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館藏實力,館藏資源,支撐保障,組織體系,隊伍建設,機構部門,建設成果,開發成果,機構榮譽,文化傳統,形象標識,宗旨願景,文化活動,現任領導,讀者服務,開放時間,功能分區,辦證須知,借閱指南,
發展歷史
1919年(民國八年),香山縣府撥出經費購買一批新書,在城內關帝廟中成立了通俗圖書館。
1935年11月1日,中山紀念圖書館奠基。
1936年12月底,圖書館建成,原通俗圖書館的全部藏書歸併於新館。
1947年,加建圖書館三樓,圖書館重新開放,更名為“中山縣立圖書館”。
1966年,文化大革命時期,全部圖書被封存,圖書館工作陷於癱瘓狀態。
1981年春,孫中山先生的夫人,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先生為圖書館題寫館名,恢復建館時的名稱“中山紀念圖書館”。
1987年,中山市政府決定在興中道建設新的圖書館,於同年動工。
1991年,新館落成,中山紀念圖書館遷址至興中道,並改稱“中山圖書館”。
2002年,中山市少年兒童圖書館併入中山圖書館。
2014年12月,新館動工建設。
2019年11月,在原中山圖書館館址上重建的新館落成,又將圖書館命名為“中山紀念圖書館”。
2019年11月12日,孫中山先生誕辰紀念日對市民開放。
館藏實力
館藏資源
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山紀念圖書館館藏總量為342萬冊/件,其中,地方文獻3930種9273冊,孫中山文獻5138種18973冊,古籍文獻442種6272冊,涵蓋經、史、子、集、叢書等各個門類,其中古籍善本400多冊(件),以及20多種本地族譜;數字資源資料庫58個,核心數字資源包含有CNKI中國知網期刊及碩博庫、百鏈檢索、讀秀中文學術搜尋、維普科技期刊、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博看期刊、電子出版社·閱讀等,總容量逾590TB,內容涵蓋電子書報刊、學術論文、專利標準、影視音樂、考試培訓、英語學習、少兒閱讀等。
支撐保障
據2022年11月圖書館官網顯示,中山紀念圖書館設有社科文獻區、文學文獻區、自科文獻區、報刊閱讀區、兒童閱讀空間、青少年閱讀空間、工具書文獻區、多媒體閱覽、自助圖書館等文獻借閱區,以及音樂圖書館、視障閱覽室、原典館、香山文獻館、孫中山文獻館、政協文史資料館、古籍書庫等專題文獻館,開設有孫中山書房、翰墨館、書吧、創意館、童趣館等多個特色活動空間以及展廳、報告廳、綜藝廳、培訓室、研討室、會議室、視聽室、FIWI室、錄音室等十餘個專業廳室,為讀者提供文獻借閱、信息諮詢、講座展覽、藝術欣賞、國學教育和數位化信息以及學習培訓、研究交流等文化信息服務,開展全民閱讀推廣活動。圖書館內無線網路全覆蓋,擁有網路信息點2000個。公用計算機143台,可供讀者上網、瀏覽數字資源。遍布全館的圖書借閱機、有聲圖書牆、電子閱報機、電子圖書借閱機、視聽設備、耳機森林等,為讀者提供多元化的閱讀體驗。館內套用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FID)、人臉識別技術,文獻自動分揀系統、自助服務設備,為公眾提供高效便捷的文獻信息服務,讀者可以全自助式辦證、借還書、續借、書目查詢等,圖書歸還通過自動分揀系統實現圖書分類上架管理。
組織體系
隊伍建設
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山紀念圖書館在職員工54人:按職稱分,正高職稱1人,占總人數的1.9%,副高職稱3人,占總人數的5.5%,中級職稱26人,占總人數的28%,初級職稱15人,占總人數的28%;按學歷分,本科38人,占總人數的70%,碩士5人,占總人數的9.2%,中專3人,占總人數的5.5%,大專8人,占總人數的14.8%。
機構部門
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山紀念圖書館內設辦公室、采編部、借閱部、信息與技術部、輔導教育部、總分館業務部、少兒部7個機構部門。
建設成果
開發成果
2017年4月,該館與中山市教育信息中心合作,整合雙方數字資源開發了“中山市e啟閱數字資源平台”,實現雙方用戶一證通行無障礙閱讀。
2021年,中山紀念圖書館自建“鄉憶”建築篇視頻資料庫、館史資料庫及古籍資料庫3個。其中,古籍資料庫建設已完成了族譜、中山民國期刊及民國報紙、古籍共近6.5萬頁的掃描工作,館史資料庫完成了3400多頁資料掃描工作,鄉憶資料庫拍攝啟動。
