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運河志》是2019年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出版的圖書,該書採用方誌體例、以分類敘事的方式,全面記述中國運河的河道變遷、水利工程、運營管理、漕運通航、沿線重點城鎮、社會文化現象、重要歷史人物等。
2019年9月27日,《中國運河志》出版發布儀式在江蘇揚州大運河畔京杭之心的“2019年世界運河城市論壇暨世界運河大會”中舉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運河志
- 作者:劉曙光等
- 出版時間:2019年9月27日
- 出版社:鳳凰出版傳媒集團
- 類別:文化
《中國運河志》是2019年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出版的圖書,該書採用方誌體例、以分類敘事的方式,全面記述中國運河的河道變遷、水利工程、運營管理、漕運通航、沿線重點城鎮、社會文化現象、重要歷史人物等。
2019年9月27日,《中國運河志》出版發布儀式在江蘇揚州大運河畔京杭之心的“2019年世界運河城市論壇暨世界運河大會”中舉行。
《中國運河志》是2019年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出版的圖書,該書採用方誌體例、以分類敘事的方式,全面記述中國運河的河道變遷、水利工程、運營管理、漕運通航、沿線重點城鎮、社會文化現象、重要歷史人物等。2019年9月27日,《...
《圖志/中國運河志》是2019年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鄒逸麟、李孝聰。內容簡介 《圖志/中國運河志》選取中國明、清兩代繪製的表現運河內容的地圖史料,展現大運河的分布、走向、運河工程和運河沿線的自然與人文景觀。運河古地圖作為一手史料,直觀真切地反映數百年來人們是如何用地圖圖像的形式表現他們...
《總述·大事記/中國運河志》是2019年9月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鄒逸麟、李泉。內容簡介 《總述·大事記/中國運河志》分為“總述”和“大事記”兩部分。“總述”為各分卷之統領,全面、系統而又簡要地記述了中國運河開鑿的歷史和地理背景及其特點,介紹了歷代運河管理制度的變遷以及運河在中國社會...
《社會文化/中國運河志》是2019年9月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鄒逸麟、張士閃。內容簡介 運河社會文化源遠流長,既有農業文明、遊牧文明與商業文明之間的交匯互補,也有秦晉、燕趙、齊魯、吳越、江準、吳越、荊楚等地方文化系統的雜揉會通,還有國家政治、知識精英與民俗文化的互動共生。在維護和鞏固中華...
《河道工程與管理/中國運河志》是2019年9月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鄒逸麟、呂娟。內容簡介 從春秋時期至今,在長達2500餘年的歷史上,中國古人在大運河上建造出了世界規模大、類型為豐富、數量多且具有鮮明地域特點的運河工程,這些工程在中國各歷史時期經濟、社會、政治發展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其中一...
《大運河圖志》是一本2023年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元傑。內容簡介 中國的大運河開鑿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因其廣闊的時空跨度、巨大的工程成就、深遠的社會影響而成為中華文明的搖籃。本書以圖文結合的方式,講述了開鑿大運河的目的,大運河在中國歷史進程中發揮的作用,以及大運河承載的文化內涵及其意義。...
《中國水利史典·運河卷一》是2015年11月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國水利史典》編委會。內容簡介 本冊收錄了《漕河圖志》明弘治九年(1496)、《通惠河志》明嘉靖七年(1530)、《北河紀》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北河續紀》清順治九年(1652)、《山東運河備覽》乾隆四十年(1775年)、《...
編成《中國大運河歷史文獻集成·三編》,仍依《續編》體例,分為三大板塊:古籍14種,包括:《蕭山水利》《湘湖水利志》《湘湖考略》《湘湖》《三江閘務全書》《麻溪改壩為橋始末記》《經野規略》《上虞縣五鄉水利本末》《上虞塘工紀略》《上虞塘工紀要》《上虞五鄉水利紀實》《皂李湖水利事實》《曹娥江志》《...
中運河,京杭大運河江蘇北段、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人工河流。是在明、清兩代開挖的泇運河和中河基礎上拓浚改建而成。上起山東台兒莊區和江蘇邳州市交界處,與魯運河最南段韓莊運河相接。同時,微山湖西航道——不牢河航道自西向東南至大王廟匯入中運河,也屬於中運河範疇,兩航道匯合後,東南流經邳州市,在新沂縣...
