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篆

中山篆

中山篆是戰國時期中山國的文字 ,來源於“中山三器”銘文。中山國是戰國時期地處燕趙之間的一個神秘王國(今河北石家莊地區),1974年在河北平山縣發現的戰國中山王墓曾震驚世界,入選 “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尤其是銘刻在大鼎、方壺、圓壺“中山三器”上的1101個金文——中山篆,被稱為最美的古文字,中國文化藝術之瑰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山篆
  • 別名:中山王篆 
  • 發源地:古中山國(河北石家莊)
  • 年代:戰國時期
背景介紹,中山三器,中山王厝鐵足銅鼎,夔龍飾刻銘銅方壺,胤嗣刻銘銅圓壺,書藝之美,

背景介紹

河北,古來燕趙之地,但如今石家莊的大部分區域在戰國時曾屬於一個名為“中山”的神秘國度。上世紀70年代,河北平山三汲鄉,一座被稱做“一號墓”(王墓)如金字塔般的大土丘,出土了上萬件珍貴文物,其中鐵足銅鼎、銅方壺、銅圓壺等三件青銅器被命名為“中山三器”,就是因為它們器身均刻有長篇銘文,共1124字。其中鐵足銅鼎是中山王墓出土九鼎中的首鼎,是目前發現銘文最長的戰國時期青銅器。銘文記載了中山國相邦司馬賙率領軍隊攻打燕國、開疆擴土的史實。如今很多人將這些銘文統稱為“中山篆”,並因其挺拔超卓的字型將之譽為中國最美古文字。
中山文字為戰國盛行的大篆,與晉系文字有相通之處,和楚系文字也有著一定淵源,個別文字可能直接來源於商代的甲骨文和金文,同時還有為數不少的獨創字型。這顯示出中山的文字來源並非一端,而是在博採眾長基礎上自成一體。例如,其運筆極具自身特點,字型纖銳修長,結構勻稱整齊,筆鋒剛柔相濟,學界稱之曰“中山篆”。

中山三器

河北博物院,展出著家喻戶曉的“戰國三兄弟”——戰國中山王墓出土的鐵足銅鼎、銅方壺和銅圓壺,他們並稱“中山三器”,是彰顯中山國燦爛文化的珍貴文物。除了器物本身,三器上均有銘文,銘文篆書字型修長秀麗,典雅飄逸,是中國古文字中的精品,具有極高的學術研究價值和藝術欣賞價值。
中山三器是指中山王厝鐵足銅鼎、夔龍飾刻銘銅方壺和胤嗣刻銘銅圓壺。其造器精美端莊,華而不艷,美而不嬌,純厚大雅,古樸深沉。其獨特的語言藝術無聲地訴說著中山國飽經滄桑的歷史和獨有千秋的厚重文化,將兩千年的過往娓娓道來。器表那跳躍的文字元號仿若一個個清婉脫俗、纖細秀美的少女,帶領我們探索那令人心馳神往的神秘王國。
“中山三器”以長篇銘文著稱於世,其上共長達1100多字的銘文,對戰國文獻研究、古文字考釋、書法美學等方面都提供了異常寶貴的資料。

中山王厝鐵足銅鼎

鼎通高51.5cm,重達60公斤。鼎為銅身鐵足,外壁刻有銘文77行,總計469字,是目前發現的銘文最長的戰國時期青銅器。銘文中有“今吾老賙, 親率三軍之眾,以征不義之邦,奮桴振鐸,辟啟封疆,方數百里,列城數十,克敵大邦”,記載了中山國相邦司馬賙率領軍隊攻伐燕國、開疆擴土的史實。
鐵足銅鼎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戰國時期最大的銅鐵合鑄器。它是中山王厝墓出土九鼎中的首鼎,是一種禮器,出土時器物的底部有火燒的煙跡,且裡面有結晶狀的肉羹。鼎上銘文共469個字,銘文刀法嫻熟,橫豎剛直,構字秀麗,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夔龍飾刻銘銅方壺

銅壺帶盝頂形蓋,蓋頂四面坡各有一個鏤空雲形鈕。壺為直口,短頸,溜肩,鼓腹,平底,高圈足。壺身周正,稜角分明,四角的肩部各鑄有一條神采飛揚、昂首攀爬的立體夔龍。壺腹兩側各有一個獸面銜環鋪首,獸面猙獰,雙晶倒豎,眉須渦卷。
壺的四周刻有優美流暢的銘文450字,是一篇優秀的戰國書法作品。據銘文記載:中山王厝十四年,中山伐燕獲勝後用燕國的青銅器熔鑄此壺。銘文頌揚了中山國伐燕的戰績,闡述了鞏固政權的重要性和立國安邦的道理,其中特別提到了“皇祖文武,桓祖成考”等中山國君的名號,填補了史籍中關於中山國君世系記錄的缺漏。
通高63厘米,最大徑35厘米,重28.72公斤。禮器,造型獨特,在它的四個光平的腹壁上,以纖細的筆觸刻著優美的篆書,其銘文多達450字,銘文大意是中山王十四年,中山王命相邦司馬賙,擇所獲燕國之吉金製成此壺。告誡嗣王記取燕王子之反臣為主的教訓,頌揚司馬賙的忠信和伐燕的功績,並闡明如何得賢、民附和鞏固政權的道理。

