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細胞(neutrophil)又稱嗜中性粒細胞,是在瑞氏(Wright)染色血塗片中,胞質呈無色或極淺的淡紅色,有許多彌散分布的細小的(0.2~0.4微米)淺紅或淺紫色的特有顆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性桿狀核細胞檢測
- 外文名:neutrophil
- 別名:嗜中性粒細胞
中性粒細胞(neutrophil)又稱嗜中性粒細胞,是在瑞氏(Wright)染色血塗片中,胞質呈無色或極淺的淡紅色,有許多彌散分布的細小的(0.2~0.4微米)淺紅或淺紫色的特有顆粒。
中性粒細胞(neutrophil)又稱嗜中性粒細胞,是在瑞氏(Wright)染色血塗片中,胞質呈無色或極淺的淡紅色,有許多彌散分布的細小的(0.2~0.4微米)淺紅或淺紫色的特有顆粒。臨床意義細胞核呈桿狀或2~5分葉狀,...
桿狀核中性粒細胞(stab form neutrophil)是血常規檢查的一個項目。化驗結果意義 (1)中性粒細胞增多: ①急性感染: A.局部感染:癰疽、癤腫等。 B.全身感染:肺炎、敗血症、化膿性扁桃體炎、化膿性腦膜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風濕熱、急性闌尾炎、白喉、急性膽囊炎等。 ②中毒: A.藥物性:鉛、汞、安眠藥、洋...
中性桿狀核粒細胞數;嗜中性桿狀粒細胞數 醫學檢查 檢查名稱 中性桿狀核粒細胞計數 分類 臨床血液檢查>白細胞 取材 血液 測定原理 血液在載玻片上推成均勻分布的細胞塗片,用複合染色劑使各種細胞的不同結構能區別著色,在顯微鏡下計數各類細胞的百分率即簡稱為白分。試劑 下述瑞氏-姬姆薩複合試劑或快速染液可任選一...
白細胞形態學檢查主要採用顯微鏡法,對製備好的血塗片進行染色,在顯微鏡下觀察白細胞的形態變化,對鑑別異常形態白細胞有重要價值。形態 1.中性桿狀核粒細胞 直徑10~15μm,圓形;細胞核彎曲呈臘腸樣,兩端鈍圓,染色質粗糙,呈深紫紅色;細胞質呈淡橘紅色,顆粒量多、細小,均勻布滿胞質,呈淺紫紅色。桿狀核與...
A.1 形態學檢驗人員應能識別的細胞及寄生蟲 (a) 紅細胞:正常紅細胞;異常紅細胞(如大小異常、形狀異常、血紅蛋白含量異常、結構及排列異常等)。 (b) 白細胞:正常白細胞(如中性桿狀核粒細胞、中性分葉核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異常白細胞(如幼稚細胞、中性粒...
中性桿狀核粒細胞計數;嗜中性桿狀粒細胞數 醫學檢查 檢查名稱 中性桿狀核粒細胞數 分類 臨床血液檢查 > 白細胞 取材 血液 測定原理 血液在載玻片上推成均勻分布的細胞塗片,用複合染色劑使各種細胞的不同結構能區別著色,在顯微鏡下計數各類細胞的百分率即簡稱為白分。試劑 下述瑞氏-姬姆薩複合試劑或快速染液可...
(2) 桿狀核粒細胞>0.10並伴有少數晚幼粒細胞者為中度核左移,表示有嚴重感染。(3) 桿狀核粒細胞>0.25並出現更幼稚的粒細胞時,為重度核左移,常見於粒細胞性白血病或中性粒細胞型白血病樣反應。需要檢查人群:懷疑患有血液病如白血病、感染的人群。注意事項 不適宜人群:血小板缺乏的人群。檢查前禁忌:禁止吸菸...
8.血常規檢查網織紅細胞計數和網織紅細胞分析 【英文名稱】RET【臨床意義】增加:重金屬中毒時明顯增加,溶血性貧血、巨幼細胞性貧血、惡性腫瘤、骨髓抑制後恢復期可見增高【參考值】成人:0.005~0.02(0.5%~2.0%) 新生兒:0.02~0.06(2.0%~6.0%) 。9.血常規檢查白細胞分類計數中性桿狀核細胞 【...
檢查 1.外周血常規 白細胞總數升高或降低,中性粒細胞中桿狀核細胞比例增加,血小板計數增加。2.細菌培養 (1)血培養;(2)腦脊液培養;(3)尿培養;(4)其他分泌物培養。因新生兒抵抗力低下以及培養技術等原因,培養陰性結果也不能除外敗血症。3.C反應蛋白測定 細菌感染後,C反應蛋白6~8小時即上升,當感染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