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冰島自貿協定

4月15日,在中國總理李克強和冰島總理西於爾扎多蒂共同見證下,中國商務部部長高虎城與冰島外交外貿部長奧敘爾·斯卡費丁松代表各自政府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冰島政府自由貿易協定》。該協定是我國與歐洲國家簽署的第一個自由貿易協定,涵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等諸多領域。

中國—冰島自貿區談判於2006年12月啟動並進行了4輪談判,2009年,因冰島提出加入歐盟申請,雙方談判中止。2012年4月,中冰兩國領導人商定重啟中冰自貿區談判。後經2輪談判,雙方於2013年1月結束實質性談判,就協定內容達成一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冰島自貿協定
  • 外文名:China Iceland Free Trade Agreement
相關信息,經貿合作分析,對經濟影響,

相關信息

5月20日,商務部國際司副司長孫元江會見了來訪的冰島外交外貿部經濟事務司司長克里斯蒂安松及冰駐華大使司迪方一行,並互換了《中國-冰島自由貿易協定》的生效照會。按照《協定》生效條款有關規定,《協定》將於2014年7月1日正式生效。
中冰自貿區談判於2006年12月啟動,2013年4月15日,在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和冰島總理西於爾扎多蒂共同見證下,中國商務部部長高虎城與冰島外交外貿部部長奧敘爾·斯卡費丁松代表各自政府在北京簽署《協定》。
《協定》是我國與歐洲國家簽署的第一個自由貿易協定,涵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等諸多領域。

經貿合作分析

冰島經濟結構
傳統上,冰島是一個經濟結構較為單一的國家,其經濟主要建立在對其自然資源如沿海漁場、水力、地熱以及草地的利用上。近年來,冰島政府逐步加大經濟多元化的力度,力求改變冰島經濟過於依賴漁業及農牧業的單一經濟模式。經多年的努力,目前其經濟結構已逐步由傳統的漁業和農業經濟,向漁業、農業、製造業、加工業和服務業等多種行業組成的多元化經濟模式轉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04年,冰島國內生產總值為141億美元,年增長率為5.2%。人均GDP達到 41865美元,列盧森堡之後,據世界第二位。隨著冰經濟的發展,漁業在冰國民經濟中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仍是冰經濟支柱。2004年捕魚量為172.4萬噸,漁產品出口占冰島出口總額的50%以上,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3.5%。
冰島的工業基礎薄弱,除漁產品加工企業外,過去幾乎沒有較大規模的製造業企業,其工業也只是以漁產品加工、毛紡、製革業為主。近年來,隨著金屬冶煉等能源密集型工業的發展,其工業結構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冰島鋁工業正在穩步向前發展,所占冰出口份額正在逐年上升。而漁業所占冰出口份額正在逐年下降。1990年,漁業占冰出口份額的75%,2004年是55%,預計到2010年,漁業出口份額將下降到45%。目前鋁業出口賺取的外匯額正在接近漁業出口賺取的外匯額。2003年能源密集型工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7.9%,開始在國民經濟中占據重要的地位。此外,以包括交通、電訊、商業、金融、保險和公共服務行業等為主要內容的服務業,2003年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7.5%。