2022年3月,中山紀念圖書館館長呂梅編輯的圖書《小學生閱讀推廣》出版。
機構榮譽
2021年,中山紀念圖書館獲得《圖書館報》主辦的“年度影響力圖書館”稱號、“廣東省文明單位”榮譽稱號、廣東圖書館學會頒發的優秀組織獎、“市直機關模範機關創建先進單位”、中山市“優秀文化和旅遊志願服務組織”等獎項。
2023年11月,獲評一級圖書館。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中山紀念圖書館的形象標識是以圖書館建築外觀“一本打開的書”為設計理念設計而成,形象的體驗出了它的功能性。
宗旨願景
宗旨:讀者至上,服務第一。
願景:不斷開創服務方式、大力開展全民閱讀,為“書香中山”建設貢獻出應有的力量。
文化活動
據2022年11月圖書館官網顯示,中山紀念圖書館舉辦的品牌文化活動有“大榕樹下”、“鳳凰花開”、“人文香山”、愛閱有約等。
現任領導
(註:表格參考資料來源: )
讀者服務
開放時間
場館名稱 | 開放時間 | 辦證時間 |
---|
| 周二至周六 9:00 - 21:00 周日 9:00 - 17:30 周一閉館 中山書房:周一至周日9:00-24:00 | 辦證:周二至周日9:00-21:00 退證、補證:周二至周五9:00 - 11:30 14:00-16:00 周六9:00-16:00 |
| | |
功能分區
中山紀念圖書館功能劃分為:
兩平台:信息資源互動平台、閱讀空間共享平台;
三中心:文獻資源中心、知識媒體中心、全民閱讀推廣中心;
四書房:市民大書房、中山書房(自助圖書館)、孫中山書房、經典書房;
五大廳:城市會客廳、綜藝廳、報告廳、方成廳、休閒交流廳;六大區:自助服務區、報刊閱覽區、文獻借閱區、閱讀體驗區、後勤設備區、戶外休閒閱讀區;
七大室:數字閱讀體驗室、多媒體閱覽室、視障閱覽室、創意室、HIFI室、培訓室、錄音室;
八大主題館:政協文史資料館、香山文獻館、音樂圖書館、原典館、翰墨館、童書館、童趣館、創意館。
辦證須知
一、 辦證
1. 市民可憑本人二代身份證原件在自助辦證機免費開通讀者證功能。身份證可作為讀者證使用,身份證號即為讀者證號,密碼自動生成,為身份證號出生年月日8位數。讀者證長期有效。
2. 無二代身份證原件的少兒讀者或港澳台同胞及外籍人士憑有效證件(戶口本、軍人證、外籍護照、港澳身份證、通行證、台胞證等)在一樓總服務台或各鎮區圖書館免費辦理讀者證。
3. 市民可通過支付寶的借閱寶或微信粵省事小程式開通讀者證。
4. 每個身份證(或有效證件)只限辦理一張讀者證。如已辦理其它類型讀者證,請先辦理退證手續。
5. 讀者可進入中山紀念圖書館微信公眾號“服務大廳”綁定讀者證後,點擊“電子證”,把讀者證轉換成二維碼電子證,憑電子證借書。
二、 退證
1. 讀者憑辦證時提供的有效證件及讀者證,回原辦證館辦理退證手續。經核實無未還書記錄、無逾期費後,即可辦理退證。
2. 退回押金:已辦理中山紀念圖書館有押金的借書證,退證時須預約。
預約途徑:
* 登錄中山紀念圖書館網站首頁,點擊“預約退押金”。
* 登錄中山紀念圖書館微信眾公號,進入服務大廳,點擊“預約退押金”。
3. 退支付寶讀者證:憑本人身份證到中山紀念圖書館一樓總服務台辦理。
4. 代辦退證,需持讀者證和雙方身份證原件辦理。
三、 掛失
讀者證如有遺失,持辦證時的有效證件回發證館辦理掛失和補證手續。掛失10個工作日後辦理退證手續,並重新辦理新的讀者證。
借閱指南
一、讀者證借閱許可權
1. 中山紀念圖書館實行免費開放制度,普通文獻資料閱覽、外借均免費。閱覽圖書無需辦證,在各閱覽室可直接閱覽。
2. 每張讀者證可借圖書或期刊合訂本15冊,借書期限31天。
3. 可外借文獻為少兒圖書館、社科文獻區、文學文獻區、自科文獻區、中山書房以及各鎮區圖書館、村(社區圖書室)、自助圖書館的圖書。
4.憑讀者證可參與“市民選書、政府買單”活動,在活動期限內可到指定書店選購合符規定的圖書免費借閱;或在中山紀念圖書館網站或微信服務號上的“愛閱網借”免費選購借閱圖書,免費快遞到家。
二、續借
1.每冊書可續借2次,每次續借期限從續借當天算起,借期31天。
2.續借途徑:
* 登錄中山紀念圖書館入口網站,點擊首頁“我的圖書館”按鈕,進入用戶登錄界面,輸入讀者證號、密碼進行續借,依步驟指示完成網上續借。
* 登錄中山紀念圖書館微信公眾號“服務大廳”進行續借。
* 登錄支付寶借閱寶進行續借。
* 在自助借還終端進行續借。
* 致電中山紀念圖書館或各鎮區圖書館服務台續借。
三、到期提醒
可進入中山紀念圖書館公眾號“服務大廳”綁定讀者證,以獲取個人借還信息及圖書到期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