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出版時間:2010-08-01
總頁數:196頁
字數:128000
SBN:9787507532203
內容簡介
他從川端康成筆下美麗的
伊豆走來,卻說著一口流利的京片子,又能寫出一手讓許多中國專業記者都嫉妒的好文章。
他只是個“80後”高大帥氣的大男孩,卻已是未來中日關係的一個大人物。
他在學習、遊歷與教學,甚至是平凡的生活中,親歷、觀察、記錄著中國式變革的欣喜與陣痛。中日關係、“80後”、部落格的力量、記者的紅包……
在日本,別人罵他是
賣國賊;在中國,他是“可怕的
中國通”;有人說他是潛伏在中國心懷叵測的
間諜,而他自己卻說要永遠獻身於中日兩國的
外交事業,把“民間外交使者”的角色扮演下去……
圖書摘要
自序
我不是間諜 我
第一次著陸到
北京首都機場。那一刻,我不會中文,一個中國人都不認識,也不知道
人民幣長什麼樣子——三無狀態。對中國是一無所知,沒有理解,更沒有誤解,就像一張白紙,什麼也是,什麼也不是。
時間流逝得又快又慢。 2003年至 2010年這一中國國家大事密集期,中國人對“變”的關注度空前地提升了,而我更加關注“不變”的事務。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基礎設施也完備多了,農業稅免了,基礎教育書雜費免了,奧運會圓滿成功了,迎來了建國 60年大慶……可是,大家依然很浮躁而且迷茫,農民依然自由而分散,學生依然愛國而崇洋,中產階級快樂而痛苦……
對於龐大而不確定的超級大國,多了些理解,但同時,誤解也多了。我是土生土長的日本人, 18歲以前是在日本度過的,我是“純”日本人。越是了解我的中國朋友,越會評價我說“加藤,你長得很像浙江人,其實內在和性格很日本”。到了異國他鄉才明白,一個人只有離開祖國,才會愛國;日本人原來非常保守封閉;北京人的包容性如此深奧;日本社會那么有序和規範;中國社會格外地自由而無序?過去的誤解,現在的理解。昨天的理解,明天的誤解。
中國人和日本人,長得差不多,但兩個不同的民族處於截然不同的社會環境和發展階段,所以,兩者之間的差異是天經地義的。但媒體又很有力度地說“中日兩國是一衣帶水的國家”。兩國確實共享著不少相同的文化,一個中國人到日本會英文不怎么管用,日本人英語普遍不好,不如拿出紙和筆,用漢字交流,基本不會誤解對方的意思。
問題是,兩國民眾在交流的過程中,總保持對對方過高的期望度。日本人想:“中國自古以來是我們的老師,禮儀之邦,要好好學習。 ”到了中國後才發現,“中國原來這么缺乏秩序,不衛生,人們缺乏禮貌。”從而感到失望。中國人想:“日本人曾侵略中國,抱著加害者意識不斷向中國人道歉才對。”跟日本人交流後發現,“他們怎么以為自己是個受害者呢?有沒有病啊?”也感到憤怒。
中國人也好,日本人也好,都從“對方應該……”的角度去認知對方、與其交流,所以一旦遇到對方表現與你預期相差很大的時候,遭受的打擊就更大。這才是中國人與日本人之間相互理解、交流的時候難以擺脫的“瓶頸”。
日本人有沒有想過,中國近代以來被西方列強半殖民化,趕走侵略者之後建國,隨後經過幾次政治風波,才走向現代化的軌道。國家這么大,國民這么多,改善社會全貌的軟體有那么容易嗎?中國人有沒有想過,是日本打贏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後採取擴張主義,發動戰爭,結果戰敗,但日本是被美國轟炸核子彈之後投降的,是人類歷史上核武器的唯一遭受者,日本人認為自己敗給了美國,是受害者,不正常嗎?
