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紀念堂(寧波市中山紀念堂)

中山紀念堂(寧波市中山紀念堂)

奉化總理紀念堂前身為中山紀念堂。

奉化老城北部的錦屏山,宋代起即為民眾踏青優遊之地。1925年3月孫中山先生逝世後,原有的錦屏山宋家坪公園改建為中山公園,並著手增建中山紀念堂、縣立圖書館(後稱中正圖書館)等公共建築。

“無論是破土動工,還是落成,奉化中山紀念堂都堪稱第一。”裘國松在1994年出版的《奉化市志》中找到了依據,“1934年1月由陳布雷堂兄、近代寧波文化名人陳訓正撰寫的《奉化中山公園記》,明確記載奉化中山紀念堂是在1925年6月,也就是孫中山辭世滿百日的時候動工興建的,並歷經三個寒暑於1928年落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山紀念堂
  • 時間:2011年1月18日
  • 機構:浙江省人民政府
  • 榮譽: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全國各地的中山紀念堂,已有多處被列為全國或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1月18日,奉化總理紀念堂(前身為中山紀念堂)也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可謂名至實歸。
奉化中山紀念堂奉化中山紀念堂
今年適逢辛亥革命百年紀念之際,“全國最早建成的中山紀念堂在何地?”成為學界熱門話題之一。伴隨著奉化總理紀念堂款款戴上“省保”光環,它的歷史與文物價值重新受到很多學人的關注。研究者經過反覆考證比對,發現這項歷史記錄已被刷新:始建於1928年的奉化中山紀念堂,乃為目前發現的全國最早的“中山堂”。
事由還應追溯到1925年3月12日那一天,偉大的愛國者和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在北京與世長辭。其後,出於對孫中山先生的景仰與愛戴,全國各地尤其是南方各省的地方政府和有識之士,還有諸多海外華僑,紛紛捐資興建中山紀念堂。
孫中山先生革命大本營廣州的中山紀念堂,它是一座49米之高的八角形宮殿式建築,總占地面積62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2000平方米,1931年10月10日落成,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旅遊景區,被推崇為“全世界最大的孫中山紀念堂”。那么最早的“中山堂”呢?學界長期認為1930年10月建成的廣西梧州中山紀念堂,為全國最早的“中山堂”。它由李濟深倡議並組織建造,亦為“國保”。2003年11月,廣東梅州大埔縣三河壩鎮《三河中山紀念堂記》碑石重見天日,“石證”大埔縣中山紀念堂建於1929年,一躍成為“全國最早”。縱觀全國各地中山紀念堂,其興建緣起,要么是孫中山先生革命足跡所留之地,要么當地要人與孫中山先生有著特殊因緣關係。大埔也不例外。這座中山紀念堂的建造者徐統雄,早年在馬來西亞與孫中山相識,他曾賣掉自己七間店面支持革命,後為中國國民黨新加坡支部長,被孫中山尊為“國叔”。近七八年間,對於最早為大埔之說,漸受海內外學界關注,而廣東的《南方日報》《廣州日報》《羊城晚報》等主要媒體,更是抓住各種時機,連篇累牘予以宣傳。因此,就“全國最早”而言,先聲奪人的梧州中山堂,漸漸被後來居上的大埔中山堂所取代。
歷史一如前些年廣東大埔刷新廣西梧州,而今輪到廣東大埔直面浙江奉化的挑戰了。
奉化老城北部的錦屏山,宋代起即為民眾踏青優遊之地,1915年在此山修建了宋家坪近代公園。1925年3月孫中山先生逝世後,宋家坪公園改建為中山公園,並著手增建中山紀念堂、縣立圖書館(後稱中正圖書館)等公共建築。之後的1933年,為緬懷奉化籍辛亥革命志士、陳英士同學周淡游先生而興建的紀念塔和山莊也全部竣工。1934年1月,陳布雷堂兄、近代寧波文化名人陳訓正受約撰寫了《奉化中山公園記》,其中有言“園以內有崇構翼翼拔地而出於山腋者,曰中山堂,先後陪而拱者曰淡游山莊、曰中正圖書館”。
孫中山辭世滿“百日”的1925年6月,奉化中山紀念堂便在縣城錦屏山動工興建,歷經三個寒暑於1928年落成。即使比較誰最先破土動工,也是奉化獨開先河:梧州1926年1月,廣州1928年3月22日,廣東大埔1928年夏,其它諸多城市的中山堂更是晚在上世紀30年代著手興建。
奉化中山紀念堂,坐北朝南,由主樓、錦屏小築和七小間平房組成,占地582平方米。紀念堂主樓為三層單檐歇山頂,面闊三間,牆體為青磚混凝土實牆,地面是水泥磨石滑面。紀念堂正廳時置孫中山先生半身石膏像,花崗石作底座;兩邊廳壁則為石刻孫中山“三民主義”語錄。正廳設圓頂長方的落地三道排門,以“三門”象徵“三民主義”。穿過主樓之後的花園小徑,便是錦屏小築,乃瞻仰者小憩品茶或交談小議之所。1948年,蔣經國攜夫人、兒女前來瞻仰拜謁,曾於此小憩。紀念堂這前鋪設庭院式平台,台分三階,旁植丹桂數樹,環境潔淨雅致。
抗戰時期,奉化中山紀念堂遭受日本空襲,建築損毀嚴重。奉化縣城光復後,對中山紀念堂進行重修,並改稱總理紀念堂。其實改稱也大有出處。1919年中華革命黨改組為中國國民黨,由孫中山擔任總理。為體現孫中山在黨內至高無上的地位,孫中山之後中國國民黨黨魁不再稱總理,而稱總裁、主席。1929年5月孫中山靈櫬由北京移往南京後,為紀念孫中山遺體暫厝之地,國民政府就將香山碧雲寺普明妙覺殿改為“總理紀念堂”。當時各地興建中山堂的籌委會,有的也稱為“建築總理紀念堂委員會”。因此,奉化重修後改名之舉,實為追本溯源,平添對孫中山先生的一份敬意!新中國成立後,奉化民眾的這份敬意,依然延續,總理紀念堂同樣得到人民政府的悉心保護。而今,一路披風瀝雨的這處孫中山紀念地,一步跨入了辛亥百年之門檻!(2011.2.16 裘國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