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戰爭史研究(1931-1945)》是2010年11月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胡德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日戰爭史研究(1931-1945)
- 作者:胡德坤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出版時間:2010年11月
- 頁數:410 頁
- 定價:44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100073646
《中日戰爭史研究(1931-1945)》是2010年11月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胡德坤。
《中日戰爭史研究(1931-1945)》是2010年11月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胡德坤。內容簡介“珞珈史學文庫”是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教師學術研究成果的結集。第一批推出的是二十多位教授的文集。以後將根據情況,陸續推出新...
《中日戰爭史1931-1945》是2005年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胡德坤。目錄 再版前言/1 第一章 “九一八”事變——中日戰爭的開端 /1 第一節 日本帝國主義加緊準備侵華戰爭/1 一、全面滅亡中國是日本帝國主義的既定國策 /1 二、日本法西斯的堀起與侵華戰爭狂熱/3 三、日本侵略我國東北的戰爭準備/8 第二...
第五次戰爭 抗日戰爭是1931年9月至1945年8月。(根據遠東軍事法庭裁判:“中日戰爭”應從1928年皇姑屯事件開始)中國人民進行的14年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偉大的民族解放革命戰爭,也是一百多年來中國人民反對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這場戰爭是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有社會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
《戰爭時期日本精神史(1931-1945)/東亞人文100叢書》是2013年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圖書,作者是 [日] 鶴見俊輔。內容簡介 《戰爭時期日本精神史(1931—1945)》作者鶴見俊輔選取了中日戰爭開始的1931年至日本戰敗的1945年這段時間來考察日本的精神史,其用意何在?日本思想形成的歷史總是離不開對海外書籍的...
《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對日防空研究(1931-1945)》是2016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袁成毅。內容簡介 “一.二八”事變期間,日軍對上海及周邊的杭州、蘇州等地也多次進行了空襲,造成了較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特別是對中國文化設施的破壞在當時引起了各界的共憤,“防空”由此成為一個重要的話題...
《抗日戰爭紀事本末》是2008年安徽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武菁。本書主要講述了以1931-1945為時間段,分四個階段,對發生在這段時期內的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歷史問題,作了全面系統的介紹和評述。內容簡介 《抗日戰爭紀事本末(1931-1945)》以翔實的歷史史料和大量的歷史事實為依據,敘述、評論客觀、真實。對...
出版有《第二次世界大戰史》、《中日戰爭史(1931—1945)》、《反法西斯戰爭時期的中國與世界研究》(九卷本,主編)、《中國抗戰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歷史地位》等著作15部,發表《中國戰場與日本的北進、南進政策》、《論中國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地位與作用》、《戰後初期日本的領土政策:對盟國的...
抗日戰爭(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168] [167]),簡稱抗戰,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Second Sino-Japanese War)、 日本侵華戰爭(Japanese War of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抗戰時間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
《中國抗日戰爭史·第四卷》是化學工業出版社·悅讀名品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憲文 內容簡介 四卷本《中國抗日戰爭史》由著名抗戰史權威學者張憲文教授領銜,組織民國史中心集體編寫,洋洋百萬言,完整敘述了從1931年至1945年14年抗戰的烽火歷史,編織了一幅中國人民浴血奮戰的抗戰圖卷,是一部全面系統、客觀科學的抗戰...
「轉向」一詞會是《精神史》一書的核心概念,鶴見俊輔先生選取了一九三一年中日戰爭爆發,直到一九四五年日本戰敗這十四年的日本知識分子在精神(思想)上的「轉向」,作為認識近代日本深層文化的切入點。一九三一到一九四五年間,日本政府被軍國主義者所把持,面對這種狀況,持完全相左意見的知識分子,該如何接受跟...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史》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何理。簡介 作者是我國抗戰史研究的著名學者。本書吸收了近年來抗戰史研究的最新成果,突破了以往僵化的思想觀念和政治禁區,突出了抗日戰爭最本質的特點是它的人民戰爭的性質,反覆論證了中國抗戰的進步性,正義性和人民性,正確解說了國共關係和抗日民族統一戰...
1931年9月18日,日本製造九一八事變,開始侵占中國東北。這既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也為一場新的世界大戰拉開了序幕。1935年,義大利入侵衣索比亞。1936年,德國進軍萊茵蘭非軍事區。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英法兩國對德宣戰。隨後,蘇聯和美國也相繼被捲入戰爭,戰爭還蔓延到了北太平洋的阿留申群島以及南印度洋...
十五年戰爭是日本一些人士提出的一種稱呼和歷史觀,是對“九·一八事變”(日本稱“滿洲事變”)、“全面抗日戰爭”(日本稱“日中戰爭”)及“太平洋戰爭”三場日本對外侵略戰爭的統稱。這種歷史觀,從歷史連續性的角度來理解1931年至1945年間的戰爭歷史,特彆強調從九·一八事變開始的戰爭是連續的、密不可分的,...
《中國抗日戰爭史簡明讀本》是《中國抗日戰爭史簡明讀本》編寫組編寫的政治理論著作,於2015年5月首次出版。該書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以大量已有和新挖掘的檔案資料為依據,汲取學術界成果,全面記述了1931年9月到1945年9月中國抗日戰爭艱難曲折的歷史,充分展示了中國人民不屈不撓、前仆後繼、同仇...
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97~2007年任武漢大學副校長。曾兼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學科評審組專家、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中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學會會長等職。曾在日本京都大學、創價大學做訪問學者。先後出版《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合著)、《中日戰爭史(1931~1945)》、《七七事變》、《第二次世界...