我大概在 2005年 4月前後開始與中國媒體互動,上電視評論時政,寫專欄發表觀點,這已經是我日常的功課了,是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是 2003年時完全想不到的,可以說是“意外收穫”。我跟中國民眾的接觸面廣了,交流點深了,公眾對我的誤解也日益增加、深化。
我知道,網上有很多評論,私下也有很多討論,說“加藤嘉一是個日本有關部門派來的間諜”。剛開始很驚訝,“我怎么可能是間諜呢?!”我只是一名在華日本留學生,只是碰上時代的偶然,對於動態中國,觀察得細緻一些,跟蹤得密切一些,接觸得深入一些,如此而已。
我也逐漸理解了這種說法,因為我確實經常到全國各地進行“潛伏”,了解真實的中國。有些中國朋友從警惕老外的角度認為,一個人“潛伏”太多,等於了解太多,就有可能拿到重要情報。這些顧慮,我非常理解。與 7年前的三無狀態相比,我確實了解了中國很多,弄清了許多真理,假設我將來當了政治家,肯定會用到青年時期在中國的經驗。
但我現在去任何地方都是拿日本護照,
學生簽證;發表任何中文文章,都是用加藤嘉一這個正名(許多媒體經常把我的名字寫錯,令人很生氣,覺得對不起父母)。對於任何兩個國家之間的交流,邀請更多對方國家的學生過來,了解真實的自己,有利於對外傳播和促進相互理解,也有益於建立健全的外交關係的。
至於我是否是間諜,首先要弄清,潛伏不等於間諜,“間諜”指的是把一個國家的機密情報提供給另外一個國家的有關部門,並從中賺錢的人。我拿不到中國的國家機密,也不感興趣。我也沒錢,生活在“蝸居”里。中國朋友覺得,我像個間諜嗎?對自己的長相和氣質,我不過多評價,但如此之高的曝光率—— 2009年,我一共發表了 200篇文章,接受了 318場正式採訪(電話和
MSN不算),作為一個間諜,有些誇張了吧?
對於中國人誤解我是間諜,我表示深層次的理解,我或許是個敏感人物。但我現在生活在中國,唯一的目的是為了更客觀地了解中國的本來面貌,更是為了促進中國人與日本人彼此之間的理解,而不是誤解。
中國和日本的高層領導和政府官員始終是很支持我、鼓勵我的。記得, 2009年“兩會”前, 2月 23日,我在經常做客的香港《
鳳凰衛視》“時事辯論會”上提出關於東海油氣田合作問題的觀點:
“2008年 6月份的中日東海原則性共識是兩國外交部門經過幾年的艱難談判好不容易達成的協定,兩國必須珍惜,並把它落到實處。我們絕不該忘記,這是兩國最高領導人達成的思想共識和原則性目標,是有歷史意義和現實使命的。至於具體成果,我們應該從容一些,給兩國的外交部門一點點時間。 ”
做完直播,從香港返回深圳的路上,中日兩國外交部門高官都打電話給我,對我表達的觀點表示高度的讚揚,甚至感謝。是的,這才是我的作用。我就是要在中日兩國政府在解決問題,促進關係的過程中扮演來自民間的、橋樑的角色。許多外交官員不方便說出來的,就讓我來說吧;有些外交官員不方便做的,就讓我做吧。“官民一體”才是任何兩個國家之間建立友好關係、健康關係的必經之路和合理渠道。
我寧願獻身於中日兩國的外交事業,把“民間外交使者”的角色扮演下去,即便大家對我的角色依然充滿著深深的誤解,沒關係,慢慢來,靠著時間和交流,把我們之間的誤解化解開來,把它變成彼此之間的理解和信任。
加藤嘉一
第一部分
第1章 中國人到底是保守還是開放?
告別艱難的高考,拿到錄取通知書,新生們歡歡喜喜地走進了北京大學的校園。他們表情很燦爛的,心情是新鮮,對自己的大學生活充滿著好奇和期待。他們從國小、國中、高中的走向大學這一青春階段。“青春”兩字是大學生活的代名詞,新生們終於感到“解放”,離開父母身邊,追求獨立、自由的生活。而在新的青春生活里最令人激動的,無疑是談戀愛。
中國人的戀愛表達方式
在我眼裡,北大學生們在戀愛上的激情絕不亞於他們對知識的渴求。中國大學生生活總是以校園為中心,一日三餐都在學校食堂解決,住在學校裡面租金便宜的宿舍里,這是中國大學的典型生活方式。對於像我一樣的日本人來說,這非常新鮮的。我的同學一般在晚上九點以後回到宿舍與同屋聊天,晚上十一點熄燈後睡覺了。北大的本科生一般住在四人一間的宿舍里,在這裡已經談不上私生活,更像是相互監督。而對大部分大學生來說,最大的“私”應該是談戀愛,就只好找出別的辦法。