《京杭大運河》特種郵票於2009年9月26日發行。這是我國第一次以運河為主題發行的郵票。自發行之日起,該郵票會在全國各地郵局出售,出售期限為六個月。這套標有地名的地方題材特種郵票,一套共有六枚,由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發行。郵票上刻畫有京杭大運河在源頭和流經地區的標誌建築物圖案,分別為北京通州的燃燈佛...
以漳河中的濁漳河南源為源,流經山西、河北、河南、山東、天津五省、市,至天津市金鋼橋(三岔河口)附近注入海河。據《海河志》《天津通志》全長959公里,流域面積37584平方公里。;據2003版《漳衛南運河志》全長為972.3公里。據2013版《漳衛南運河志》則為1050公里,流域面積37700平方公里。南運河自隋代開鑿至...
《北運河民俗志(第一卷)》是2019年8月1日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毛巧暉。內容簡介 中國有兩大“世界人工奇蹟”——長城和京杭大運河。從中國地圖上看,長城是陽剛的一撇,運河是陰柔的一捺。“一條運河千里長,運河兩岸是故鄉。”一個區域的文化遺產是這一區域的文化記憶,作為我國第九大世界文化...
大運河(Grand Canal),是中國古代水利工程,包括京杭大運河、浙東大運河和隋唐大運河三個部分, [97]全長3200公里,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8個省(直轄市),35座城市 [90-91]。縱貫在中國華北大平原上,通達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是中國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動脈。 [89]...
1959年拓浚時,南段利用小孟河接江南運河,中段用原孟溪,江口段用小河,改今名。1967年又全面拓浚,南起江南運河,穿越滬寧鐵路經羅墅灣、西夏墅達小河入長江。長20.3公里,河寬40~60米,流域面積168平方公里。1960年廢小河閘,建河東新閘,受益面積11.2萬畝,是太湖西部通江重要引排河道,可通航。丹金溧...
《北運河民俗志:基於文獻與口述的考察第一卷》是2019年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中國有兩大“世界人工奇蹟”——長城和京杭大運河。從中國地圖上看,長城是陽剛的一撇,運河是陰柔的一捺。“一條運河千里長,運河兩岸是故鄉。”一個區域的文化遺產是這一區域的文化記憶,作為我國第九大世界文化遺產...
濟州河開鑿以後,漕路由淮河進入與黃河合流的泗水(今中運河)北上,經濟州河直抵安山下的濟水。從此可由兩條路可達直沽,一條是走水路,由濟水至利津入海,再渡海到直沽;一條由濟水(大清河)北岸的東阿旱站陸運二百里至臨清入御河,進而轉運到大都。《元史·食貨志》記載,“後又開濟州泗河,(運漕)自淮至...
近年來,本學科獲得第四屆中國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獎、山東省社科優秀成果獎等省部級獎勵6項。本中心立志於建成全國性的運河文獻資料中心。現已收藏相關圖書資料10餘萬冊,全國地方志集成、中國水利志叢刊、中國山水志等大型古籍叢書均有庋藏,加上即將建成的運河文獻資料庫,不僅可以為本學科研究人員提供必備的研究...
《漳衛南運河志(1996-2005)》由海委漳衛南運河管理局主持編纂,是2003年版《漳衛南運河志》的續志,翔實記述了1996~2005年十年間漳衛南運河工程建設、工程管理、防汛抗旱、水管體制改革、水利經濟、機構沿革等方面的發展變化,是記述和反映漳衛南運河水事活動專業志書。書中資料主要來源於海河檔案館、漳衛南局、漳河上游...
太酒運河屬洮滆水系,承泄滆湖來水及湖西運河水系部分澇水排入太湖。沿線地面低洼,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兩岸圩區堤頂高程5.0米~6.5米。太滿運河與武宜運河、錫溧漕河、漕橋河、采菱港、水安河等相通。燒香港,位於宜興市東北,是治太工程中為減輕南溪河排洪壓力.增強滿太之間排水能力而新開的河道,河名沿用...