第二章 敵後抗日游擊戰爭的廣泛開展 第三章 太平洋戰爭爆發前的中國正面戰場 第四章 敵後戰場堅持抗日鬥爭 第五章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的中國正面戰場 第六章 敵後抗日根據地的恢復和發展 第四編 國際反法西斯的大好局勢與日本的投降(1944年1月-1945年8月)第一章 豫湘桂下面戰場繼續作戰 第二章 敵後戰場的戰略...
中日之間有確切文獻可考的官方交往史長達兩千年,發生實際接觸的歷史更為久遠。期間兩國共發生過五次國家間戰爭,包括——鏖戰白江口:大和軍團挑戰大唐遠征軍;元日戰爭:“上帝之鞭”與武士刀的對撞;一場準現代國際戰爭:明萬曆“抗日援朝”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十五年戰爭”(1931-1945年)。中日五次戰爭進行總...
1946年3月生。1969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歷史系。現任武漢大學副校長,武漢大學世界歷史研究所所長、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學會會長等職。出版《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合著)、《中日戰爭史(1931——1945)》、《第二次世界大戰與戰後世界性社會進步》(主編)等著作,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
《戰爭時期日本精神史》是2013年4月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鶴見俊輔。內容簡介 作者選取了中日戰爭開始的1931年至日本戰敗的1945年這段時間來考察日本的精神史,其用意何在?日本思想形成的歷史總是離不開對海外書籍的引進。尤其是明治以後對歐美書籍的翻譯,不僅極大地影響了之後日本人思考問題的方式,還...
——以太平洋戰爭前為例………劉鳳華/333 日本侵華思想戰研究芻議(1931~1945)………唐利國/346 戰時日本對華奴化教育決策研究………徐志民/373 中國抗戰·國民政府篇 胡佛研究所藏宋子文檔案中的戰時外交史料述略………吳景平/397 戰前國民政府對防空形勢的研判與因應之策………袁成毅/409 重慶市檔案館館藏抗戰...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館藏文物共30000件/套(截至2019年末),其中一級藏品達百餘件/套。文物藏品以民國二十年(1931年)至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抗日戰爭時期的各種歷史文獻和相關實物為主,同時也收藏日本自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以來侵略和占領台灣的各類文物,內容涉及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歷史側面。中國人民...
《統制與謊言:日本媒體法西斯化研究(1931—1945)》是2024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1931年至1945年,為強化所有社會資源對戰爭的服務功能,日本軍國主義分子在全國範圍內建立並完善了“總力戰”的戰時體制。在日本政府和軍隊的高壓統制下,日本的報紙、雜誌、圖書、廣播、電影等媒體均被納入戰時體制,為其侵略...
(三)深刻的歷史原因 六、抗日戰爭中的國民黨正面戰場 (一)從“七七”事變到1938年10月的戰略防禦階段,國民黨正面戰場是我國抗戰的主戰場 (二)國民黨正面戰場在1939~1940年間抗戰仍較為積極,仍是中國抗戰的主戰場 (三)1940~1945年8月,蔣介石國民黨政府對抗日比較消極 (四)1945年8月後,國民黨正面戰場...
抗戰勝利前後中法對於越南問題之交涉(1945~1946)【楊維真】/1166 法國遠東結盟論(1931~1940)【巴斯蒂】/1194 二戰期間的中國海關:一個倔強的畸形兒【方德萬】/1226 中日戰爭期間英國的外交及對中國政府態度的演變【米 德】/1250 中日戰爭時期中國的對美“國民外交”【土田哲夫】/1264 再版後記【楊天石】/...
《侵華日軍通覽(1931—1945)》:2011年是“九一八事變”80周年。“九一八事變”揭開了長達14年的日本侵華戰爭序幕,是中國現代史上的一個重要事件,也是每一個中國人都不應忘記的13子。為使讀者全面了解侵華日軍,從而更加深刻認識日本軍國主義及其侵略罪行,我們編寫了這本《侵華日軍通覽(1931—1945)》。圖書目錄 ...
、《戰時中國對日政策研究》、《反法西斯戰爭時期的中國與世界研究》(九卷本,主編)、《中日戰爭史研究(1931-1945)》等著作近20部,發表學術論文70餘篇,對中國抗日戰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地位與作用進行了長期深入研究,對二次大戰對戰後世界的影響、二次大戰遺留問題等,也有較深入的研究。
[1]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駐中國東北地區的關東軍突然襲擊瀋陽,以武力侵占東北的事件。 [2]九·一八事變是由日本蓄意製造並發動的侵華戰爭,是日本帝國主義企圖以武力征服中國的開端,是中國抗日戰爭的起點,標誌著中國局部抗戰的開始,揭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東方戰場的序幕。九一八事變後,中國人民的局部抗戰也標誌著世界反...
本書的研究對象是近代日本(1868-1945)以對華為核心的亞太政策,討論時段主要限定於十五年戰爭時期(1931-1945)。書稿顯示出作者立論嚴謹、言必有據,大量使用了第一手的史料,按照時間脈絡,清晰地梳理了日本從大陸政策到“大東亞共榮圈”的演變軌跡。作者是北京大學歷史系副教授,本書的雛形是作者在2000年完成的...
曾任武漢大學副校長、武漢大學中國邊界與海洋研究院院長、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中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學會會長等職。現任國家領土主權與海洋權益協同創新中心主任、首席專家。兼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學科評審組專家、教育部社科委綜合學部委員。出版有《第二次世界大戰史》、《中日戰爭史(1931—1945)》、《反法西斯戰爭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