胤嗣刻銘銅圓壺

通高44.9cm,為酒器和禮器。壺的圈足上刻有銘文23字,記錄了壺的重量和制壺工匠的名字;壺腹上刻有182字,是中山國君cì為父親厝寫的一篇悼詞。
中山胤嗣銅圓壺是中山王的嗣王為先王所作。整體造型優雅圓潤,獨具藝術特色。銘文位於腹部與圈足,腹部銘文59行,計182字,圈足銘文1行,計22字。銘文是嗣王為先王寫的一篇悼詞,除歌頌先王的慈愛賢明外,還讚揚了相邦司馬賙伐燕取得的戰果。
中山三器是中山先民揮灑自己的氣韻和才情,融注自己的智慧和思想,創造出的屬於自己的超凡藝術,為研究中山國歷史文化和禮製做出了極為重要的貢獻。其書體結構變化多姿,動人嫵媚而不失典雅,極富藝術魅力。

書藝之美

中山篆屬於中山國官方的莊重字型,充滿廟堂之氣。它由技藝純熟的工匠精心製作,文字字形調整了長寬比例,使其呈現出修長秀雅的體態;其結構精細巧妙,運用蟲、蛇的抽象化處理,形成恰當的彎曲變形;線條曲直變換,剛勁遒逸,莊嚴華麗,代表了當時貴族階層的藝術審美。
瘦勁精美、體態修長、極具裝飾性的中山篆,堪稱中國古文字中的精品。它重心偏上,筆畫直線挺勁,像一把利劍,弧線圓潤遒逸,像繃緊的弓弦,整體既剛健勁挺又婀娜飄逸,像兵器,又像婀娜多姿的美女,彰顯著至剛與至柔的親和之美。
中山篆美在造型,更美在氣韻風骨,其筆畫靈動且富有彈性,彎曲的弧度彰顯了生命的力量,從中能感受到中山國綿韌頑強的精神氣質。中山國誕生於亂世,屢亡屢興,堪稱戰國史上的奇蹟。透過中山篆,似可看到中山國人的堅毅勇猛和不屈不撓。
中山王篆書的美學特點:
一是注重體態美。適當的寬長比例能使中山王篆書修長秀雅的原本體態得到完美的呈現,這個比例大概是1:3左右。而在這個基礎上,我們也可以根據實際創作需要,把比例調整為1:2、2:3甚或是1:4。字形寬長比例的改變能夠使書法作品呈現出不一樣的氣場。習慣將字寫得工謹內斂的作者,如果字形太長,則會顯得板滯;習慣將字寫得輕舞飛揚的作者,如果字形太短,則會顯得輕佻。如何在具體創作中找到最適合的字形體態表現形式,每個作者都需要各自在實踐中總結出屬於自己的正確方向。
二是注重線條美。在中國的傳統意識里,宇宙是一個氣的宇宙。與氣的宇宙最相合的是線的藝術。書法的線之流動,猶如天地間氣之流行,氣之流行而成物,線之流動而成字。書法之線的世界與宇宙之氣的世界,有了一個相似的同構。英國文藝理論家荷加斯則認為,線條可分為直線、曲線、波形線、蛇形線等幾類,這些線條的“不同組合和變化可以界定和描繪出任何可視對象,因此他們能夠產生出無限多樣的形式”。其中,直線所具有的裝飾性最少;曲線因其長度和彎曲度的變化,所以具有一定的裝飾性;而這兩者相結合則顯得更複雜,具有的裝飾性也更多。中山王篆書的線條美在於直線的剛勁、曲線的遒逸,運筆書寫時,當不急不躁,巧力內蘊,用筆如刀,如錐畫沙,力到筆端,將靈動的直線與曲線組構出一個個生命鮮活的世界。
三是注重超脫美。我們知道,草書是最能體現性情的一種字型,草書多以中鋒取勢,側鋒取妍,而中山王篆書則是以露鋒取妍。一方面,中山王篆書筆畫末端的露鋒,擺脫了西周金文中規中矩的藏頭護尾,而情致外逸,灑脫自然。在書法發展史上,露鋒的用筆,是為草書的出現提供了技術準備的。另一方面,露鋒的用筆,讓筆畫所在的時空無限延展,無頭無尾,無起無止,這種完全的開放性實現了字與紙、圖與底完全的融合。順入順出的線條,筆有盡而意無窮,緣起緣滅,無跡可尋,與無限的時空默然契和,達到藝術自由的國度。
四是注重變化美。中山王篆書的用筆可謂極簡,簡到似乎沒有技巧可言,以至通於大道。能盡其性,則可化育,與天地參。大象無形,以不變應萬變。線條的搭接可連可斷,部首的錯落可高可低,曲線的彎度可大可小,用筆的入紙可輕可重,線條的末端可收可放,墨色的濃淡可潤可燥,外在的形態可纖巧可雄渾,一一應於自然。當我們真正體會、深切理解了古人在青銅器上用刀揮灑的創作自由時,才能不再亦步亦趨,才會得到思想的解縛,靈魂的放飛。實現了“入帖”之後的“出帖”,帶著不同藝術感受力的作者將能以不同的創作手法和藝術語言去展現出不同的風格變化。正如孫過庭在《書譜》中所說:“雖學宗一家,而變成多體,莫不隨其性慾,便以為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