自1980年起,冰島政府致力於發展旅遊業。統計顯示:2003年,冰島的過夜遊客人數達到107萬人次。近幾年來,冰島旅遊業呈持續、快速增長的態勢。2003年,旅遊及批發零售業的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1.8%。
冰島工業產品單一,經濟對外依賴程度較高。每年對外貿易額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一半以上。2004年,進出口總額為72.5億美元,其中出口33.2億美元,進口39.3億美元,貿易逆差6.1億美元。出口產品主要是海產品、農產品及工業製成品等。進口產品主要是食品與飲料、工業原材料、燃油及潤滑油、生產資料、運輸設備及消費品等。現在,冰島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往來,其中與歐洲經濟區的貿易額約占其外貿總額的70%左右。冰島現在主要貿易夥伴為德國、英國、美國、荷蘭、挪威、丹麥、日本、瑞典等。
2004年,冰島經濟成長較快,冰島的能源密集型產業和旅遊服務又有了新的發展,在33.2億美元的出口總額中,能源密集型產品占了25%,旅遊服務、高科技及其它相關產業占17.5%。據統計,冰島漁業、能源密集型產業、旅遊服務、高科技及其相關產業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率超過80%。
從上述分析不難看出,冰島目前是一個以漁業、能源密集型產業、旅遊服務、高科技極其相關產業為其主要產業的多元化的經濟體。
中冰經貿合作分析
中冰之間雖然相距遙遠,但從冰經濟結構來看,中冰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合作潛力,除雙方進出口貿易外,其它領域的合作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進一步拓展:
(一) 海產品加工及漁船製造領域
冰島是一個漁業資源十分豐富的國家,其經濟多年來一直以漁業生產為主導。近年來,雖然冰島的漁業生產及其相關產業在其國民生產總值中所占比例逐年下降,但其作為傳統支柱產業的作用卻依然存在。為了更好地保護其獨有的漁業資源,冰島政府每年都對漁船的近海捕撈量發放配額,每年的允許捕撈量約在200萬噸。而其捕撈的海產品除少量用於本地消費外,大部分出口國外。
冰島的海產品加工業和漁船漁具生產企業也主要用來加工本國的海產品和向當地船東提供漁船漁具設備。然而,隨著國際分工的日趨細化,海產品加工業和漁船漁具的製造業也開始向廉價勞動力市場轉移。我國海產品加工業的迅速崛起,為中冰在此領域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同時,我國在造船業也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成熟的技術,目前在冰島的1872條漁船中,約50%的船舶老齡化,需要更新換代,這對我國企業來說是重要的商機。
(二) 能源領域的合作
除漁業資源外,冰島是一個資源貧乏但能源充足的國家。正是由於其豐富的能源優勢,才促使冰政府在經濟多元化的道路上,選擇了能源密集型產業作為其優先發展的工業。我國是一個能源相對貧乏的國家,如將我國能源密集型產業成熟的技術和產品與冰島當地的能源密集型工業發展結合起來,就會形成一個優勢互補的雙贏局面。此外,冰島成熟的地熱利用,也是雙方開展合作的重要領域,目前中冰兩國在此領域的合作已經初見成效,如鹹陽市已與冰方簽訂了地熱供暖合作協定。另外,在新能源的開發利用方面,雙方也應加強合作。2003年以來,冰島在歐盟的支持下,開始大力投入新型氫能源的開發研究,目前已經有三輛公車使用氫能源作為其燃料,投入商業運營。2003年4月,冰島在首都雷克亞未克市內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個氫燃料供應站。冰島計畫未來利用其豐富的地熱資源進行氫燃料的規模生產,這將是能源密集型產業的另一個新型領域,值的我國相關企業和科研機構予以關注。
