郊區;1986年,設立湖濱區,湖濱境內虢國車馬坑比兵馬俑早600年,2003年虢國車馬坑博物館榮獲“全國十大精品博物館”稱號。陝州城遺址內的古建築寶輪寺塔,是中國現存古代四大回音建築之一,比北京天壇回音壁早358年。三門峽黃河大壩1960年建成蓄水,為世界上治理多泥沙河流和混水發電提供了成功...
北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陳橋兵變後,以開封為國都,稱東京。開封府建置不變,轄16縣(開封、祥符、尉氏、陳留、雍丘、封丘、中牟、陽武、延津、長垣、東明、扶溝、鄢陵、考城、太康、鹹平),祥符(原浚儀縣)、開封兩縣仍同為附郭縣。從太祖建隆元年(960年)到欽宗靖康二年(1127年),東京歷經9個皇帝,...
元末明初時期,朱仙鎮因賈魯治河而再度崛起,並逐步確立了自己“四大名鎮之一”地位。元末黃河先後多次在開封決口,至正十一年(1351年),元順帝派賈魯為工部尚書兼總治河防使,專職治河事宜。賈魯首先將黃河逼入故道。又引密縣水,經鄭州、中牟,折南至開封朱仙鎮,而後匯入古運河,直達商水縣入淮。賈魯此舉既...
中牟:城市書房“火力”全開打造“愛閱之城”為豐富周末讀者生活,中牟縣圖書館各城市書房於2024年1月20、21日,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文化活動,讓廣大讀者盡享豐盛的文化大餐。一枝一葉一世界,一針一線總關情。手工縫製沙包,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活動伊始,書房志願者魏老師給小朋友們講解了縫沙包的...
河南省委常委、鄭州市委書記馬懿,副省長張廣智,導演王潮歌,建業集團董事長鬍葆森,作家李佩甫、鄭彥英、孫蓀,以及河南省、鄭州市、中牟縣相關部門負責人等出席簽約儀式。2017年10月12日上午,建業集團攜手導演王潮歌打造的《只有河南》項目啟動儀式在《只有河南》項目現場舉行。2018年3月16日,只有河南·戲劇幻城正式開工...
普羅理想國位於中國鄭州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園,普羅·理想國項目占地近6000畝,由普羅中國集團開發,致力於在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打造更好的普羅旺世,產品形態包括聯排、疊拼、花園洋房、高層等。2024年10月17至20日,以“此時此地”為主題,首屆三聯人文風土季系列活動在河南中牟新區舉辦。首屆人文風土季由三聯人文城市和...
新鄭博物館 歐陽修陵園 後周皇陵龍湖野生動物散養園 始祖山 濱河公園 龍湖度假村 新密 打虎亭漢墓 神仙洞 黃帝宮 滎陽 三皇山桃花峪 漢霸二王城 虎牢關 浮戲山 環翠峪風景區 鞏義 浮戲山雪花洞 康百萬莊園 青龍山慈雲寺風景區 北宋皇陵 嵩北森林公園 杜甫故里 杜甫陵園 石窟寺 中牟 潘安故里 三國故址 黃河漁村...
饕餮紋盉,是一種漸漸流行尾部下卷的饕餮紋。簡介 饕餮紋盉,1976年河南省中牟黃店出土,溫酒器,商代前期,高25厘米,河南省博物館藏。文飾風格:前段饕餮紋與蟬紋等圖案開始用雲雷紋襯地作底,中段文飾細密化,出現“三層花紋”(即地紋、浮雕和浮雕上的花紋),器身飾扉棱,辦扳部、提梁兩端飾獸首。銘文:...
管城回族區,隸屬河南省鄭州市,位於鄭州市主城區東南部,東和中牟縣搭界,西與二七區相鄰,南同新鄭市接壤,北和金水區毗連。全區面積107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全區常住人口82.47萬人。截至2021年10月,管城回族區下轄13個街道、1個鄉。管城回族區屬溫帶季風氣候。管城回族區,因春秋時期管國都城所在地而得名...
中原數字產業園(西園)中原數字產業園(西園)項目,項目位於鄭州市中牟縣,總建築面積20.6萬平方米,主要建設商務辦公區、數字內容出版、數字教育服務、數字圖書館、數字博物館、數字科技館等產業(不含商品住宅開發)。
開封市博物館 開封市博物館於1962年3月3日始建;於1988年9月遷入包公湖館區;於2007年提升改造;於2018年3月新館開放。開封市博物館建築總面積54286平方米,設有貴賓室、會議室、青少年活動室、學術報告廳、5D影院等,館藏陶器、瓷器、銅器、金銀器、竹木漆器、石刻、書法繪畫等各類文物8萬餘件,為國家一級博物...
毛晶璟,女,1980年9月出生,漢族,河南省中牟縣,本科學歷,2005年6月入黨,2002年8月參加工作。現任河南省中牟縣機關事務管理局副局長。人物履歷 1999年8月至2002年7月,中州大學中文系;2002年8月至2004年8月,中牟縣事管局辦公室、膳食科工作;2004年9月至2007年7月,事管局膳食科副科長;2007年8月至2009...
鮑穎建,男,1981年生,河南南陽人,考古學博士。先後就讀於鄭州大學、河南大學;2009年畢業於鄭州大學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專業,獲歷史學碩士學位;2015年作為河南大學考古學專業的首位畢業生,獲歷史學博士學位。2009年至2015年,工作於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常年工作在田野考古發掘一線工地;先後負責發掘中牟宋莊、水潰...
鄭州博物館 鄭州博物館,1957年7月成立,是河南省內成立最早的地市級博物館。文翰街館位於文翰街9號,總建築面積14.7萬平方米,建築高度62米,為全國特大型博物館。館內有21個展廳,規劃各類展覽20個,分為基本陳列、專題陳列和臨時展廳。被列入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先後榮獲“河南省文明單位”“河南省優秀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