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中書謁者令
中書謁者令,漢武帝時用宦者管理尚書一事,始置。司馬遷受腐刑後,曾任此官。宣帝時欲收霍氏之權,因霍山領尚書事,便下詔令去了他的尚書職務,使中書令取代他領...
- 中書令(中國古代官職名稱)
漢武帝時以宦官擔任中書,稱中書令,置令與僕射為其長,掌傳宣詔命等。中書令、尚書令在西漢並置,與謁庭令、內者令等都是由宦官士人擔當。 西漢年間中書,乃...
- 中謁者令
中謁者令,秦官,中謁者的上屬。...... 武帝時,因為中謁者令管理尚書事,改其名為中書謁者令(簡稱中書令)。成帝建始四年,罷中書謁者令,復改名為中謁者令。...
- 中書省
為便於出入後宮,用宦者擔任,稱為中尚書,簡稱中書,又因有謁者之職,故名中書謁者令。中書長官有令﹑僕射。宣帝末弘恭為中書令,石顯為僕射;元帝時石顯為中書...
- 尚書令
朝廷重臣秉其它職權者,可以“領尚書事”(即錄尚書事)為名掌實權,例如西漢司馬遷受腐刑後,擔任”中書謁者令“,兼職尚書事。東漢尚書令則權職重大,為“三獨坐”...
- 阿附
①《漢書·王尊傳》:“中書謁者令 石顯 貴幸,專權為奸邪。丞相 匡衡 、御史大夫 張譚 皆阿附畏事 顯 ,不敢言。”②北魏 楊炫之 《洛陽伽藍記·秦太上君...
- 西漢官制
八、中書謁者令中書謁者令,宦官。漢初為中謁者令。武帝後期以宦官掌尚書,改稱中書謁者令。九、符節令符節令丞,掌虎符竹符。文帝二年(前178年)頒銅虎符、竹...
- 秦朝官制
·永巷令,掌後宮宦官、宮女的生活,以及宮人犯罪的懲處。少府的這些屬官中,尚書、中書謁者兩個官署對後世各個朝代的政制發展有深遠的影響,其餘諸「尚」後轉為...
- 中國古代宰相制度
在書尚台由內廷變為外廷的中央行政中樞過程中,尚書所掌的文書工作逐漸移到中書令(西漢稱為中書謁者令,屬少府系統,曹魏設秘書令,文帝時改為中書令)手中。中書...
- 楊惲
脛脛者未必全也。我不能自保,真人所謂鼠不容穴銜窶數者也。”又中書謁者令宣持單于使者語,視諸將軍、中朝二千石。惲曰:“冒頓單于得漢美食好物,謂之殠惡,...
- 王尊(西漢大臣)
初,中書謁者令石顯貴幸,專權為奸邪。丞相匡衡、御史大夫張譚皆阿附畏事顯,不敢言。久之,元帝崩,成帝初即位,顯徙為中太僕,不復典權。衡、譚乃奏顯舊惡,...
- 弘恭
中書令弘恭、〔弘,姓也。衛有大夫弘演。〕僕射石顯,自宣帝時久典樞機,明習文法;〔續漢志:尚書令,承秦所置;武帝用宦者,更為中書謁者令。成帝用士人,復...
- 無所畏忌
【成語故事】漢元帝時期,中書謁者令石顯依仗皇帝的寵信獨斷專行、作威作福、胡作非為、無所畏忌,百官都很畏懼他,連丞相匡衡、御史大夫張譚對他也要拍馬奉承,...
- 上疏告揚惲罪
又中書謁者令宣持單于使者語,視諸將軍、中朝二千石。惲曰:「冒頓單于得漢美食好物,謂之臭惡,單于不來明甚。」惲上觀西閣上畫人,指桀紂畫謂樂昌侯王武曰:...
- 秦代中樞官制
太官令丞,主御膳食;宦者令,主管宦官;中書謁者令丞,以宦官充任,掌內廷事務;太醫令丞,《通典·職官七》雲:“秦有太醫令丞,亦主醫藥,屬少府。”都水長丞,...
- 樞密院(中國古代中央機構)
《通考》引《容齋洪氏隨筆按》:“樞密之名始於唐代宗寵任宦者,故置內樞密使,使之掌機密文書,如漢之中書謁者令是也。”《石林燕語》卷四也引《續事始》雲:...
- 中國古代宦官制度
漢朝宦官擔任的中書謁者令、中常侍均擁有丞相之實權。但從制度上來說,宦官仍屬少府,要受到大臣的監督。東漢以後,內官職屬全部由宦官擔任,宦官可以和廷臣同樣享有...
- 尚書省
武帝游宴後庭﹐為便於出入宮禁﹐用宦者主管尚書事務﹐稱為中尚書令﹐簡稱中書令﹐又兼謁者之職﹐因稱中書謁者令。但在宦官為中書時﹐也有士人任尚書之職﹐如...
- 揭姓
秦、漢時期沿襲,負責宮中賓客及拜謁皇帝者傳達通稟。到漢朝初期以後,郎中令係數的官員中就有謁者,在少府下屬官中有中書謁者令,後改稱中謁者令。郎中令的屬員...
- 匡衡
3. 《漢書·王尊傳》:“中書謁者令石顯貴幸,專權為奸邪。丞相匡衡、御史大夫張譚皆阿附畏事顯,不敢言。” 4. 彭定求.全唐詩(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 竭姓
到漢朝初期以後,郎中令係數的官員中就有謁者,在少府下屬官中有中書謁者令,後改稱中謁者令。郎中令的屬員謁者,負責賓贊受事,員額多達七十人。這七十人的...
- 廷尉監
中書謁者令、中書謁者丞,掌內宮導引、接待、典儀等,以宦官充; 太醫令、太醫丞,掌皇帝與後宮醫藥; 都水長、都水丞,掌諸郡縣水利事務,在各重要水系都派駐官署...
- 百官公卿表
景帝中六年更名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更 名大鴻臚。屬官有行人、譯官、別火三...上林中十池監,又 中書謁者、黃門、鉤盾、尚方、御府、永巷、內者、宦者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