(三) 高新技術領域的合作
冰島雖然是北歐小國,但在某些高科技領域卻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如在基因工程、假肢技術的開發和利用等方面。冰島假肢公司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假肢技術,其假肢產品幫助我國殘疾運動員在雅典殘奧會上取得多枚金牌;冰島基因公司正在利用其先進的基因技術開發包括治療心臟病在內的多種新藥。我國相關機構如果能夠在這些領域與冰有關機構開展合作,會有利地促進我國在相關領域的技術進步。
中冰經貿合作回顧與現狀
(一)中冰經貿合作回顧
1971年,中國與冰島正式建立外交關係。據冰島國家統計局的統計,1971年中冰雙方的貿易額為23.86萬美元,占冰當年外貿總額的0.06%。1980年,中冰雙邊貿易額為166.67萬美元,占冰島外貿總額的0.10%。90年代以來,中冰貿易有了較快的發展,1992年,雙邊貿易額突破1000萬美元,達到1184.15萬美元。其中,我向冰出口額1173.72萬美元。2002年,中凍的貿易額創歷史最高水平,達到了8104.2萬美元,其中,我對冰出口額為6671.6萬美元,出口順差為5239萬美元。雙邊貿易額占冰島當年外貿總額的2.6%,在凍的亞洲貿易夥伴中,貿易量僅次於日本。據冰國家統計局統計,2003年,中冰雙邊貿易額達到1.17億美元。我國對與冰島的進出口貿易統計從1987年開始,當時的雙邊貿易額為78萬美元。2002年,我國海關統計雙邊貿易額為3292萬美元,與1971年相比,貿易額增加了137倍。2003年我海關統計,中冰貿易額為6830萬美元。由於冰方的統計是以產品的原產地為依據,我海關統的計是以出口的目的國為依據,所以中冰雙方在統計結果上存在差異。但雙方統計都顯示,我對冰貿易存在順差。按中方統計,2003年,我對冰出口占雙邊貿易總額的66%,而冰方統計顯示,我出口額占雙邊貿易總額的85%。2004年中冰之間的貿易額達到1.58億美元,與1971年相比增加了657倍。目前,中冰之間的經貿合作勢頭依然強勁。
在雙邊貿易中,雙方的出口產品具有很強的互補性,我國向冰島出口的主要產品是:紡織、輕工和家電類產品,而從冰島進口的主要產品是海產品和與之相關的加工製品。
中冰兩國於1987年、1994年和1996年分別簽訂兩國政府貿易協定、關於促進和相互投資協定及關於避免雙重徵稅和防止偷漏稅協定;2003年和2004年雙方又分別簽訂了航空協定和旅遊協定。
1995年簽訂了關於成立中冰兩國經貿合作混委會協定,自1996年起兩國已先後召開5次經貿混委會;同年在冰成立冰中貿易促進委員會,以推動中冰貿易的發展。
(二)中冰經貿合作現狀
冰島國家統計局的統計顯示,2004年,冰島對中國大陸的進出口總額達到1.58億美元,同比增長34.6%,其中,進口增加了42.2%,進口額為1.41億美元;出口下降了0.9%,出口額為1700萬美元。
2004年,冰島與中國(包括香港和台灣)的貿易額占其外貿總額的3.2%。中國已經成為冰島在亞洲的第二大貿易夥伴。
根據冰方的統計,今年以來,冰島進口中國產品的幅度與往年相比有較大增加。同時,今年參加春季廣交會的冰進口商更是創造了歷史最高記錄。去年7月,我廣交會推介小組來冰島訪問,並分別拜會了冰中貿促會和冰工商部,對廣交會的歷史和現狀做了深入客觀的介紹。此舉進一步加深了冰進口商對廣交會的認識。目前,“中冰距離遙遠”已經不再是阻礙冰商進口中國產品的障礙,越來越多的冰島客商希望能夠與中國建立直接的貿易關係。而廣交會正在成為許多冰進口商與中國出口企業建立長期的合作關係的視窗。