睡覺的地方原本是私密的空間,愛情這樣私密的事件原本應該發生在私密的空間。於是,學生們只能在校園的某些角落營造雙方的浪漫的空間。同學們在有效的時間和空間裡表達愛情的高調姿態令人欽佩。戀人們儘量選修同一門課,會一起上課,一起下課。在沒有課的時候,兩個人會找個空教室一起去看書。他們每一頓飯都想待在一起吃。在公共場所,兩個人會始終自在地牽手,甚至擁抱親吻。青春的燦爛,美好的時光…
中國人開放的愛情表達方式不僅發生在北大校園裡,在北京的街頭、公車、捷運、商店、電影院等公共場所很常見。在國際大都市北京,過著忙碌有序生活的人們毫不隱藏,看不出任何害羞,大膽地拉手、親吻、擁抱。作為一個日本人,害羞和內向的民族性格,實在讓我無法模仿中國人的行為。
不僅跟戀愛和感情有關,北京居民在公共場所上扮演著大膽開放的角色,採取著近乎毫不客氣的姿態。最吸引眼球的還是人們在公共運輸上的表現。捷運對我來說已經成為了解中國社會和中國人文明的最佳場所之一。每次在捷運上,我都積極觀察周圍的乘客,每次都有新的發現。在北京的捷運,乘客們在捷運車廂里會搶占座位,大聲喧譁,甚至毫無顧忌地吃東西和打電話,似乎這一切都很正常。我曾經在10號線里看到了一位年輕女士帶著一副很不高興的面孔坐著,突然打開手機開始播放音樂,她不帶耳機,毫不顧忌會干擾到身邊的乘客。周圍乘客似乎也沒有太多反應,可能他們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也是無所謂的。不時會有母親帶著小孩子上車,放任小孩在車廂中自由活動,甚至胡作非為。那些調皮的小孩有時會大嚷大叫,甚至站在位子上跳來跳去。在母親眼裡,也許因為小孩子太可愛了,無論在何時何地都會溺愛他們,小孩幾乎到了為所欲為的地步。
日本人的戀愛表達方式
我們再把注意力轉到日本那邊看看。日本學生在大學的生活方式跟中國學生有著巨大差異。在東京、大阪、京都、仙台等大城市,除了本地籍的大學生可以住在自己家中,大部分外地來的大學生一般都在校外租房住。因為,大部分大學在校園內並不為學生提供宿舍(日文說‘寮’)”,即使提供少量宿舍也不能滿足數量巨大的外來大學生。這些宿舍一般只會提供給家庭條件困難學生,以及一些體育特招生。根據我的個人感覺,住在學校宿舍的外地學生應該不到學生總數的十分之一。那些住在校外的學生,除了上課,在圖書館查閱資料,在咖啡廳與同學聊天,在食堂吃個便飯等,活動地點都在校外,正是充滿誘惑的社會環境。日本大學生的私人生活環境相對寬鬆自由,私密空間不會受到室友的干擾與監視。他們在愛情表達方式上不會有中國大學生近乎急切的心態。跟居住在學校宿舍的中國大學生不同,日本學生能隨時享有私人空間,這一客觀環境的差異產生了不少影響。
日本大學生離開高中,走進大學校園。他們終於離開父母,獲得了自由身份,在戀愛上同樣有激情。他們大多住在校外,跟其他大學的學生之間的交往相當普遍,跨校發生的愛情相當普遍。不過,日本大學生因為客觀生活環境,愛情表達方式比較低調。戀愛中的人,手牽手往來於校園、商店、遊樂園之間,十分常見。不過,擁抱和親吻在公共場所比較少見,除非是晚上在公園的角落。不僅是大學生,普通日本人一般也不太可能在公共場所毫無顧忌地擁抱或親吻。在大部分的日本人看來,在公共場所擁抱與親吻是一種低素質的行為,也會有損個人在公共場合的形象。
除了刻意迴避擁抱和親吻之外,日本人在商店、交通、超市等公共場所,也往往會主動迴避那些干擾周圍人的無禮行為。東京的捷運安靜而有序,即使上下班高峰期,乘客們也會規規矩矩地上下車,沒有大聲喧譁,也不會發生搶占座位的事情。當然,偶爾也會有不良少年坐在捷運車廂的地板上大聲喧譁,一些年輕女生偶爾也會坐在地上化妝,不過這的確只是偶然現象。這些叛逆分子隨著日本社會封閉性的加深而增加,成為一種不可忽視的社會現象。但是,整體而言,日本人在公共運輸工具里一般不會大聲說話,不會吃東西,也不會接電話。大家一般都在安靜地看書、看報紙或者睡覺。假設自己的孩子在捷運里任意胡為的話,家長就會當場教訓他們,有的甚至會痛罵或者動手教訓(比如我父親),還得向周圍的乘客們鞠躬,致歉。在公共場合,這樣的教育方式讓孩子以最簡單方式明白是非對錯,這樣孩子下一次自然就不會犯同樣的錯誤了。大部分日本人在公共場所扮演著非常禮貌的角色,對周圍環境的穩定運行也密切關注。公共利益高於一切,良好秩序壓倒一切。日本戰後的市民社會應該說注重培養國民的讓步精神形成,換個角度說,它是每一個國民放棄個人自由形成的產物。
