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與中道:先秦儒家與亞里土多德倫理思想比較研究

《中庸與中道:先秦儒家與亞里土多德倫理思想比較研究》作者晁樂紅在其以比較見長的導師姚新中教授的精心指導下,另闢蹊徑,選取比較的視角,將同樣誕生在軸心時代的具有很大可比性的兩個重要概念——中庸和中道——放在其時其勢那個具體而獨特的時代中,置於思想家豐富而系統的理論體系中,由表及里、以點帶面地進行了中國先秦儒家與古希臘亞里士多德的德性理論的全面而深刻的比較。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庸與中道:先秦儒家與亞里土多德倫理思想比較研究
  • 作者晁樂紅
  • ISBN:9787010089546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年7月1日
  • 開本: 16開
圖書信息,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圖書信息

書 名: 中庸與中道:先秦儒家與亞里土多德倫理思想比較研究
中庸與中道:先秦儒家與亞里土多德倫理思想比較研究
作 者:晁樂紅
出版時間: 2010年7月1日
ISBN: 9787010089546
開本: 16開
定價: 52.00元

內容簡介

從挖掘中庸與中道背後不同的地理、經濟、宗教、政治及文化傳統的支撐力量,到對兩家重要美德的相同、相異、同中之異以及異中之同的全面而細緻的逐一闡釋和剖析,以及探討中庸/中道對兩家政治倫理思想的重要影響,總的說來,選題深刻老道,觀察視角獨特,分析追本溯源,結論獨到有新意,值得一讀。

圖書目錄

導論
一、關於先秦儒家之中庸
二、關於亞里士多德的中道
三、關於中庸與中道的比較
第一章 先秦儒家之中庸
第一節 孔子之前的“中”與“庸”
一、“中”字的出現
二、“中”的觀念的產生
三、“庸”的詮釋
第二節 孔子的中庸思想
一、中庸之道——“全為中”
二、“過猶不及”——“適度為中”
三、中庸的價值指向是和諧
第三節 《中庸》的中庸思想
一、本體論的提升
二、“誠為中”
第四節 孟子的中庸思想
一、權
二、“仁義為中”
第五節 荀子的中庸思想
一、對孔子中庸之道的繼承和發揚
二、隆禮至法——“規範為中”
三、“禮為首中”、“法為次中”
第二章 亞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
第一節 亞里士多德的中道觀
一、中道觀
二、中道觀的理論來源
第二節 中道精神
一、中道是理性和欲望的契合
二、中道意味著德性與規範相統
三、中道預示著眾人之治好於個人之治
第三章 德性與社會
第一節 德性
一、先秦儒家之德
二、古希臘之德性
三、兩者的比較
第二節 中庸/中道之德與社會
一、先秦中國社會
二、古希臘社會
三、社會與中庸/中道之德
第三節 中庸/中道之德的概況之比
一、德性細表比較
二、德性總匯比較
第四章 倫理德性的比較(上)——共有的倫理德性
第一節 相似倫理德性的比較
一、節制與節
二、勇敢與勇
三、溫和與溫
四、羞恥與恥
五、愛榮譽
第二節 相近倫理德性的比較
一、慷慨與儉、施
二、友善與恭(敬)
三、求實與直(謙)
第三節 相反倫理德性的比較——機智與訥
第五章 倫理德性的比較(下)——特有的倫理德性
第一節 儒家特有的倫理德性
一、中庸之德
二、非中庸之德
第二節 亞里士多德特有的倫理德性
一、公正或正義
二、義憤
三、大方
四、大度
第六章 理智德性的比較
第一節 亞里士多德特有的理智德性——智慧
一、作為德性的智慧
二、對中道的拒斥、影響及失誤
第二節 智慧之德在先秦儒家的缺失、原因及影響
一、缺失
二、原因
三、影響
第三節 共有的理智德性——明智
一、相似之處
二、相異之處
第七章 論中庸中的中道精神
第一節 理欲關係比較
一、程度不同
二、方法不同
三、目的不同
第二節 德性與規範的關係之比
一、中道與法治
二、中庸與禮
三、後世影響
第三節 民主與專制
一、中道與民主
二、中庸與專制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參考文獻使用說明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