近年來,中冰在貿易量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在其它領域的合作也進展很快。繼1998年我國企業與冰島船東簽訂價值4000萬美元的造船契約之後,2004年8月26日至28日,北京華鑫公司和中國漁船漁機協會,又在冰島首次舉辦了中國漁船漁具展。冰島工商部長和許多工商界人士參加了此次展覽的開幕式。此次展覽的規模雖然不大,但其產生的影響是巨大的,展覽效果也十分明顯。此次展覽為冰島的船東和相關企業,提供了了解中國在漁船建造和漁具生產領域發展狀況的視窗。在展覽舉辦期間,我福建東南造船廠與當地船東達成了為其建造6艘70-80長漁船的協定,部分漁具廠商也與冰島船東達成出口漁具的意向。此外,我參展企業還參觀了冰島的多艘漁船,在與船東的交談中,了解了冰方的實際需求。
此次展覽的意義在於它提高了中冰在漁船魚具這一重要合作領域的合作層級,使中冰能夠在這一領域更加深入地相互了解,為今後的實質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礎。
在海產品加工和海產品養殖領域,中國的山東省正日益成為一些冰漁業加工企業的首選。繼2003年冰漁業部及冰島貿易委員會與山東農牧漁業代表團進行了漁業加工和養殖合作洽談之後,今年初,山東青島田宏任工業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劉玉波等應邀再次來到冰島,恰談開展中冰雙方在漁業加工和養殖方面的具體合作事宜。據我處了解,目前已經有多家冰島公司擬在山東投資,建立漁業加工企業。
中冰在地熱領域的合作起步較早。從上世紀七十年代末開始,設在冰島的聯合國大學地熱培訓班就開始為我國培養地熱專業技術人員。到2003年為止,已經為中國培訓了54名地熱技術人員,對促進中國的地熱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3年11月,山東地礦局地熱考察小組訪冰,聘請聯合國大學地熱培訓中心主任為其技術顧問和建議將山東地熱資源試驗區做為聯合國大學地熱培訓中心教學試驗基地,開展地熱合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994年,冰島ENEX公司為進一步開拓其在亞洲的業務,在中國設立了ENEX中國公司,希望能將其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推向中國。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中冰雙方相互了解的不斷加深,特別是ENEX公司與陝西鹹陽通過不斷接觸和商談,合作的願望也逐漸形成和成熟。2005年5月,冰島總統率龐大代表團訪華期間,ENEX公司與陝西鹹陽簽訂了投資合作利用鹹陽地熱資源為30萬鹹陽居民集中供暖的協定。
在鋁工業領域合作也在逐步展開。除我南方冶金學院與冰島阿克雷里大學建立合作關係,幫助其建立冶金系外,我國企業也在冰島的鋁業公司擴建過程中,向其提供相應的產品。
在高新技術領域的合作也已經起步。2004年冰島工商部長訪華時,與我國有關部門負責人探討了在氫能源領域合作的可能性。2005年,我國的瑞哈假肢公司與冰島著名的假肢企業OSSUR公司建立了業務合作關係,雙方希望在未來的產品開發中合作發展。
中冰經貿合作前景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國近年來在與冰島貿易往來不斷增加的同時,在很多相關領域特別是優勢互補領域的合作已經開展起來,有些也取得了一定成果。由於目前的合作還遠未達到較深、較高的層次,因此從長遠看,這些合作還有著廣泛的合作前景。例如,在漁業加工、海產品養殖、海洋資源管理、船舶的檢驗等領域的合作才剛剛起步,真正的合作還遠未開始;在能源密集型產業,我國尚沒有一家企業來冰島投資建廠,相關產品和設備供應也只是從2005年開始。高新技術領域的合作開發和研究還處在探討階段等等。這些都說明,今後在這些領域的合作還有著巨大的潛力。

對經濟影響

中國與冰島的貿易概況
2006年以來,中國已連續7年成為冰島在亞洲的最大貿易夥伴。2012年,在全球貿易普遍低迷的背景下,中冰貿易卻同比增長21.1%。
(一)中國與冰島的貿易規模