這裡有一位去年大學畢業,是剛進入日本某家大企業不到一年的新員工(freshman)鈴木隆行(24歲)。他一天的生活基本上就是這樣:
早上7點鐘起床,走路到附近的捷運站,在車站前面的便利店買一聽咖啡邊走邊喝,坐捷運大約1個小時,下車再走十分鐘,9點鐘準時到公司開始上班;上班到12點與同事去附近的快餐店吃午飯;1點鐘回到桌位繼續上班,到了6點鐘果然還有許多工作沒做完,旁邊的上司也還沒走,就毫不懷疑地加班;加班到晚上10點鐘,上司說“我要走了,要不要去喝酒?”,鈴木回答“是,我去!”;聽著上司的抱怨,我一直喝到半夜1點鐘,坐計程車回家,2點鐘睡覺…
鈴木從早到晚都匆匆忙忙,循規蹈矩地順從外面的公共秩序,在公司里扮演稱職的員工,下班後還得陪上司去喝酒,跟他搞好關係,為今後的加薪和升職鋪好道路。這是日本男子的傳統生活模式。他們都把這一生活模式當作理所當然,對此不抱有任何懷疑的態度。這背後是日本的國民性格和等級意識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不過,在公共場所表現良好的日本男人回到家裡,卻表現得亂七八糟,亂扔垃圾,電視和音樂的聲音開得很大,屋子裡既髒且亂,幾乎連下腳的空間都沒有。年輕日本男人普遍有邀請朋友到家喝酒聊天的習慣,互相表達抱怨,順便發泄對社會的不滿情緒,有時甚至會喝到第二天凌晨。
女人的私人空間照樣是亂七八糟的。她們會大嚷大叫,跟朋友一起喝酒聊天邊喝酒。她們在街頭、公司里呈現出的溫柔可愛的面孔,那些常常受到中國男人誇獎的美德,她們一回到自己家全部都消失了,在自己的私人空間徹底解放出來。我相信,許多中國人只了解日本女人在外面扮演的樣子,而不了解她們在私人空間的樣子。我想說的是,她們在這兩者之間存在著令人驚訝的鴻溝,她們好像帶著雙重面孔和雙重標準過日子的。這是對的,否則在錯綜複雜的社會上無法混下去。
目 錄
第一部分 我看中國人
第1章 中國人到底是保守還是開放
第2章 中國的女性為什麼強勢
第3章 中國的“ 80後”是否能“ 30而立”
第4章 中國人為什麼熱衷於“砍價”
第5章 中國人為什麼愛闖紅燈
第6章 中國大學生真的愛國嗎
第二部分 我看中國社會
第7章 中國為什麼要讓日本反省歷史
第8章 中國到底是不是一個“自由”的國家
第9章 中國已經是一個穩定的經濟大國了嗎
第10章 中國社會為什麼總是“計畫趕不上變化”
第11章 中國的“當官”和“從政”是一回事嗎
第12章 中國的網路環境是否已經成熟
第13章 中日友好關係為什麼很難建立
作者簡介
姓名:加藤嘉一
出生地:
日本靜岡
伊豆職業:
作家、專欄作家、時事評論員、
學者、
運動員愛好:
跑步畢業院校: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身高:185公分 (《
從伊豆到北京有多遠》中提及)立場:2012年5月20日在南京一家書店舉辦過一次簽售活動。在回答有關中日歷史問題時,沒有正面回應,而是建議提問者儘量通過接觸不同國家地區各種各樣的信息,並進行獨立思考,才能逐漸走進歷史的真相。對於
南京大屠殺,他含糊其詞地表示:“我始終不明白。”加藤平時在各種媒體上發表言論,是中日交流、中日關係的熱衷觀察家、評論者。2003年來到中國後至今(2012年),作為組織者、策劃人、發言人、主持人參加過的中日學術交流活動、國際研討會共有五十多個。作為評論員、嘉賓、作者參加過的中外媒體活動共有五十多個。多次擔任國際會議的同聲傳譯、談判助理,創立
北京大學-
東京大學學生互訪交流機制《京論壇》;曾在
中央電視台、
鳳凰衛視、《
南方周末》、《
法制晚報》 、《
環球時報》、《
國際先驅導報》、《
中國新聞周刊》 、《
環球時報》、NHK、朝日電視台、朝日新聞、東洋經濟、共同社等媒體發表文章或接受訪談;在《
金融時報》中文網、《嘹望東方周刊》、鳳凰網等媒體擔任專欄作家;著有《七日談:來自民間的中日對話錄》等,任中日合作電視劇《滴淚痣》副導演。加藤的日文、中文、英文水平很高,經常擔任
同聲翻譯。曾在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擔任日語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