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野生稻》是中國野生稻研究領域的權威著作,由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
圖書全面系統地闡述了我國野生稻種質資源研究的主要成就和最新進展,在全面介紹我國野生稻普查、考察、蒐集、保存、鑑定、評價和創新利用的基礎上,詳細論述了我國野生稻的地理分布及生態環境,系統展示了我國野生稻的形態、分類、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技術研究成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野生稻
- 出版社: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中國野生稻》是中國野生稻研究領域的權威著作,由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
圖書全面系統地闡述了我國野生稻種質資源研究的主要成就和最新進展,在全面介紹我國野生稻普查、考察、蒐集、保存、鑑定、評價和創新利用的基礎上,詳細論述了我國野生稻的地理分布及生態環境,系統展示了我國野生稻的形態、分類、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技術研究成果。
《中國野生稻》是2020年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龐漢華、陳成斌。內容簡介 《中國野生稻》是我國資深野生稻研究專家幾十年研究的成果總結,是目前代表我國野生稻研究領域權威的著作之一。本書全面系統地闡述了我國野生稻種質資源研究的主要成就和*進展,在全面介紹我國野生稻普查、考察、蒐集、保存、鑑定、...
著名農業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盧永根說,我國是世界上利用和開發野生稻資源最早、最成功的國家。我國具有悠久的水稻栽培歷史,水稻育種也走在了世界前列。其中利用水稻基因資源、特別是野生稻遺傳基因資源改良水稻品種,是我國水稻育種取得巨大成功的秘密武器之一。1930年原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丁穎教授將亞洲栽培稻與廣東一普通...
《中國野生稻》是中國野生稻研究領域的權威著作,由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 圖書全面系統地闡述了我國野生稻種質資源研究的主要成就和最新進展,在全面介紹我國野生稻普查、考察、蒐集、保存、鑑定、評價和創新利用的基礎上,詳細論述了我國野生稻的地理分布及生態環境,系統展示了我國野生稻的形態、分類、生理...
中國栽培的水稻屬亞洲栽培稻(Oryzasativa),其祖先種為多年生的普通野生稻(O.perennis),在中國東起台灣桃園、西至雲南景洪、南起海南省三亞縣、北至江西東鄉的地區內都有分布。2016年11月,中國科協主辦的“2016年科技論壇—中國稻作起源地學術研討會”簽署了一份《科學家建議》,認為中國栽培水稻起源於1萬年前的...
第五屆全國野生稻大會是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和廣東省農業科學院共同主辦的活動。2024年5月9日—11日,第五屆全國野生稻大會在廣州舉辦。活動進程 2024年5月9日—11日,第五屆全國野生稻大會在廣州舉辦。活動宗旨 活動旨在繼續推進全國野生稻種質資源保護工作,加強科技人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系統地組織...
洋田村野生稻保護公園 平崗河畔有一片可以在2米深河水中勃勃生長的稻穀,這就是被稱為“現代絲苗米再生之母”的野生稻。它是迄今為止中國被成功用來育出新一代水稻品種僅有的3種野生稻資源之一,也是中國正式建立的第一個野生稻資源保護點。
1932-1933年,中山大學農學院的研究人員在崖縣(今三亞市)發現了“山稻龐粒”的野生稻種,首次開始科學化研究和現代化種植。現況 浙江省林業科學研究院是山稻課題的前列研究機構,花費多年訪查少數民族地區尋找失傳的山稻種,已經基因定序30多種山稻,主要有秈米、粳米、糯米三類並開發了其現代化利用價值,以往山稻...
《中國野生稻的保護與利用》是2010年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介紹 本書對野生稻資源的分類,特徵及優異資源的保存保護進行了概述;並總結了學者利用分子標記對野生稻遺傳資源多樣性的比較研究結果,同時對其優異基因的利用做了一系列探討。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野生稻研究概述 第三章 野生稻種質...
《中國野生稻種質資源保護與創新利用》,是依託於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江西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等單位,主要由楊慶文、陳大洲、陳成斌等人完成的科研項目。參與情況 主要完成人:楊慶文,陳大洲,陳成斌,潘大建,戴陸園,王效寧,李小湘,王金英,梁世春,余麗琴 主要完成...
《中國野生稻研究與利用》是氣象出版社出版的作品,作者是楊慶文,類型是平裝。內容簡介 本書是從全國第一屆野生稻大會論文彙編中遴選部分論文彙編而成的研究專集。全書分起源和進化、遺傳多樣性和種質創新以及新基因發倔和利用等三個部分。全面概括了近年來我國在野生稻研究和利用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從形態學、生態...
藥用野生稻農藝性狀具有大穗、寬葉片、粗莖稈等性狀,為遺傳改良提供了重要物質基礎。藥用稻中篩選到具有高效溶磷解鉀能力的內生固氮菌是一類對農業生產有著重要意義的菌株。。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7年 ver 3.1)——無危(LC)。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
山欄稻是黎族的山地旱稻,是黎族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篩選出來的適宜乾旱地帶種植的稻種。早在原始時代,勤勞的黎族人民及其先民就能根據海南的獨立自然生態環境條件,用自己的雙手培植出適於旱地、刀耕火種的旱稻品種——“山欄稻”。1932-1933年,中山大學農學院的研究人員在崖縣(今三亞市)發現了“龐粒”的野生...