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資助項目及2017年度全國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科研項目各一項,先後在《文獻》《文史知識》《中國地方志》《山東圖書館》《運河學研究》等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十餘篇,點校整理《南河志》(收入鳳凰出版傳媒集團《中國運河志·文獻卷》),參與撰寫《楊以增奏稿校注》及...
壩河位於北京市東郊。源於東城區東北護城河,自西向東在朝陽區東郊邊界入溫榆河,屬北運河水系。主要支流有北小河、亮馬河和北土城溝等,主河道全長21.63公里,流域面積158.4平方公里。壩河是元代開鑿的運糧河,後被通惠河取代,成為排水溝。1949年後,曾進行4次治理。河道建有蓄水閘7座,一次蓄水量120餘萬...
新通揚運河繼續東流,北側有支流老三陽河,河口有三陽閘,再東流,臨河建有宜陵節制閘,控制新通揚運河水位和新通揚運河以南高地澇水,再東流,過安大橋折向東與野田河相交。新通揚運河東流至泰州市西北,右岸有泰州引江河注人,東流至泰州市城北,左岸有鹵汀河,泰東河。新通揚運河再東流至姜堰區西北,右岸與中乾河相通,...
1956年3月,江蘇省委決定疏浚錫澄運河中段和南段。工程北起江陰南新開河口高家弄,南至江南運河,全長32.5公里,其中江陰境內20公里,無錫境內12.5公里。分四種工程類型:一是白盪圩九間頭以北五段裁彎取直(包括南閘、月城、青陽市鎮段改道),長7415米,土方119萬立方米;二是人工疏浚老河道18.96公里,土方...
向南通淮河、邗溝與長江貫通;向東通濟水、泗水,沿濟水而下,可通淄濟運河;向北通黃河,溯黃河西向,與洛河、渭水相連,使河南成為全國水路交通的核心地區。鴻溝的開鑿,為後來南北大運河的開鑿創造了條件。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充分利用了鴻溝水系和濟水等河流,把在南方徵集的大批糧食運往北方,並在鴻溝與黃河分流處...
· 九、建國後新運河的開鑿 · 十、古運河與太湖、芙蓉湖及梁溪河的關係 · 附記:芙蓉湖的變遷 · 卷三 無錫運河河道 · 一、無錫運河主幹道 · 二、無錫運河支流 · 三、無錫城中舊河 · 考:城中直河非元泰定年間所鑿 · 卷四 無錫運河河道治理 · 一、修築河岸 · ...
《苕溪運河志(上下)》是2011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苕溪運河志》編纂委員會。內容介紹 《苕溪運河志(套裝上下冊)》是記載浙江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狀況的系列志書。它上溯史前,下至當代;詳今明古,涵蓋百業;有分有合,蔚為大觀。這是我省地方志工作者多年來嘔心瀝血、勤奮耕耘的結晶,也是浙江建設文化大省...
地方志中的水利志。據統計,中國現存歷代所修省、府、州、縣、廳、衛各級地方志8000餘種,其中大部分河川志或水利志,是相應於流域或行政管轄範圍內的水利記述,地方特色鮮明。地方志種類多,覆蓋面大,因此反映的水利內容十分豐富。水利專志。即單獨存在的水利志,其中以記述黃河和京杭運河的數量最多,其餘為記述...
清江浦於1415年開埠,在明清時期是京杭大運河沿線享有盛譽的、繁榮的交通樞紐、漕糧儲地和商業城市,已有六百餘年的歷史,有南船北馬、九省通衢、天下糧倉等美譽。明清時,以清江浦為重要組成部分的淮安,與揚州、蘇州、杭州並稱運河沿線的“四大都市”、“東南四都”,有“中國運河之都”之稱。簡介 清江浦一帶...
運河暢通中作用 一、明清時期閘官的設定與歷史沿革 明清時期,運河連線南北,朝廷通過漕運將經濟重心江南的漕糧源源不斷地輸往政治中心京師。運河的暢通,依賴於各種河工組織的參與與維護,閘官便是其中之一,其具體職責是掌管閘的儲泄、啟閉、統領夫役等。1、明清時期京杭運河上的閘 明代京杭運河分為白漕、衛漕...