1、中國同冰島的進出口額
中國對冰島的進出口總額從1992年以來增長迅速,出口在2008年達到峰值後,2009年呈現較大幅度回落,之後又逐漸攀升。中國從冰島的進口總體趨勢上升,2005年達到峰值後小幅下降,從2009年起進口增長速度非常快,2011年達到75,599,019美元,略小於同期出口額。另外,除1994年和1996——1999年中國呈現少量貿易逆差,其它年份均為順差。
2、中冰貿易在中國進出口中的地位
中冰貿易絕對值增長迅速,但因為中國進口貿易的基數非常大,所以相對比重非常小,近年來,進出口相對比重都基本在0.004%附近。
3、冰中貿易在冰島對外貿易中的地位
冰中貿易和中冰貿易數據理論上應該相等,但因為進出口商品統計價慣例不同,和原產地認定等原因使兩組統計數字有一些差異。為了更客觀地表示貿易規模,冰島對中國的進出口數據我們在篩選時以冰島為報告國。冰島進口數據同中國出口數據差額不大,但冰島出口數據同中國進口數據差別比較大,有些年份統計誤差甚至高達上億美元。
冰島的主要出口國夥伴國是歐盟27國及美國、日本和俄羅斯等國。中國雖然是冰島在亞洲的最大貿易夥伴國,但冰島對日本的出口卻遠遠高於中國,約為2倍。
冰島的主要進口夥伴國除了歐盟外,還有巴西、美國,在亞洲還有中國和日本。冰島對中國的出口基本呈逐年增加趨勢,且占冰島出口總額的比例有些年份高達2%還多。冰島從中國的進口占其進口額的比例有些年份高達7%。
(二)中冰兩國貿易商品結構
1、中國從冰島進口的主要商品
中國從冰島進口的主要是漁業產品(HS編碼為03),統計數據顯示,從1994——2011年18年中,有九年的進口數據占從冰島進口總額的90%以上,1998年更高達99%,近5年來,漁業產品進口占進口總額的比重略有起伏,但總體比重仍占據進口產品的絕對優勢。圖4顯示的是近18年來,年均漁業產品進口占進口額的比重,平均數占85%以上。
(備註:我們選取1994——2011年中國從冰島的進口數據進行簡單算術平均後的結果。)
2、冰島從中國進口的主要商品
冰島從中國的進口這些年變化較大。1993——2000年,冰島曾經大量從中國進口焦炭,但後來因為中國對焦炭實施出口徵稅和出口配額等措施,自2001年起冰島沒有再從中國進口焦炭。
冰島1997年從中國進口船舶製品(HS編碼89),1998和1999年進口量降為0,在2001、2002和2003年曾經從中國較大幅度地進口船舶,占當年冰島船舶進口的25%、28%和22%,但其餘年份不管是絕對數量還是相對值都顯得微不足道。
近年來,冰島從中國進口的產品主要是機電產品(HS編碼為84和85),紡織品(HS編碼50—63),家具(HS編碼94),玩具(HS編碼95),賤金屬及製品(HS編碼72-83),化工產品(HS編碼28-38)鞋類,傘等輕工製品(HS編碼64—67),塑膠、橡膠(HS編碼39—40),陶瓷和玻璃(HS編碼68—70)等。本文以2012年為例介紹各類進口占冰島從中國進口的比例。
中國——冰島自由貿易區的約定
中國—冰島自貿區談判於2006年12月啟動。2009年,因冰島提出加入歐盟申請,雙方談判中止。2012年4月,中冰自貿區談判重新啟動。後經2輪談判,雙方於2013年1月結束實質性談判,就協定內容達成一致。4月15日,中國商務部部長高虎城與冰島外交外貿部部長奧敘爾·斯卡費丁松分別代表各自政府在北京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冰島政府自由貿易協定》(以下簡稱《協定》)。該《協定》是中國與歐洲國家達成的首個自由貿易協定,涵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等諸多領域。
根據自貿協定規定,冰島自協定生效之日起,對從中國進口的所有工業品和水產品實施零關稅,這些產品占中國向冰島出口總額的99.77%;與此同時,中國對從冰島進口的7830個稅號產品實施零關稅,這些產品占中方自冰進口總額的81.56%,其中包括冰島盛產的漁業產品。中冰自貿區建成後,雙方最終實現零關稅的產品,按稅目數衡量均接近96%,按貿易量衡量均接近100%。