推動南繁產業和事業發展。國家野生稻種質資源圃全部建成後,將成為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海南省崖州灣種子實驗室和全球動植物資源引進中轉基地的重要科研平台,保存種質資源能力達四萬份,年鑑定評價種質資源一千份以上,每年可共享利用種質資源三千人次以上,也可以滿足今後三十年野生稻資源的保存需求。
雜草稻野性十足,比栽培稻早發芽、早分櫱、早抽穗、早成熟,一旦在稻田中安家落戶,就會拚命與栽培稻爭奪陽光、養分、水分和生長空間。簡介 雜草稻也叫“雜草型稻”或“稻的雜草種系”,是稻田中一種不種自生、沒有經濟價值的稻,國外學者稱之為“伴生型雜草”。雜草稻一般表現為與野生稻相似的特性,如穎殼黑色...
《雲南野生稻遺傳特性與保護》是2016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程在全、黃興奇。內容簡介 野生稻被稱為植物“大熊貓”,中國有 3 種野生稻,是改良栽培稻的寶貴基因庫。我國野生稻主要分布在雲南等地,已處於瀕危狀態。本書介紹了雲南野生稻現存資源狀況和瀕危原因,構建了從 DNA 分子、細胞、植株、種子到原生...
據明代科學家宋應星的估計,當時在糧食供應中,水稻十分之七,居絕對優勢,大、小麥、黍、稷等糧作物,合在一起,只占十分之三的比重。也就是說,中國絕大部分人口是依靠稻米來養活的,可見稻米在中國糧食供應中的地位。中國的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是稻作的起源地。在這裡,歷史上不僅有野生稻的記載,而且時至...
田東野生稻 田東野生稻,禾本科稻屬植物,常規水稻。親本來源 (♀) (♂)
田陽野生稻 田陽野生稻,常規水稻。親本來源 (♀) (♂)
第一章 中國稻作的起源、傳播與分化 第一節 中國稻作起源和盤古、神農 第二節 中國野生稻的古今分布 一、中國古書上有關野生稻的記載 二、中國古代野生稻和現代野生稻的地理分布 三、中國古書中所記野生稻的問題 第三節 考古發掘中所見新石器時期的原始稻作 一、澧縣彭頭山八十縐遺址 二、上山遺址和河姆渡...
在全球環境基金和聯合國開發計畫署的資助下,中國先後在雲南省的玉溪市元江縣和新平縣、西雙版納州景洪市、思茅市瀾滄縣及保山市龍陵縣建立了疣粒稻原生境保護區;在海南省保寧縣設立了疣粒稻封閉式的原位保護區(萬亞濤等,2007;胡興潤,2013;楊世先等,2018)。與此同時,針對野生稻開展遷出原生境的異位保護,...
據史書以及口傳家譜考證,延綿哀牢山脈20多萬畝的哈尼稻作梯田系統已有1300多年的耕種歷史,養育著哈尼族等10個民族約126萬人口。哈尼稻作梯田系統是一直延續使用和發展的稻作系統,在許多哈尼族的傳說中都顯示:哈尼人認為自開天闢地以來便有了稻子。這說明哈尼人是最早馴化野生稻的民族之一。1300年來,哈尼族將哀牢...
瘤粒野生稻 (學名:Oryza granulata Nees et Arn. ex Watt)屬禾本科,多年生草本,全株呈灰綠色。根狀莖短,其上著生多數芽及不定根。莖斜升,光滑無毛,下部幼莖上有疏鬆乾燥的葉鞘包裹。葉鞘短於節間,鞘口處有少數白硬毛;葉片下部者較特殊,乾燥,反折,極似竹類之籜片,上部者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
東鄉野生稻 東鄉野生稻,常規水稻。品種類型 常規水稻
在上個世紀50年代末,萬年大源一個被稱為仙人洞的溶洞被發現;30年後,在這個洞穴遺址中出土了世界最早的栽培稻植矽石標本,將浙江河姆渡發現的中國稻作歷史一下子提前了5000年,萬年仙人洞由此成為世界稻作之源。在萬年附近的東鄉縣有一片野生稻,這是世界上分布最北的普通野生稻。這片野生稻的發現,不僅證明贛鄱...
秀地大米原產於貴州省鎮遠縣金堡鄉秀地秀地村秀地河旁的十幾畝水田,土壤屬偏酸性粘土,土層深,當地均稱“冷槳田”,屬野生稻,一年栽一季,全生育期175天,株高130-l40cm,株型適中,劍葉挾長挺直,葉色葉鞘色綠,成熟時粒色好,穗長近30cm,每穗粒數140多粒,結實率近90%。顆粒大,體細長,顆形如梭...
萬年貢米產於江西萬年縣,只生長在山腳下的300畝水田裡,屬野生稻,一年栽一季,生育期175天,採用農耕方式:施農家肥,人工除草,山泉灌溉,畝產僅300斤。2005年04月06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萬年貢米”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2019年11月15日,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產品特點 植物特徵 萬年貢米全生育期155—170...
1986年,廣東海洋大學研究員陳日勝在湛江海邊發現了第一株野生海水稻,申請了原農業部植物新品種專利,定名為“海稻86”,這被袁隆平院士評價為繼雜交稻之後水稻行業的又一次重大革命性突破。2016年,袁隆平院士團隊與陳日勝合作,次年10月測產,海水稻開始廣為人知。2017年,中國工程院院士、“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作物光溫生態》是2009年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嚴斧。內容介紹 本書分析了水稻、小麥、大豆、玉米等作物的光溫生態,還簡介了禾穀類、豆類、薯類、油料、纖維、飼料、綠肥作物,以及蔬菜、花卉、藥用等共30種作物的光溫生態特性。目錄 第一章 水稻光溫生態研究 第一節 中國野生稻資源的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