此外,雙方還就服務貿易做出了高於WTO的承諾,並對投資、自然人移動、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技術性貿易壁壘、原產地規則、海關程式、競爭政策、智慧財產權等問題做出了具體規定。
建立自貿區的經濟效應分析
(一)貿易轉移效應
自由貿易區的建立會對其成員產生貿易創造和貿易轉移效應。貿易創造會帶來福利提高,因為增加的進口量是以較低的價格獲得的,而貿易轉移會帶來福利減少,因為進口國消費者雖然名義上付出在減少,但因為沒有關稅收入,所以從一國總體來看,付出卻在增加。
自貿區建立前,中冰兩國作為WTO成員國,進口適用最惠國稅率,平均約為10%左右。自貿區的建立使兩國的大部分商品零關稅流動。這可能會使中國漁業產品一部分進口從挪威等國轉移到冰島。中國近兩年每年從挪威進口的漁業產品總額約為4億美元,稅率的取消不僅會使原先從冰島進口的這部分規模擴大,而且會有一部分貿易從別國轉移到冰島。而轉移規模的大小不僅取決於前後稅率的變化,而且受價格需求和供給彈性的影響,彈性越大,貿易創造效應也越大,彈性越小,貿易創造效應也越小。這一分析同樣適用於冰島的某個進口行業。
(二)國民福利效應
冰島的市場容量同中國相比較小,尤其是冰島的漁業出口占其出口總額的80%以上,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中國是冰島的貿易大國,而冰島是中國的貿易小國。中國作為進口“大國”,進口稅率的取消使國內消費者剩餘增加,生產者剩餘減少,關稅收入變化不確定,因此,國民福利的變化是不確定的。而冰島作為進口“小國”,進口稅率的取消使國內消費者剩餘增加,生產者剩餘減少,關稅收入不確定,但淨福利卻增加了。
(三)規模經濟效應
自貿區的建立對冰島企業來說意味著一個比原先國內市場大得多的市場的到來。更大的市場對具有規模經濟特徵的行業而言會帶來平均成本的下降,在壟斷競爭的市場結構下,還會為消費者帶來更多品種的差異產品。中冰自貿區的建立對冰島的一些行業如如冶金工業,生物製藥業,建築物材料工業和電腦軟體業成本的降低尤顯重要。
(四)投資效應
自貿區的建立可能會促進投資增加,一方面,自貿區內競爭的加劇可能會使企業加大投資,另一方面,自貿區外的國家為了規避貿易壁壘,可能會在自貿區內進行投資。
自貿協定的簽定是雙方承諾互相經濟開放的一個重要信號,可能會促使兩方在對方國家進行直接投資。中國方面,對在冰島開闢北極航運線以及投資冰島旅遊業表現出極大興趣。另一方面,因冰島在地熱和水電能源方面具有的技術優勢,所以也非常歡迎這類企業在中國進行投資。
(五)額外收益
1、中冰自貿區的建立會推動其它歐洲非歐盟成員國家與中國簽定類似協定。目前歐盟拒絕承認中國是市場經濟國家,而這是中國和其他國家簽定自由貿易協定的前提條件,所以中國和歐盟之間進一步合作存在一些障礙,但同非歐盟成員國如瑞士、挪威等國的合作卻可能加速。
2、中國對北極的興趣日益濃厚,一直謀求成為北極理事會觀察員。北極理事會是一個由在北極圈擁有領土的8個國家組成的外交俱樂部,包括冰島、挪威、瑞典、丹麥、芬蘭、俄羅斯、美國和加拿大。冰島一直支持中國獲得這一地位。
結論
中國已經和十個國家或地區簽定了自貿協定或類似相似內容的協定。與冰島建立自由貿易區是中國和歐洲國家建立的首個區域性經濟合作組織,必將推動中冰兩國之間貿易的開展,在未來,中國會取代日本成為冰島在亞洲的最大出口國。兩國自貿協定的簽定也有助於兩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和最佳化。從短期來看,冰島從自貿區中獲得的收益會超過成本,原先進口的商品會以更低的價格獲得,同時其出口產品在中國會更有競爭力。而從長期來看,中國也會從這一協定中獲得好處,尤其是隨著雙方合作的深入,中國也許會獲得在冰島進行投資的優先權並在服務貿易領域開展合作。另外,中冰自貿協定也必將推動中國和其它歐洲國家的區域合作的廣度和深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